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损失惨重的发射坠毁事故(从意大利驾飞艇到北极点)

四个损失惨重的发射坠毁事故(从意大利驾飞艇到北极点)(1)

在飞艇的黄金时代,齐柏林公司是硬式飞艇设计与制造的翘楚,而半硬式飞艇的世界领先地位由意大利人占据。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冒险家翁贝托·诺别列( Umberto Nobile)。这个人驾驶自己制造的飞艇从米兰一直飞到北极点并九死一生返回,整个过程堪称一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飞行冒险史诗。

四个损失惨重的发射坠毁事故(从意大利驾飞艇到北极点)(2)

电影中的诺别列,由英国著名演员大卫·芬奇扮演

从小就爱读极地探险记,梦想长大后去北极探险

诺别列1885年出生于意大利南部的阿维林诺省,他从小就喜欢阅读极地探险记。探险家们同风浪、冰雪、严寒搏斗的情景,他们所经历的种种艰苦、波折和惊险的生活,深深地感动着他。

他反复阅读过《富兰克林探险记》——考察队是怎样覆灭的,队员们在什么情况下牺牲的,在什么地方牺牲的,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四个损失惨重的发射坠毁事故(从意大利驾飞艇到北极点)(3)

诺别列童年照片

他不但没有感到不安和恐惧,没有被死亡的威胁所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将来长大要去北极探险的决心。

他22岁时在那不勒斯大学获得了电气和工业工程双学位。

1915年意大利加入一战后,诺别列三次申请入役,但都因其高学历而被拒绝,最后他进入了意大利空军,负责设计和建造飞艇。

1918年,诺别列与三个合作伙伴共同组建了“航空工业工厂”,生产半硬式飞艇,他的学识和才华在半硬式飞艇的制造和设计上得以充分发挥,奠定这方面意大利的领先地位。

四个损失惨重的发射坠毁事故(从意大利驾飞艇到北极点)(4)

四个损失惨重的发射坠毁事故(从意大利驾飞艇到北极点)(5)

诺别列加入意大利空军后的留影

意大利政府不支持,就自己造飞艇,取名“意大利”号

1925年,诺别列被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政府授予空军少将的军衔。 同一年,诺别列突发奇想,想制造一艘飞艇,从意大利飞到北极点!

缺乏想象力的墨索里尼认为诺别列过于异想天开,意大利政府拒绝为这艘飞艇提供资金。

丹诺别列没有放弃,他决定自己制造飞向北极的飞艇,并将其取名为“意大利”号。

建造这艘飞艇的资金有一部分来自意大利的工业家,例如菲亚特老板阿涅利家族。还有一部分是米兰市政厅和市民的赠款。

四个损失惨重的发射坠毁事故(从意大利驾飞艇到北极点)(6)

意大利号飞艇解剖图

由于资金紧张,因此“意大利”号花了两年时间才建造完毕。

1928年4月15日,一支由诺别列率领的18人探险队登上了这艘飞艇,他们从米兰起飞,向北极飞去。

四个损失惨重的发射坠毁事故(从意大利驾飞艇到北极点)(7)

诺别列登上飞艇,准备飞往北极点

四个损失惨重的发射坠毁事故(从意大利驾飞艇到北极点)(8)

意大利号飞艇的驾驶舱

四个损失惨重的发射坠毁事故(从意大利驾飞艇到北极点)(9)

飞艇从意大利米兰起飞

载着一帮科学家到达北极点,返回时却遇上强风

这一次极地飞行由诺别列指挥,飞艇上除了来自瑞典、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等国的物理学家、地磁学家和气象学家外,还请来了新闻记者。

四个损失惨重的发射坠毁事故(从意大利驾飞艇到北极点)(10)

设置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新阿勒松德飞艇中继站

四个损失惨重的发射坠毁事故(从意大利驾飞艇到北极点)(11)

在挪威飞艇中继站准备再次出发的意大利号

5月23日,“意大利”号到达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新阿勒松德,次日就顺利飞抵北极点上空,投下了意大利国旗,在这之前,一切都颇为顺利。

按照计划,“意大利”号将降落在北极点的冰面上,让科学家进行研究工作,但是风越刮越紧,飞艇在150米的高度上整整徘徊了两个小时,冰面上布满了裂缝和冰丘,无法降落。诺别列只好取消了在北极点上空的降落。

四个损失惨重的发射坠毁事故(从意大利驾飞艇到北极点)(12)

最后一段航程,准备从挪威出发前往北极点

按照原定的飞行计划,“意大利”号应返回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但是风力逐渐增强,顶风飞行,或许将消耗掉全部燃料也回不到出发地点。“意大利”号上的乘员讨论是否直接向阿拉斯加飞去,但是诺别列觉得美国人不大可能欢迎他们,再说阿里斯加那里的天气状况如何也难以预测。

根据商量的结果,“意大利”号原路返回,但此时风力越来越强,把飞艇向东方吹去,浓雾也在加厚。

“意大利”号已经在强风中连续飞行了30个小时。为了加快速度,诺别列下令开动第三台备用发动机。

他想飞艇这样可以达到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但是实际速度只有20公里/小时——诺别列不安地发现,飞艇开始结冰了!

