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纶镁为什么不拍电影了(为什么演完陪泳女)


桂纶镁为什么不拍电影了(为什么演完陪泳女)(1)

(图/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截图)

“你让我搞什么都可以,包你满意。”

近期上映的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中,被网友称作“清新女神”的桂纶镁饰演陪泳女刘爱爱。她说着武汉话“撩”胡歌的场景被剪到预告片里,配合着“桂纶镁转型”等宣传关键词,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这不是她第一次“转型”。2010年上映的电影《海洋天堂》中,她曾饰演穿长筒渔网袜的钢管舞女郎(相关戏份最后被删)。她还尝试过打女、拳击手、家庭主妇,只是效果看起来,都不如《不能说的秘密》里的程小雨。

但她又能欣然接受外界对她的定性,身上从没有“证明自己”的狠劲儿。转型似乎只是观众的理解,这些很不“桂纶镁”的角色,对她还有别的意义。

“桂纶镁”是个形容词

在大部分观众的认知里,桂纶镁的“清新女神”形象,是由《不能说的秘密》奠定的。

这部由周杰伦自导自演的处女作,在2007年上映时曾引起不小的轰动。虽然电影评价褒贬不一,但女主角桂纶镁的美,很少有人否定。

路小雨(桂纶镁角色名)的清新气质是复杂的。美的基础上,她还要有不呆板的学生气和不做作的神秘感。最重要的是,她要代表周杰伦的审美,身上散发的,必须是周氏情歌的质感。

桂纶镁做到了。

观众叫她“周女郎”,90后唱着“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时,会想起她和周杰伦在路边树荫下躲雨的画面。宣传活动上,她和周杰伦四手连弹,周围的尖叫声盖过钢琴音,因为他们“太配、太美好了”。

桂纶镁为什么不拍电影了(为什么演完陪泳女)(2)

(图/电影《不能说的秘密》截图)

从那以后,“桂纶镁”成为一个形容词,代表清新女神的各种特质流行开来。桂纶镁式穿搭、桂纶镁发型……年轻女生走进商店,只需说“想要桂纶镁的感觉”,对方就心领神会。

这种独特气质的来源,最早可追溯到桂纶镁的处女作《蓝色大门》。

2000年,还是学生的桂纶镁在台北西门町被《蓝色大门》的选角导演搭讪。她按照对方的要求对着DV微笑,留下电话。不久后,她被选中饰演女主角——有点男孩子气的清纯女学生孟克柔。

桂纶镁为什么不拍电影了(为什么演完陪泳女)(3)

(图/电影《蓝色大门》截图)

“非常干净”是导演易智言对桂纶镁的第一印象。他认为这一方面来自她的外在,包括她的相貌、眼神和“白到有点面无血色”的肤色;另一方面则来自她的内心:“遇见我们的工作人员,一个16岁的女孩直接把照片跟电话留了下来,那种单纯、那种对人的信任,是非常非常难得的。”

家境良好、从小学芭蕾、在父母和学校的良好教育下成长,桂纶镁成名前的履历被看作她“干净”气质的根本成因。被易智言、周杰伦等导演加上自己的特质放大后,她有了区别于其他女星的辨识度。

“桂纶镁”由此成型。

桂纶镁为什么不拍电影了(为什么演完陪泳女)(4)

(图/电影《不能说的秘密》截图)

打破“桂纶镁”有多难?

成为“桂纶镁”后的12年里,转型成为桂纶镁职业生涯的关键词。

这最先体现在电影宣传的噱头上:她演徐克的《女人不坏》,是“初恋女神变野蛮女友”;演《龙门飞甲》,是“清新学生变野性打女”;演《美好的意外》,是“昔日女神竟变中年妇女”……无论怎么变,似乎她的上一部作品永远是《不能说的秘密》。

桂纶镁为什么不拍电影了(为什么演完陪泳女)(5)

(图/电影《龙门飞甲》截图)

大批不买账的观众加重了转型的迫切感。他们的核心观点是一致的:桂纶镁只有演“桂纶镁”式的角色,才有不可替代性。其它的可以演,但没必要。

久而久之,有人发出疑问,娱乐圈里不乏被定性的演员成功转型,为什么桂纶镁不行呢?

