大学生的理解与认识(正确认识大学生之)

近年来,高利贷披上了“校园贷款”的外衣,将可怕的魔爪伸向纯洁的校园涉世未深的学生贷款后次知道它的“真面目”,但那时已是无力承担因利滚利堆起来的高额贷款此类诈骗案件不计其数地上演,使众多大学生深受其害,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大学生的理解与认识?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大学生的理解与认识(正确认识大学生之)

大学生的理解与认识

近年来,高利贷披上了“校园贷款”的外衣,将可怕的魔爪伸向纯洁的校园。涉世未深的学生贷款后次知道它的“真面目”,但那时已是无力承担因利滚利堆起来的高额贷款。此类诈骗案件不计其数地上演,使众多大学生深受其害。

一、正确认识“校园贷”

所谓“校园贷”就是在校学生通过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贷款金融机构和平台在网上申请获得信用贷款的方式。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市面上大约有100多种校园贷平台,大致分为三大种类:一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二是P2P贷款平台,三是传统电商平台。

很多平台的审核几乎形同虚设。为吸引学生贷款,这些平台皆打着“一分钟申请,一天下款”这样的口号。随机搜索四个校园贷的信息审核程序,都称只需要学生填写以下信息:身份证、学校、年级、学号、以及父母双方的姓名、联系方式等等。乍一看,好像审核程序挺严格,但据实际操作过的人反映,即使填写别的同学的个人信息,只要确有其人,就不会被发现。

二、经典案例

为买一部苹果手机,陕西咸阳一大二学生利用“校园贷”借了12500元,还不上钱又从其他平台借款还钱,拆东墙补西墙。她就像其他借了“校园贷”的学生们一样,为了还第一笔借款,开始借第二笔,还不上再继续贷第三笔、第四笔……短短8个月,她就向30多个“校园贷”机构借过钱,结果这笔钱利滚利滚成了23万,然而这笔巨款让这个每年收入不到2万元的家庭不堪重负。她每天被逼债不说,借贷公司甚至将PS后的裸照发给她的亲戚朋友,并且扬言告诉她的老师和学校,让她产生了以死躲债的想法。

上述“校园贷”的类似骗局还没有过去,一种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群体的、名为“培训贷”的新型招聘类欺诈又来了。这类诈骗企业多以面试为幌子,以“高薪”、“保障就业”等说辞诱导学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还主动提供相关的“培训贷款”,金额在10000-20000元不等。当“学员”完成相关培训后,却发现所谓的“高薪工作”不能兑现,自己还背上万元的“培训债务”。

三、“校园贷”之特点

走在校园里,到处可见校园贷的广告,校园贷外表光鲜亮丽,实则问题重重。

第一,贷款流程管理松懈,无担保也可借款。由于部分放贷机构不规范,行业监管方式未成熟,有部分网贷平台现在只管申请,却不写明利息。因为未注明利息,学生不清楚利息的计算以及还款的实际金额,导致学生理解缺失,造成重大损失。这实际上是含有欺诈意味的恶性隐瞒,借贷人不清楚实际利率,因此就被牵着鼻子走,造成身欠巨款也不足为奇。

为了拓展业务,有些平台的风控把控普遍不严,对学生的还款能力、借款用途、资质条件等审查并不严格,这就导致这些校园贷的门槛极低。通常,在校学生向这些校园贷平台提供身份证、学生证等证件信息即可申请到分期付款或直接提现,不需要父母或老师提供任何担保,极易导致风险发生。

此外,监管学生贷款资金流向成为难题。若学生在放贷机构得到资金来源,将资金作不良用途,如黄赌毒行为,则会将大学生推向更深的深渊。

第二,信息不对称,“拆东墙补西墙”难禁。由于各家贷款平台的信息不对称,若大学生同时通过多家消费贷款平台得到贷款,其贷款数额加起来是非常巨大的。此外,大学生信贷代理人也会推荐学生“拆东墙补西墙”,如果一家平台欠款金额难以偿还,代理人会推荐学生从另一家平台贷款以还上第一家平台的欠款。但是这样只会越贷越多,最后陷入“利滚利”的死循环。

第三,借款成本高,实际利率堪比高利贷。平台不透明收费,变相收取各项费用,也是将学生逼上绝路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平台表面上说是无利息、低利息,但一些服务费、管理费、交易费等加在一起比利息还高,变相地提高了利息,有的甚至超过36%。

第四,用户信息安全存疑,小心“被注册”。“没有贷款却收到了催收短信”,“没有注册过却被冒名注册”,早前的趣分期陷“被注册”罗生门事件也值得深思。各类分期消费平台抢占用户市场通常使用粗暴的推广方式,为了冲量冲业绩,“刷用户”是常事。有学生参与过的扫码活动有可能就泄露个人信息,不经意间就“被注册”。网上也存在不少批量贩卖学生个人信息的情况。

在此,要提醒各位,若确认身份被他人冒用借款,被冒用人并未与借款公司或平台形成借款关系,被冒用人无须承担还款义务。但是相关平台应当就其审核不严承担责任。当遇到类似问题,应保存好现有的证据,将现有证据材料和书面告知书送达出借人,以免自己的信用记录被影响。

第五,不文明催收方式易引起学生极端情绪。若大学生出现违约或者逾期还款的情况,消费贷款平台一般会短信、电话通知该学生及时还款或者联系家长督促还款。但是大多数放贷公司或平台会将此工作外包给催收机构,这就存在某些不文明的催收方式,如采取短信、电话甚至上门骚扰或收取高额逾期费用、口头恐吓、胁迫、跟踪、盯梢、非法拘禁等极端手段。

四、邮储银行提醒您:如何避开校园贷这个“陷阱”

第一,公民个人的隐私是受法律保护的。在办理借贷手续时,要求借款人提供其裸身拿身份证拍照的情况,是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违法行为。针对此类要求,借款人应当严词拒绝提供,要有保护自身隐私的意识,如果任何单位或个人利用网络故意泄露此类照片的,被害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可以报警处理。

第二,对于很多平台欺骗学生缴纳“保证金”,事后却故意称延迟不退还的问题,借款人需要在借款时了解清楚保证金退还的条件,当平台退还保证金的条件满足时,即可要求平台退还,如果平台不退还保证金,借款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三,学生作为消费者,在借贷的时候必须要考虑清楚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借款金额在承受范围再实行贷款。其次是贷款也有很多正规渠道,比如一些购物网站的白条,在某些期限内是不用利息的,这样良性的贷款也更适合学生。借钱必须要刚性兑付的,如果因创业贷款也要考虑创业是否力能所及,要跟家长多做沟通,毕竟大学生创业失败率还是很高的,但是钱也是必须还的。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市分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