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简介(从风起陇西到三国配角演义)

作者:墨杰 / 来源:超越个体

返回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简介(从风起陇西到三国配角演义)(1)

两本书,马伯庸的《风起陇西》和《三国配角演义》。

平时我很少看小说,但却很推荐这两本,而且,为什么一次讲两本书呢?

因为这两本书,讲的其实是一种思考事情的方式,我不为讲书而讲书,借书说事才是重点,重点肯定要放在“事”上,咱们这个“事”指的就是“战略思维”。

《风起陇西》和《三国配角演义》本质上是一部小说,哪怕合成一本也没有什么违和感,反而会让人觉得内容全面,就好像《魏书》之于《三国志》一样,是它的一部分。

这两本书都是“历史可能性”小说,基于已有记载历史,发散思维,填补历史夹缝中的可能事件,如果历史记录下来的是历史的A面,那么没有记录下来的就是B面,我们能看到的就只有A面,但是历史的真相就真的会是A面那样么?

都说蜀国国力弱小,诸葛亮伐魏六出祁山,以弱攻强,他自找死路,真的是那样么?那为什么很长一段时间蜀国都在保持一种攻势,从常识上就说不过去。

他是不是有什么黑科技或者高级手段没有被历史重点提起?

李严和诸葛亮都是蜀汉托孤重臣,李严的倒台真的是因为一些政治错误么?还是说,他下台只是战争顺带的事。

历史上马谡失街亭之后可是有历史记载是死在了牢里,并没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事件,自从接手街亭之后,马谡会不会就再也没有见过诸葛亮?当然,会不会根本也就没死,去做了历史上记录下来的另外一件事。

这些疑问不只是网上的争议,提出来就罢了,作者马伯庸搜罗历史资料,以强大的脑洞为这些细节进行了一一填补,要知道,大部分人都生活在“想当然”这种思维方式里,如果对“不合理”和“合理”开始进行深度思考,那所有的认知,自然也就会提升一个水准。

《风起陇西》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已经拍成电视剧了,预计2022年上线,同为马伯庸的作品,因为《长安十二时辰》的原因,《风起陇西》还是让人非常期待的。

《风起陇西》讲的是一个发生在三国时期的谍战故事,别管以后电视剧会怎么渲染双主角这个事,第一主角就是荀诩(xu),这个人贯穿了整部故事。

白帝城之后,诸葛亮统领蜀汉政权,诸葛亮领衔研发的弩机成了蜀汉的黑科技,型号众多,在北伐的过程中非常强力,魏将王双一战死后,曹魏开始发动弩机型号“蜀都”和“元戎”的图纸盗取计划,故事就是以这个展开的。

在曹魏潜伏的蜀汉间谍陈恭,也就是后来真名叫杜弼(bi)字辅国的人,收获了曹魏高层情报,曹魏将安排资深间谍穿过陇西边界进入蜀汉窃取弩机,这一情报最后归入蜀汉的刺奸部门静安司,由荀诩具体负责。

为了揪出窃取弩机情报的间谍,荀诩面临各方面的压力,他绝不是资质平庸之辈,非常精明能干,但最终还是让魏国间谍糜冲把图纸随着北伐运粮队伍送往魏国,糜冲还被潜伏在蜀国境内的魏国高级间谍“烛龙”所灭口,导致阻止弩机技术流失的行动失败。

这个短短发生在十二天内的事情,对荀诩打击很大,行动失败之后因为担责被诸葛亮安排到东吴进行外交情报工作,在那里,他又获得了“烛龙”的线索。

也就是说,整个故事的重点,就是揪出在蜀汉内部的间谍“烛龙”。

之后荀诩回到蜀国是伴随着陈恭的回归,陈恭也恢复了“杜弼”的名字。

从杜弼口中荀诩得知,曹魏并未重视盗走的弩机图纸,还因为曹睿喜欢修建园林宫殿,中书令砍去了弩机作坊的开支,这件事非常令荀诩意外,也为结局做好了铺垫。

之后经过大量调查,荀诩发现“烛龙”可能就是自己的挚交狐忠,这令他十分痛苦,在随后诸葛丞相再次北伐期间,烛龙更是诱使李严叛逃奔赴魏国,荀诩亲自截获了烛龙和李严,然而事情的真相,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料。

