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说的那些事(老王闲谈2)

上个世纪60年代末,在北京的中央机关和市机关为了备战,大多数人员疏散到了北京市区以外,那时这个行动被称作“下放”,其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被发往到一个名为“五七干校”的地方,实际上就是去农场务农我父母所在的单位分属于北京市和中央直属机关,我父亲去了北京市郊区的农村,而我母亲则被“下放”到了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五七干校”当时父母双方都不能带小孩,我和妹妹就寄养在北京的亲戚家,一年后,1970年春,我母亲得到允许把孩子带在身边,于是专程回到北京来接我们,就这样我和妹妹一起随着母亲来到了这个远在天边的地方,那年我九岁,妹妹八岁,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老王说的那些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老王说的那些事(老王闲谈2)

老王说的那些事

上个世纪60年代末,在北京的中央机关和市机关为了备战,大多数人员疏散到了北京市区以外,那时这个行动被称作“下放”,其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被发往到一个名为“五七干校”的地方,实际上就是去农场务农。我父母所在的单位分属于北京市和中央直属机关,我父亲去了北京市郊区的农村,而我母亲则被“下放”到了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五七干校”。当时父母双方都不能带小孩,我和妹妹就寄养在北京的亲戚家,一年后,1970年春,我母亲得到允许把孩子带在身边,于是专程回到北京来接我们,就这样我和妹妹一起随着母亲来到了这个远在天边的地方,那年我九岁,妹妹八岁。

从北京到宁夏银川,距离为1300公里,坐火车要24小时才到。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坐火车,路上我兴奋不已,看到车窗外广袤的平原和崇山峻岭,我感受到了这个世界之大之奇怪,懵懂中有种对未知的好奇和期待。到了银川后,我们一家三口乘坐记不清是什么交通工具,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来到了目的地——位于石嘴山脚下的一片荒地,后来知道这里原来是个劳改农场,现在是所谓的“五七干校”的驻扎地。

下车后出现在眼前的是军营一般一排排的房子,那是些用土坯盖的连排房屋,我后来还仔细观看过土坯的制作过程,和做砖的过程差不多,只是没有烧的程序,晒干就成了。我们的家就在这些土坯房之中,是一间不到十平米的房间,屋内除了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外,没有别的家具,其实这就是以前劳改农场的牢房,现在成了干部学校的校舍。

来到这里的人,除了中央机关的工作人员,就像我母亲,还有一些官职较高的领导干部,其中的一些人被称作“516”,特指那些犯了错误,在这里接受改造的高官,在我的印象中,“516”就是坏人的代名词,我家的隔壁就住着一位“516”。

这里实行的是完全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制度,吃饭去食堂打,所有日常用品都是领取的,钱在这里几乎派不上用场。每天吃的都是农场自产的粮食与蔬菜,伙食虽说清淡,很少有肉,但是按当时的平均生活水平也算不错了,至少是能吃饱的。我记得吃到的最美味的东西是隔壁的“516”送给我们的活的泥鳅,那是个50多岁的和蔼的老头儿,他经常不知用什么方法从小河沟里捞泥鳅,一捞就是半个洗脸盆,放上盐煮熟之后香气扑鼻,令人垂延。那时水果是稀罕物,偶尔能吃到的只有当地产的一种叫华莱士的黄色的瓜,还有一种勉强算是水果的是沙枣,是野生的,样子像枣但比较小,除了核以外没啥肉,味道干涩,现在几乎没人会去吃它,但在当时我们却甘之如饴。

和军营一样,我们的生活起居是听着军号而行动的。早晨是起床号,吃饭的时间是开饭号,睡觉时是熄灯号,遇到紧急情况会响起紧急集合号,常常是在半夜吹响。这些号声并非是真的有人去吹的,而是用大喇叭播的录音。起床号响过之后,母亲就要去上班,实际上就是去农田干活,而我和妹妹要去学校上学。学校只有一间教室,一个老师,学生按年龄分组,轮流上课。离教室不远就是农田,从窗户向外看就可以看见人们在田间辛勤耕作。这里的地大部分是不适合庄稼生长的盐碱地,也许是因为这些人中有农业专家,各种农作物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得以茁壮成长。到了收麦子的季节我们这些小学生也要参加到收获的劳动中,具体就是拾麦穗,即将散落在田间的麦子捡起来上交,不让一粒粮食留在地里。

在劳作了一天之后,大人们并不能回家休息,而是要组织学习,至于学什么我们这些小孩儿是不得而知的,大概就是中央指示精神之类。大人不在,几家孩子凑在一起玩儿,直到夜里10点之后大人回来才回家睡觉。那个时候大人们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要学习好几个小时,可想而知那段日子是多么难熬啊。

那时候我们唯一的期盼是差不多每周一场的露天电影,每到放映当天,人们早早就带着马扎占好地方,等着夜幕降临。电影其实只有很少的几部反复放映,无非是八个样板戏和几部老的战争片,每部电影都看过好多遍,再次放映时依然看得津津有味。除了看电影,能让人兴奋的就是看自己人表演节目,主要的内容是唱样板戏。那些有艺术天分的人成了众人的焦点,他们各显其能,尽心尽力,一字一句地模仿着从收音机和电影里学来的戏词和唱段,然而演出时却不断出错,引得观众哄堂大笑,给当时枯燥的生活带来一些欢乐。

儿时的记忆中,时间往往过得特别慢,这段一年多的远离尘世的时光,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世纪。终于在1971年的年底,这里的人们开始陆续离去,回归到正常的人类社会。在一个寒冷的日子,我们一家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回到了这座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城市,等待我们的又将是怎样的新的生活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