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起源于夏朝(山海经雄为凤)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此书的成书跨度大约从战国初年至汉代初中期,于西汉校书时合编。共有18卷,分别为:山经五卷: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海经十三卷:《海外经》四篇、《海内部》四篇、《大荒经》四篇和又一篇的《海内经》今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南山三经:天虞山系

第三座: 丹穴山

位于祷过山东边五百里,拥有丰富的金属矿藏与玉石矿。丹水从此发源,南入渤海。

在此山中生活着一种神鸟,它形似鸡,身披五彩羽毛,头生“德”,翅有“義”,背负“禮”,胸佩“仁”,腹挺“信”,在大自然中生活,悠然自得,时常是边唱边跳,一出则天下太平,名为凤凰。

山海经起源于夏朝(山海经雄为凤)(1)

当然,这只是山海经中的形象记载,而在其他大部分的记载中凤凰的形象多为“细长脖颈,背部隆起,喙如鸡,颌如燕,羽有花纹,尾毛分叉如鱼,行走步态倨傲而善于舞蹈,好集群,足脚甚高,体长六尺至一丈。”

相传在黄帝时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黄帝便穿黄袍,系黄带,戴黄帽,立于大殿祈祷,而这时凤凰便遮天蔽日的飞来,于大殿之上盘旋,黄帝再叩首,凤凰便栖息于东园的梧桐之上,久久不愿离去。

自古以来,凤凰与龙同为华夏图腾,是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为凤,雌为凰,而丹鸟、火鸟、鶤鸡、威凤等名称也是凤凰的别称。

凤凰自出现以来,便代表着祥瑞、高洁,它非晨露不饮,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栖。

凤凰并不只是单指一种,它只是一个统称,其下还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就如同人类这个统称,其下还有不同肤色的人种一样。而凤凰一般分五色,不同类别的“凤凰”也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山海经起源于夏朝(山海经雄为凤)(2)

赤红色的称之为凤,也就是我们一般意义上叫的“凤”,晚上叫声为“善哉”,早上则为“贺世”,象征着国泰民安,多子多福。

身上多是青色的叫鸾,声如铃铛,也名青鸾,象征着威严,高贵,在周朝时多纹在挂在法车的铃铛之上,故改名銮驾。

周身为黄色的称作鵷雏,象征着高洁,清雅,我们常听说的“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说的就是鵷雏。

为白色者称之鸿鹄,千岁时方可生育,是胎生。象征着志气与理想

身披紫色的名为鸑鷟,身披五彩纹,是小一号的凤。武王伐纣始于凤鸣岐山,而这个凤就是鸑鷟,代表着正义与万象更新

丹穴山附近的几座山没有值得讲的,就在这简单介绍一下

山海经起源于夏朝(山海经雄为凤)(3)

第四座: 发爽山

位于丹穴山东处五百里,山中无花无木,溪流众多,山中多是一种白色猿猴

第五座: 旌山

发爽山东边四百里,此山南处有一大峡谷,谷中多怪鸟,从中还吹出温风

第六座 :非山

东走四百里便是非山,无流水,满是腹虫,山中多是金属矿藏与玉石

第七座: 阳夹山

非山东五百里,山中有丰富的水资源,却没有花草树木,山中无矿藏

第八座:㶎湘山

阳夹山往东走五百里处,山中多树木,却无一丝杂草,多怪鸟,无野兽,无矿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