狐忠是“烛龙”不假,但却是诸葛亮亲自授意,整个蜀汉知道内情的就只有诸葛亮和狐忠自己。

狐忠揭示自己作为蜀魏情报战中的一个结点,说了三个重要的点。

1、在弩机窃取事件中,蜀汉铲除了五斗米教在汉中最后的残余势力,削弱了魏国间谍的生存土壤。

2、魏国最优秀的谍报人员之一糜冲死在了他的手下。

3、图纸虽然被窃,但一切都在诸葛亮的计算之中,是假图纸,所以才没有引起曹魏的重视。

也就是说,狐忠一开始就是诸葛亮授意假投曹魏的双面间谍,两军对峙,与其等曹魏安插间谍进来,不如引蛇出洞,这正是诸葛亮惯用的招数。

人口并不占优势的蜀汉,却能和人口众多的曹魏争锋,凭借的就是诸葛亮在武器研发上的投入,黑科技弩机,还有谍报系统的建设,这两样的水准,远超曹魏和东吴,然而最无以争锋的就是情报大师诸葛亮的谍报意识。

曹魏计划窃取弩机,诸葛亮将计就计,命狐忠采取行动,不仅骗过了魏国,也骗过了国内的刺奸组织。

经此一役,曹魏高层拿到了假的图纸,认为弩机毫无技术含量,所以放弃了弩机的研发,从弩机图纸窃取前的王双阵亡,到窃取后的张郃被乱弩射死,曹魏上下始终没醒悟到问题,而醒悟到的人,都已经死掉了。

在书中,曹魏间谍糜冲,刚出现的就让人眼前一亮,聪明精干的一个人,简直完美,被烛龙背后灭口的时候也令人唏嘘,这么厉害的一个人,结果成了曹魏为了交换弩机图纸的牺牲品,烛龙同意了协助窃取弩机图纸,但提出的要求就是把糜冲灭口,以防烛龙的身份泄露,这一段怎么看都有问题,一个连悬崖都敢跳的人,会泄露烛龙的身份么?果然,答案在最后。

至于诱导李严叛逃,书中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是结合历史,也很明朗,李严阻挠诸葛亮北伐,屡屡掣肘,北伐的发动是一个目的,但是顺带把李严给铲了,就扫除了一个北伐的大障碍,实实在在的政治思维啊。

狐忠也早已安排了有“推锋营”背景的军士截击,这个推锋营就是黄忠时期的特种部队,也就是荀诩遇见并协助他的那群人。

最后,一切都明了了,自己做的一切,都好似徒劳,在大的政治背景之下,个人能左右的,其实很少。

但好在,弩机图纸没有真的被窃取,那个行动所谓的失败也不存在成立,李严没有真的逃走,被冠以相对正面的罪责罢黜为庶民,自己的好友狐忠并不是曹魏间谍,还可以一起喝酒谈天,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面对魏国迟早都会渗透间谍,诸葛亮早早就进行了布局,除了强化荀诩所在的静安司,另一个就是狐忠这条暗线。

“与其坐等敌人发展内线,不如主动为他们安排一个。”正是基于这样的思维方式,诸葛亮在三国时的情报战中所向睥睨,无论是历史记载还是小说,“引蛇出洞”这种招数被他常常用起。

比如《三国演义》中安排马岱斩杀魏延,还有马伯庸的《三国配角演义》中擒杀反叛太守的杨洪,都是提前安排。

至于为什么我要把《风起陇西》和《三国配角演义》放在一起说,那是因为这两本书讲的都是三国可能发生的故事,而且都是一个创作思路,在无处不在的内容领域,提供了很好借鉴和思考。

与《风起陇西》不同的是,《三国配角演义》是多个故事,篇幅更短,亮点更多。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街亭》一篇,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事件。

但是历史真的就是演义里演的和传闻中传的那样么?

