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西迁记录(锡伯族西迁节不拜神仙祭卡伦)

公元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四月,1020名锡伯族官兵,连同3275名眷属,分两批由盛京沈阳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出发,经括辽西、内蒙、外蒙、北疆,用双脚在当时北部中国画了一个满满当当的万里弧线,经过15个月(其中包括在乌里雅苏台休整7个月)的艰苦跋涉,于1765年7月20日和22日,抵达伊犁河北岸的绥定一带,开始了皇帝老儿承诺给他们的为期60年的屯垦戍边生涯。

锡伯族西迁记录(锡伯族西迁节不拜神仙祭卡伦)(1)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英雄的队伍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还包括了350多个在征途中出生的小生命。然而,皇帝无奈食言了----此去万里之遥,此去十世之久。历经两次“改朝换代”,察布查尔已经成为这些锡伯子孙另一个故乡。

锡伯族西迁记录(锡伯族西迁节不拜神仙祭卡伦)(2)

事实上,乾隆年间一共有三次大规模西迁行动。1764年农历四月十九启程的是最后一批。从史料粗略判断,这拨儿人的西迁行动之所以有名气,可能是因为出发前一天的农历四月十八日恰逢锡伯族传统节日“杜音拜专扎坤”,每逢这一天,亲友们都会欢聚一堂。或许1764年的“杜音拜专扎坤”连过节加送行合二为一了。

锡伯族西迁记录(锡伯族西迁节不拜神仙祭卡伦)(3)

如今农历四月十八日成为锡伯族的西迁壮举纪念日,也是锡伯族最盛大、最隆重的一个节日----西迁节,也被称作“怀亲节”。

锡伯族西迁记录(锡伯族西迁节不拜神仙祭卡伦)(4)

一般来说,各民族的都有一个类似汉族春节的盛大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或拜各路神仙、或拜自家祖宗、或者神仙祖宗一起伺候。而察布查尔西迁节上最隆重的仪式,却是卡伦祭拜。在察布查尔毗邻伊斯坦布尔边境的广袤无垠的大地上,伊犁河至乌孙山北麓,静默地伫立着7座黄土垒就的“卡伦”。

锡伯族西迁记录(锡伯族西迁节不拜神仙祭卡伦)(5)

当年的卡伦是忠勇的锡伯族军民西迁到伊犁后屯垦戍边、抗击侵略、平定叛乱的哨所,今天的卡伦,早已完成了它们的军事使命,成为锡伯族民族精神的纪念碑。

锡伯族西迁记录(锡伯族西迁节不拜神仙祭卡伦)(6)

卡伦在锡伯语中为瞭望、守卫、哨所之意。清代西迁察布查尔的锡伯营主要任务之一是驻守卡伦,按设置方式可分为常设卡伦、移设卡伦、添撤卡伦。卡伦担负通讯、巡察以及瞭望等任务,与军台、驿站互相联系,构成一套安全防范体系。

锡伯族西迁记录(锡伯族西迁节不拜神仙祭卡伦)(7)

乾隆年间,伊犁周边有卡伦90余座。1881年,中俄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把包括霍尔果斯河以西大片土地在内的7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并入了沙俄版图,伊犁的卡伦多数被划入沙俄境内,如今许多卡伦已在国境之外了。

锡伯族西迁记录(锡伯族西迁节不拜神仙祭卡伦)(8)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纪念西迁周年活动的重头戏之一就是卡伦祭拜活动,见证锡伯人民缅怀先辈、致敬英雄的仪式。祭拜活动在纳旦木卡伦举行,这是察布查尔县内现存七个卡伦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个。

锡伯族西迁记录(锡伯族西迁节不拜神仙祭卡伦)(9)

卡伦前,苍穹下,身披铠甲的1020名勇士张弓引箭,身披战袍的兵勇持枪肃立守护卡伦,察布查尔县委县政府领导、锡伯族优秀儿女代表在微雨中凝望着这座承载着锡伯民族光荣与苦难的卡伦,向他们的先人、向中华民族的英雄致敬。

锡伯族西迁记录(锡伯族西迁节不拜神仙祭卡伦)(10)

祭拜仪式上,领队与八名“博利达”行八旗提刀礼,重现君威。鼓槌落下,鼓声仿佛来自250年前那场检阅的脚步,激荡人心。箭离弓弦,镝鸣仿佛来自两百多年前会师的欢呼。

锡伯族西迁记录(锡伯族西迁节不拜神仙祭卡伦)(11)

一队身着民族盛装的锡伯族老人手捧美酒,祭洒在先人守卫过的土地上,缓缓跪下,行三叩大礼。以本民族的最高礼仪向先人致敬。

锡伯族西迁记录(锡伯族西迁节不拜神仙祭卡伦)(12)

而且在2015年第250周年的卡伦祭拜​活动​中,锡伯族形象大使佟丽娅也专程回乡,向先人献花致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