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段落标注(论语先进26子路)

志向的确立,一般有三个环节:一是理清自己志向,做到行动与愿望一致;二是全面可行分析,依据自身优势和客观实际,科学论证志向的可行性;三是完善志向规划,做出详细预案,分步扎实推进。

孔子多次与弟子们讨论志向,本章记述又非常详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很值得品味。

  • 原文与译注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陪同孔子坐着。孔子说:“因我比你们年长几日,你们不要因为我在面前就不敢尽情说话。你们平时总爱说,没有人了解自己的志向。如果让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该怎么说呢?”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jǐn),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shěn)之。”

子路率性而急切地对大家说:“如果有一个千乘之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外面有军队侵犯它,国内又连年灾荒,我去治理它,假如三年时间,就可以使那里人人有勇气、个个懂道义。”孔子听后大笑起来。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又问:“冉求,你怎么想的?”冉求回答:“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我去治理它,假如三年时间,可以使百姓富足。至于礼乐方面,只有等待贤人君子来施行了。”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xiàng焉。”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想的?”回答说:“不敢说我有能力,只是愿意学习罢了。宗庙祭祀或者同外国盟会,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傧相。”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点也!"

孔子接着问:“曾点!你怎么想的?”曾点弹瑟的节奏逐渐稀疏,“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回答道:“我和他们三位所说的完全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妨碍呢?也不过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愿罢了。”曾点说:“暮春三月的时候,春天衣服做成穿在身上,我和五六位成年人,还有六七个儿童一起,在沂水里洗澡沐浴,在舞雩台上吹风纳凉,唱着歌儿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欣赏你的志向。”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一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后走。他问孔子:“他们三位同学的志向怎么样?”孔子说:“也都不过是每一个人谈谈自己的志愿罢了。”曾皙问:“您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应该注意礼仪,他的话一点也不谦逊,所以笑他。”曾皙又问:“难道冉求所讲的不是有关治理国家的事吗?”孔子说:“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算不上一个国家呢?”曾皙再问:“公西赤就不是有关国家的志向吗?”孔子说:“有宗庙、有国家之间的盟会,不是国家是什么?公西华自称只能做小傧相,那谁能做大傧相呢?”

  • 憨聊俗解

本段师生的对话,非常值得品味,反映了孔子和弟子的政治理想和志向:

子路的志向,忠君爱民,积极上进,但缺乏可行性考量,有点狂妄,不够谦虚,因此,孔子大笑,以此警示;

冉求的志向,志于一方百姓富足,与自己的能力基本相符,孔子没有表态,实际是默认;

公西华的志向,与孔子克己复礼的理想一脉相承,但过分谦虚、缺乏自信,孔子给予鼓励和提升;

曾皙的志向,是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人人都向往,但兼顾师生当时几近隐居的现实,又未免消极,有背于儒家积极入世情怀,只能算展示潇洒自在的人生意趣。

就志向的可行性而言,子路远大,值得鼓励;冉求和公西赤太现实,有待提升;曾点过于美好,只能作为人生理想。

  • 浅悟零存

从实际出发确立自己的志向和目标,尽管不太鼓舞人心,但更安心。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段落标注(论语先进26子路)(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