马伯庸给了更接近真相的一种可能,无论真相如何,你看过之后肯定会有这种感受:这段历史就应该是这样的才说得过去。

思考这种事,真的很有魅力。

马谡是诸葛亮帐下的首席军事参谋,在南征时是首功,但是从未亲自领过兵。

军队和庙堂的价值逻辑不同,军人这个团体经常要跨越生死,实战是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这种影响力远超朝廷的公文,也超越帝王的褒奖,实战所产生的信赖关系会得到同僚发自内心的尊重。

而马谡却是典型的反例,地位很高,评价很高,但无领兵经历,将士们对他的态度对他来说就是如芒在背。

如果诸葛亮倒下,能接替诸葛亮权力的,恐怕就只有马谡或者费祎了,这种红的程度可想而知。

众将对马谡的态度就成为了他急于证明自己的理由,刘备生前的一句“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对马谡的心理阴影让诸葛亮再多的褒奖都无法驱散。

一次,只需一次,他就可以扬名立威,改变众人对他的成见。

街亭的重任,在众将的反对之下被诸葛亮委托给了马谡,马谡很重视这次机会,然而副将王平却嗤之以鼻,不愿与马谡做过多交涉。

街亭的兵力对比和实际地形,历史上不止一次有人提出马谡的做法未必不是上策,如果不是水源问题,那就是最佳方案。

街亭所处地理多暗泉,马谡这种首席军参怎么会不知道水源的重要性,在两条明水布置了疑兵,故意做放弃安排,在暗水布置了重兵,由王平亲自镇守。

张郃也是老江湖,眼看明水被抢,蜀军并未动乱,猜测有暗水供给,于是派出侦查小队进行摸查,然而王平遇见魏军侦查小队就领军跑了,连作战都没作战,甚至都没给马谡汇报,直接就跑了,这才直接导致了街亭惨败。

自街亭之后,马谡就被蜀军擒拿,被费祎来回安排,甚至还为马谡策划了越狱来坐实他的罪责,马谡在狱中染上了天花,众人生怕感染,于是马谡装死在被火化的过程中逃离。

由于天花脓疱的原因,马谡面目全非,在调养好之后回到部下的家里,调查清楚了是费祎联合王平坑害自己,费祎擅长罗织术,马谡是唯一挡在他前面的明日之星,所以决心铲除。

之后,马谡就消失在了所有人的视野里,这一年,他39岁。

转眼24年后,姜维决心招募死士刺杀费祎,这个战略保守派一直打压着姜维的北伐行动。

这时候,63岁高龄的马谡找到了姜维,这个当初从自己囚车身边经过的人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在得知马谡的经历之后感慨,如果不是因为费祎陷害马谡这件事,现在他的位置应该是马谡的。

最后,马谡用了极其精妙的方法当众刺杀了费祎,并被迅速赶到的姜维侍卫乱刀砍死。

自从奔赴街亭一别,到复仇身死,马谡都再也没有见过诸葛亮一面。

历史上,费祎春天被刺杀,夏天姜维就率大军出征,当然了,书中姜维也以很巧妙的方式回避了众人的猜疑。

这样的“历史可能性”故事,在《三国配角演义》里共有六篇,其中最具戏剧性的,除了《街亭》一篇,还有《宛城惊变》和《风雨<洛神赋>》。

《宛城惊变》涉及了曹操长子曹昂可能的死因和张秀反叛的真相。

历史记载,曹丕也在那场惊变之中,曹操、曹昂、曹安民、曹丕、典韦,活下来的唯有曹操和曹丕,这说不过去,除非有人授意。

而可能的内情就是,贾诩通过抹杀曹昂来换取卞夫人的政治合作,曹昂死后,曹丕、曹彰、曹植都是卞夫人的孩子,那自己大位就稳了。

历史的结果好像也是这样,张秀在反复中什么都没得到,在曹丕的讥讽之下自杀,未必不是曹操的授意,张秀自杀,曹家不共戴天之仇得报,张秀族人得以保留。

而贾诩,却扶摇直上,在曹丕时期甚至位列三公。

这样的历史可能,倒真像毒士贾诩能干出来的事。

之后的《风雨<洛神赋>》更是把历史悬案推向高潮,箭头直指三国争议女神甄宓(fu),曹睿到底是不是曹丕的孩子,甄宓和曹植到底有过什么关系,这一篇极大程度地满足了人性的窥探欲,但是 ,又写得合情合理,会让人感觉到,如果历史不是这样那麻烦请给我改过来。

