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船尖简介 探访搁船尖

  上个月,我们前往安徽歙县三阳坑调研听人说,《倚天屠龙记》中光明顶的原型就在后面的山上于是我们按捺不住好奇,选了一个晴好的休息日前往一探,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搁船尖简介 探访搁船尖?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搁船尖简介 探访搁船尖

搁船尖简介 探访搁船尖

  上个月,我们前往安徽歙县三阳坑调研。听人说,《倚天屠龙记》中光明顶的原型就在后面的山上。于是我们按捺不住好奇,选了一个晴好的休息日前往一探。

  目的地叫搁船尖,很奇特的名字。相传,太古之时洪水盖地,玉帝在乘坐宝船降临人间,最后是在这个山峰停泊,因此得名搁船尖。此山之高,可见一斑。

  坐在车上,望窗外看,路的两边,青山环绕,翠意层叠,深深浅浅的绿色错落有致,将心情也烘托得分外明媚。

  下了车,只见一块刻着“明教总坛”的巨石旁,立着两列石碑。昆仑派,峨眉派,崆峒派等赫然在列,因为历经风吹雨打,漆已然褪色,却也因此更添一分时间的遥远感。

  前方是个山洞,顶上写着大光明顶·搁船头,走过去,豁然开朗。远远望去,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重峦叠嶂,似有仙音袅袅。向前踏出一步,便恍若置身于一渺远之处,将要向着一方宁静与悠远投奔。

  山前有一简介牌,上有一句诗,“石门九不锁,天门夜不关”。关于它有一个历史故事。据说当年搁船尖下埋着大量宝藏,而这“石门九不锁”最后一门“天子门”的钥匙被朱元璋找到了,于是他靠着这些宝藏成功称帝。后来,他担心会有人和他一样找到宝藏,便下旨封山,并取缔了明教。这也为禅门十关增添一分神秘色彩。奇妙的是,在正阳门后的一块岩石和朱元璋便有几分形似。

  路边,有一泓山泉沿着光亮的石头潺潺流下,我们欣然接受大山的赠礼,纷纷接上一瓶,享受其清冽与甘甜,那就是自然的味道啊。

  往前走,有一瀑布泄于山间,向上看去,像是两山间漏下了一片奔流的天光。下面一小潭,绿得纯粹而深沉,大山千年的沉静都在里面。但它并不沉闷,有着瀑布时时刻刻补充着活水,白色的水花是它对每一天的欣喜与热爱。

  沿着山道向上走,这儿的台阶窄而陡,体力消耗严重的我不禁幻想自己也是古代习武之人,足尖轻轻一点,便飞身直上,如飞燕穿行而又不惊草叶。每层台阶上都铺着一层枯叶,掩盖在青苔之上,显得僻静却不萧索。

  一路上,我们不断经过大大小小的水潭。或水花飞溅,一道山泉蜿蜒而来;或蜷缩在山的掌中,只用水灵灵的眼睛望着你,含情脉脉,又笑而不语。那纯净的青蓝色啊,就像是醇厚的美酒,不知在山中修身养性了多少年才得此颜色,实在让人不忍离去。

  一路上,我们也不断惊见各种山石的奇迹。一怪石,如神龟负图,踏水而出;一石峰,如宝剑出鞘,问鼎苍穹;一山谷,呈对称状,仿佛是中间的泉流生出了两座大山般的翅膀,只要轻轻一扇,便能扶摇而上。

  远方的山上,有梯田拾级而下。不知此间生活着怎样的人,想来,应当是淳朴而洒脱,善良而温润。

  可惜的是,因为来得迟了,我们无法登上大光明顶,不过,只是这半程旅途,便已让我为之沉醉。此地,近,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远,可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这样的地方,又有几处呢?

(仇士鹏 来源:黄山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