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甜的植物是什么(史上最浪漫的植物)

秋冬之交

金灿灿的银杏自成一色

风儿一吹

一地金黄

大家纷纷开始在朋友圈

晒出银杏树的美照

世界上最甜的植物是什么(史上最浪漫的植物)(1)

甚至有人捡银杏叶做手工

做“银杏圣诞树”和“银杏玫瑰”



世界上最甜的植物是什么(史上最浪漫的植物)(2)

世界上最甜的植物是什么(史上最浪漫的植物)(3)

银杏叶黄是深秋独有的浪漫

今天这篇文章就带大家走进银杏的世界

01 沧海桑田,生生不息

尊前甘橘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

玉骨冰肌未肯枯。

——李清照《瑞鹧鸪·双银杏》


在漫长的地质变化和时代变迁中,银杏古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坚韧、沉着、伫立千年,见证着中华文明的发展。

银杏原产于我国,属裸子植物门,是银杏科银杏属,单科单属单种植物,是第四纪冰川之后保存下来的孑遗物种,自古生代晚期起源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演化历史。

世界上最甜的植物是什么(史上最浪漫的植物)(4)

图源:上海自然博物馆——银杏化石

目前公认可靠的银杏类化石可以追溯至2.8亿年前的石炭纪,银杏属在中生代一度极其繁盛,可靠的银杏属化石最早可以追溯到1.8亿年前的早侏罗纪。

世界上最甜的植物是什么(史上最浪漫的植物)(5)

图源:“义马银杏”化石,现存于河南省地质博物馆

经侏罗纪至早白垩纪的繁盛期后,在第三纪末到第四纪初冰川运动的影响下,银杏属的种类急剧减少,生长在北美、欧洲等各地的银杏类植物全部灭绝。

幸运的是,我国受冰川侵蚀的影响较小,在第四纪冰期为该物种的存留提供了避难所,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唯一可能拥有天然银杏的国家。

银杏在我国可考证的栽培历史达千年之久,三国时盛植江南,唐代已产于中原,宋朝更为普遍。中国是世界上第一银杏大国,拥有世界银杏种质资源的90%以上。

世界上最甜的植物是什么(史上最浪漫的植物)(6)

世界上最甜的植物是什么(史上最浪漫的植物)(7)

图源:上海发布——上海市001号银杏古树

银杏生命力有多顽强呢?

在日本广岛,存活着几株挺过了1945年广岛原子弹爆炸的银杏。在山东临沂的生生园,也存在着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的一片古银杏复干群落,该群落始种于清康熙年间。正因银杏强大的生命力,取其生生不息之意,故此园命名为生生园。

世界上最甜的植物是什么(史上最浪漫的植物)(8)

图源:搜狐

02 秋为黄叶,纷纷扬扬

尽日苔阶闲不扫,

满园银杏落秋风。

——刘熠《赠古泉上人》


大家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银杏叶会变成黄色?

又为什么会掉落呢?

与人类的头发变白、脱发类似,叶片也会有衰老这一过程。在特定环境因素下,如秋季的低温和日照时间变短的诱导,一些植物的叶片会受自身的调控而发生衰老,并伴随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最直观表现就是颜色的变化和叶片的脱落。

“年老色衰”是叶片不得不经历的命运。植物叶片在颜色变化后,最终会从植物体上脱落,完成它的生命历程。

叶片颜色的变化与色素的类型和含量的变化有关。在叶片衰老的过程中,一些色素逐渐减少,而一些新的色素可能会合成,所以叶片会从绿色转变为其他颜色。

世界上最甜的植物是什么(史上最浪漫的植物)(9)

图源:科普中国

如毛白杨等一些植物在落叶前叶绿素未完全流失,叶子会呈现浅绿色或黄绿色。一些植物的叶子之所以在落叶前变红,是因为叶片合成了一类名为花青素苷的红紫色色素。如果含有花青素苷的叶片中还残存叶绿素,叶片将呈现褐色;如果叶片含有花青素苷和类胡萝卜素,将呈现出橙色。

世界上最甜的植物是什么(史上最浪漫的植物)(10)

图源:Pixabay

植物会通过脱落淘汰掉一部分衰弱的器官,这是植物自我调节的手段。叶片在秋季脱落可以让植物在冬季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和水分的流失。

脱落前,除了叶绿素,蛋白质和其他物质也会发生降解。这些降解后的物质仍“很有营养”,会被植物体重新吸收。随后,叶柄基部的一些细胞会发生细胞壁的降解,从而使细胞分离。在外力的作用下,叶片就会发生脱落了。

03 科学食用,回味无穷

小苦微甘韵最高。

未必鸡头如鸭脚,

不妨银杏作金桃。

——杨万里《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银杏》


银杏是裸子植物,只有种子的构造,尚未演化出被子植物的果实,但银杏种子的种皮发达,看起来与被子植物的果实相似。所以,即便我们常说“银杏果”或“白果”,它们并不是银杏的果实,而是种子。

世界上最甜的植物是什么(史上最浪漫的植物)(11)

图片来源:http://bioweb.uwlax.edu/银杏果像螺蛳粉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却是香的。银杏果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银杏果实呈椭圆形或球形,成熟后外皮为黄色,随着秋风吹起,从树上自然脱落。

世界上最甜的植物是什么(史上最浪漫的植物)(12)

图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烘干的白果仁含有约60%—70%的淀粉、13%的蛋白质和3%的脂肪,以及微量营养成分,如固醇、维生素、核黄素、微量元素和无机盐等。此外,白果含有银杏特有的活性成分银杏内酯和银杏黄酮,适量食用有益于改善心脑血管功能。同时,相信大家也听说过“白果有毒”的言论。白果有毒的罪魁祸首是4'-甲氧基吡哆醇,它具有抑制神经细胞信息传导素(4-氨基丁酸)合成的作用,会引起呕吐、腹泻、抽搐等症状,尤其是对年幼的孩童来说,过量食用白果容易引发危险。那么,如何科学食用银杏果?首先,要去除毒性部位。市场上购买的带壳白果,要先剥除硬壳,开水煮沸10分钟脱去衣膜,抽去胚芽后再烹饪。如果是捡拾的银杏果,因银杏果实肉质外种皮中银杏酸含量较高,会对皮肤产生腐蚀,在剥除外种皮时尽量戴上手套。

其次,要牢记不能生食。需通过高温烹饪方法去除白果中绝大部分有毒成分,减少致敏性,保证食用安全。不同的烹饪方式,都要注意充分制备和加热处理,以消除或减少白果毒性。

世界上最甜的植物是什么(史上最浪漫的植物)(13)

图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银杏叶黄

也意味着2022年接近尾声

人生短短几个秋

看完文章不妨找个周末

跟自己喜欢的人

找个地方赏赏银杏


资料来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科普中国、上海自然博物馆

整理:董小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