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多形式普及金融(工行以自主可控技术确保金融安全)

从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了解到,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通过建立自主可控的完整技术和管理体系,保障了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了金融安全,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工行多形式普及金融?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工行多形式普及金融(工行以自主可控技术确保金融安全)

工行多形式普及金融

从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了解到,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通过建立自主可控的完整技术和管理体系,保障了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了金融安全。

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信息科技是现代商业银行的一项核心竞争力,也是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安全的基础。工行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和使用自主可控技术,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向金融创新产品的转化,形成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信息科技实力,为金融服务的安全高效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工行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和维护核心关键信息系统,率先建设完成“两地三中心”架构,自主研发投产了四代核心银行系统以及境外机构核心系统(FOVA)和管理会计系统(MOVA)。同时,积极应用国产成熟产品和开源系统,提高信息安全综合防护水平。工行还与国内领先IT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参与了“量子通信技术验证和应用示范项目”等自主可控技术的试点,积极推动这些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在电子银行领域,工行坚持“安全、高效、便捷”的发展理念设计开发产品,并采用事前、事中、事后等风险控制措施提高安全性。其中,工行在业内率先推出的U盾安全认证解决方案,目前已发展为U盾、工银电子密码器、电子银行口令卡等三种身份认证工具,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和交易场景的需要。同时,工行通过防钓鱼控件、预留验证信息、图片验证码等方式防范不法分子对客户实施欺诈,通过余额变动提醒、登录提醒等多种服务,方便客户及时了解资金变动和电子银行操作情况,防范交易风险。工行还在国内金融业首家采用国产密码算法完成网上银行自建电子认证系统改造,进一步提升了网上银行客户认证系统的安全性。在银行卡领域,工行积极推广芯片卡、高强度加密算法、密码认证等多种安全技术的应用,确保客户交易的安全性。早在2007年工行就自主研发了银行卡系统,为广大客户提供更符合我国客户习惯的产品和服务。今年以来,积极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对客户刷卡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警示。在芯片卡推广方面,目前工行芯片卡累计发卡量已超过1.9亿张。为提高芯片卡网络交易与信息安全,工行率先与公安部合作发行推广加载eID(网络公民身份证)功能的芯片卡,截至目前已经发行近600万张。(侯凯凯 闫洁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