在《三国配角演义》的最后两章,《三国新语》一篇中是38个三国冷笑话,《三国志·步幸传》一篇是马伯庸用文言文补写的一个三国人物传记,讲得就是一个倒霉的将士,克天克地克万物,跟着谁谁倒霉,挨谁谁死,留着不行,杀了也不行,克主的“的卢”马跟他比就是个弟弟,陈寿也是怕,对这个人物就写了几个字,不敢多写。

这两本书整体就是这些内容,都是基于“历史可能性”进行的创作,但是会和我们平时接触的内容一一扣合。

你或许看过电视剧《新三国》,刘备临死时对李严说:“丞相之才十倍于朕,你绝非他的对手,朕若不在了,你们这些蜀中旧臣,必须要同丞相同心协力,共赴时艰,如此,不但川蜀能够繁荣昌盛,你也能名垂青史啊。”

如果把这段话放在《风起陇西》里审视一下,那无疑是措辞委婉的警告,刘备不仅自己有自知之明,也希望李严有自知之明,不要酿成大祸。

但是你知道的,无论是历史还是小说,李严都是阻挠诸葛亮北伐的重要因素,为了北伐大业,那就不得不除掉李严,而且设了一个局还能让他没话说。

“北伐、给敌人提供假情报、罢黜李严”,这三个事情,在一个系统里完成,也就是说,战争的目标从来都不唯一,夹杂着各方的利益和期许。

如果迁移到我们自己身上,你就能发现得更多。

客户要产生的合作、领导下达的指令,目的也一样不唯一,背后的隐情和逻辑都值得思考。

客户要进行合作,对接的客户在公司里是什么职位,负责什么,他有什么利益需求,和公司的利益需求一致么,要不要从根层就放弃。

举个例子,我做策划,过去接触过一个国企,虽然存在着其他品牌的冲击,但是市场占有率已经是绝对优势了,因为国企性质的原因,渠道能力很强,但是品牌影响力却跟不上,企业很久没有在营业额上进行过突破。

但是合作的前提就是总经理希望通过突破营业额来为自己在企业里制造话语权,以便能进行更大程度的创新操作。

所以,这个时候,虽然参与者很多,但是能达成合作的前提是总经理话语权的争夺,而不是营业额的提升,在一个大的集团里边,营业额的提升很难证明是某一个人的功劳,虽然看起来目标是营业额的提升,但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而且在合作过程中会有很多声音,营销总监、管理人员、市场专员,每个人都有需求,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满足,而且很多需求都是踢皮球和伪需求,这考验的根本就不是专业能力,而是政治能力,这也间接说明为什么孔子讲“君子不器”。

想只考虑专业就能做成事,那是很难的,专业只是基础,政治能力才是一大关。

在《风起陇西》里,李严政治能力不如诸葛亮,诸葛亮的手段是罢黜,贬为庶民。

在《三国配角演义》里,费祎擅长罗织术,精于谋害同僚,姜维的手段不是政治斗争,而是刺杀。

这两种对比,也是政治能力的两面,要政治能力,但还是要仁德为先,实力为主,谋略为辅,“靠阴谋诡计办不成大事”这种理念首先是一种价值观。

《风起陇西》和《三国配角演义》想象力很丰富,脑补能力是一个进阶能力,对于判断事情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就如同下棋,对方只出了一手,你就看到了接下来的几手,而且是只能那么下。

我经常会以“提问”作为“练兵”的方法,这种方法历史上也无数人在用,我对于答案的标准是不需要与事实吻合,只要符合逻辑就行,多数人欠缺的主要还是思考能力,这种提问方式一直都在锻炼着人的想象力,预测一次事情的准确与否没有什么,这也不是重点,重点是让这种思维方式生根发芽,有所生长。

看得长远,这本身就是战略思维的一个特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