演技是第一个被讨论的话题。

知乎上“如何评价桂纶镁的演技”一题中,最高赞回答写着七个字:胸小话少表情屌。答题的人特意标注了自己非贬义,以说明其气质的优越性。其它的夸奖或贬损,都因为气质的主观存在显得不够客观。

2014年上映的《白日焰火》,是桂纶镁近年最有知名度的作品。她凭借里面的吴志贞三度提名金马奖,并在一年后担任金马奖评委。

可观众对她演技的评论依旧两极分化。公认的优点是她身上散发出的清冷和性感,那是成年桂纶镁的气质。清新女神成熟后演文艺片,也被看作“顺理成章”,谈不上转型。

桂纶镁为什么不拍电影了(为什么演完陪泳女)(6)

(图/电影《白日焰火》截图)

​作品之外,大众很想窥探她的生活。但她从来不聊生活,和八卦更是几乎绝缘。

有限的宣传期曝光中,关于她的问题主要有三类:对新角色的理解、对男搭档的评价和对转型的说明。她永远给出得体规矩的回答,不讲故事、言语克制,没什么记忆点。

她因此显得越发神秘。

定义桂纶镁的决定权又回到观众手中。他们只能拼命地从她的角色里认识她,总会选择他们认为最契合她气质的那几个代表她。

至于《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林美宝、《圣诞玫瑰》中的李静,甚至他们偏爱的吴志贞、程小雨,哪个才是真实的她?没人知道。

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这种现象发生在一个正当红的女明星身上,显得有些不可思议。也正因如此,极少有花边新闻、长相气质基本不变的桂纶镁再次出现,仍能轻松和观众心中的“桂纶镁”重合。

桂纶镁为什么不拍电影了(为什么演完陪泳女)(7)

(桂纶镁在电影《巨额来电》首映发布会上 图/图虫创意)

​桂纶镁清楚观众的期待。近期接受采访时,她把自己当下的状态形容为一杯几乎没有味道的白开水。“我这样讲自己是不是有点自大哦”,她说,“可是又对一些人来说是必需的。”

“经历长在眼睛里”

把桂纶镁再度带进观众的视野的,是12月6日上映的《南方车站的聚会》。

一切都是熟悉的。“桂纶镁演陪泳女”是亮点之一,男主角胡歌的表现是她的必答题。她讲述自己被烧伤的故事,就像讲述拍摄《白日焰火》被冻伤的故事一样,简单交代下因果,别的绝不多谈。

但观众的关注点发生了一些转移。

为了演好武汉人“刘爱爱”,桂纶镁提前来到武汉,住进黑暗闷热的筒子楼体验生活。她还去了“摸摸唱”的地方观察她们的眼神和状态。“桂纶镁这么爱演戏啊”,观众感叹道。

桂纶镁为什么不拍电影了(为什么演完陪泳女)(8)

(图/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截图)

但桂纶镁对演戏的爱,绝非外界理解的“甩掉标签、证明自己”。

《不能说的秘密》上映一年后,是导演徐克主动找来,想挖掘桂纶镁的另一面;在《美好的意外》中演欧阳娜娜的妈妈,是因为她觉得提前体验母亲的角色很有趣。

唯一的困惑,是“一直都只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跟电影,是不是应该更靠近大家一些”。问题后来在遇到《白日焰火》时解决,原来“真的有人可以花六七年的时间去完善一个作品,我很愿意和这样安安静静做电影的人合作。”

她爱的是演戏的状态。

所以每次面对采访,她都说“不在意(标签),那也是我的一部分”。再也没有选择“程小雨”类的角色演,也不是因为怕被定性,只是年纪到了,“经历长在眼睛里”。

桂纶镁为什么不拍电影了(为什么演完陪泳女)(9)

(图/电影《不能说的秘密》截图)

她觉得电影是她生活的延续。“我从来没有刻意去寻找一个角色。角色进来,她带给我什么,我成长了,继续过生活。某一个节点,某一个角色又进来,我们又一次经历,我又不一样,又留下些什么。”

她永远不会抹去“桂纶镁”,那是她“认真地过生活”的印记,不可替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