飞艇撞上冰山失事,9个人被抛在了北极冰原上

没过多久,“意大利”号就开始下降,它撞上了一座带尖棱的巨大冰山。

驾驶舱与艇身脱落,连同其中的10个人一道摔在了北极茫茫的冰原上。

四个损失惨重的发射坠毁事故(从意大利驾飞艇到北极点)(13)

四个损失惨重的发射坠毁事故(从意大利驾飞艇到北极点)(14)

在冰面降落

飞艇重量减轻后,带着剩下的6人(一名记者和一名发报员留在斯瓦尔巴群岛)猛地上升,在狂风中向东飘去,从此再也没有人发现这艘飞艇和这6个人……

此时是1928年5月25日上午10时30分。

摔在冰原上的10人中,一名机械师当场就死了,诺别列和瑞典地磁学家马尔姆格伦受伤。

生还者们收集起从飞艇中摔出的粮食、仪表和武器,开始在冰上扎营,并用带来的无线电台发出了呼救信号。可惜在茫茫雪原,无线电似乎永远得不到回应。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国际性的联合救援行动

奇迹在一周后发生了。

6月3日,苏联阿尔汉格尔斯克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中学生尼古拉.施密特在自制电台上收到了诺别列等人发出的求救信号,内容为“ItaliaSOS”!

第二天他就向莫斯科发去了加急电报。

消息一经传出,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北极冰原上可怜的意大利人,共有6个国家立即派出救援队伍,总计出动18艘船、22架飞机和1500人,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国际性的联合救援行动。全世界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诺别列探险队的身上。

四个损失惨重的发射坠毁事故(从意大利驾飞艇到北极点)(15)

前往救援的苏联破冰船“克拉辛”号

6月18日,诺别列的好友阿蒙森和另外5名搜救队员在乘飞机前往斯瓦尔巴群岛途中失踪。意大利山地步兵上尉杰纳罗·索拉不顾意大利政府的命令,与极地探险家路德维希·瓦尔明和西耶夫范多根驾驶雪橇前去搜救,但没有找到阿蒙森等人的遗体。

6月20日,一名意大利飞行员首先发现了探险队,并向他们空投了粮食和子弹。

6月23日,瑞典飞行员龙德伯格驾机在冰面上强行降落,接走了诺别列。

但当他返回营地救援其他人时飞机失事,龙德伯格也困到了冰面上。

幸好此时已经有多架挪威和意大利飞机向他们不断空投各种补给。

7月12日,苏联破冰船“克拉辛”号驶抵失事地点,不仅救出了剩下的5人,而且还用船上飞机找到了此前由诺别列派出探路的三名队员中的两人——据这两人说,另一名队员马尔姆格伦身受重伤,为不拖累队友而主动要求抛下自己,但许多人怀疑马尔姆格伦是被这两人杀死果腹了。

7月14日,前去寻找阿蒙森的索拉上尉行也被芬兰和瑞典飞机救回。

返回意大利反而受到惩罚,出走苏联寻找工作

与预料的相反,诺别列返回意大利并没有得到任何奖励,反而被墨索里尼指责为“不听招呼、擅自行动”!

九死一生的诺别列被剥夺军衔,失去了在空军部的工作。

1932年他前往苏联,协助苏联的飞艇项目。

1939年诺别列前往美国教授航空学。

1941年美意开战后,美国移民局拒绝给予其美国国籍,诺别列只好前往西班牙避难。

1943年意大利投降后他返回罗,二战结束后,意大利空军恢复了他的名誉,晋升他为中将,并补发了自1928年起拖欠他的工资。

四个损失惨重的发射坠毁事故(从意大利驾飞艇到北极点)(16)

肖恩·康纳利和大卫·芬奇把传奇故事搬上银幕

1969年,在美国好莱坞组织下,意大利、苏联和英国合拍了一部营救“意大利”号艇员的电影,名为《红帐篷》(《红帐篷》的由来:救援飞行员能及时发现诺别列一行,是因为诺别列明智地使用了红色的帐篷,红色在北极冰原上非常显眼),该片由英国著名演员大卫·芬奇扮演诺别列,肖恩·康纳利扮演阿蒙森。

四个损失惨重的发射坠毁事故(从意大利驾飞艇到北极点)(17)

《红帐篷》电影海报

四个损失惨重的发射坠毁事故(从意大利驾飞艇到北极点)(18)

肖恩·康纳利扮演的阿蒙森

1978年7月30日,93岁高龄的诺别列在罗马家中去世,结束了其奇幻传奇的一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