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山水游记与后世游记作品(柳宗元和他的山水游记)

柳宗元谪居永州的十年,写了很多揭露时弊,反映人民苦难,呼唤改革的文章,借描山水风光来抒发自己被贬后的不屈心志和愤世嫉俗的抑郁情怀,是我国第一位创作山水游记并融个人政治感受于文中的散文大家。

柳宗元一生著作390余篇,其名篇佳作多写于永州。他的作品包括政治、评论、散文、传记、游记、寓言、诗、词等,涉及广泛,内容丰富,文笔洗炼,博大精深。成就最高的是山水游记,其代表作是《永州八记》,对后世影响极大。

柳宗元山水游记与后世游记作品(柳宗元和他的山水游记)(1)

  《永州八记》言简意赅,各自成篇,前后贯通,画面奇丽,成一组优美散文。它是一支支改革之曲,奋进之歌,登山则志满山,临水则情满水。在柳宗元的心目中,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可以开辟出如花似玉的乐园。如《小石潭记》,这篇仅有140多字的短文,笔墨非常集中,将石、树、鱼互相配合,动静结合,俱形俱状、俱声俱色,点染出一幅意境幽深的小石图,多么令人神往,多么令人迷恋,其中写潭中游鱼,寥寥数笔,妙得出神,成为描写景物的绝唱。文末从悄冷幽深的环境气氛中,流露了作者谪居的凄怆心境。这种笔法体现了“以少胜多”、“实中写虚”的美学原则,达到了明写景,暗抒发对理想的追求,最后以艺术形象对残酷的现实进行揭露,三者有机融合的境界,具有精湛的艺术性。

柳宗元山水游记与后世游记作品(柳宗元和他的山水游记)(2)

《永州八记》的其它各篇,有的披荆斩棘,不畏艰险,勇攀高峰,极目潇湘,得特立之景,非常之观;有的把山之美、自己的开拓进取和揭露黑暗现实结合来写;有的写奇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有的借描写花木争奇斗艳和香气四溢的环境、寄托美好理想之追求;有的在饱览山水之后,联想古今和将来革新之大业等。总之,他的山水游记实现了描写奇山异水,抒发自已的理想壮志和揭露社会的黑暗三结合。这就是他的游记特点,也是他与以前历代游记作者的本质区别。

柳宗元山水游记与后世游记作品(柳宗元和他的山水游记)(3)

附:柳宗元山水游记代表作《小石城山记》原文: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脾睨、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日:“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日:“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小石城山记》译文:

  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沿着它走过去什么也得不到另一条稍微偏北而后向东,走了不到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积石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石山顶部天然生成矮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像门的洞。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洪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士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