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的神话有哪些(国学山海经大荒西经)

《山海经》它是中国哲学启蒙的内燃机,它并不是一部纯粹的神话存在。

插图出自于陈丝雨‬‬的《山海经》

路线图出自于徐客的白话彩图《山海经》

山海经的神话有哪些(国学山海经大荒西经)(1)

女娲

山海经的神话有哪些(国学山海经大荒西经)(2)

注解

大荒西经:

《大荒西经》中记载的国家、山川河流大致位于中国西部,北边与西北地区接壤。

白话文:

女娲,上古创世的女神,她人面蛇身,一日之内能变七十次。

注释:

帝者:创世的人。

女娲:

女娲,为什么是半人半蛇的模样?


考古文物告诉我们,女娲是半人半蛇的人,上半身为人,下半身为蛇。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就跟蛇纠缠不清了,这就要讲到信仰了。

上古人最先崇拜的是大自然,比如:崇拜鹿跑得快的“鹿部落”、崇拜雷声音大的“雷部落”、崇拜火的“燧人部落”。

而‬女娲‬的半人半蛇‬,应该是‬对‬蛇‬的‬崇拜‬,为什么‬女娲‬对‬蛇‬如此‬情有独钟‬?大概有这么‬几种‬社会现实‬的‬原因‬:

一、蛇的繁殖能力强。

二、蛇的冬眠,有种“死而复生”的假象。

三、蛇是两栖动物,在水中可以自由来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崇拜?我们接着往下看

山海经的神话有哪些(国学山海经大荒西经)(3)

女娲·半人半蛇(右)


上古神话中留给我们的女娲,是真的吗?


女娲造人:

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

女娲为什么平白无故地要用黄土造人?

上古时期,旱涝灾害肆掠,毒虫猛兽的侵害,自然环境极差,本来就人烟稀少,这么一来就所剩无几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类产生了生殖崇拜的懵念,而蛇的繁殖能力开始被人类认识,直至运用到人类的身上。“黄土造人”可能是人类渴望拥有蛇一样的繁殖能力的演绎说法。

笔者认为,这也许就是母系社会形成的原因,而蛇的“死而复生”和“入水自由”是对母系社会中女首领女娲的神化,预示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

山海经的神话有哪些(国学山海经大荒西经)(4)

女娲·黄土造人

女娲补天:

神话故事中是这么讲的:传说上古时代,自然界发生了一场灾害,天塌地陷,猛禽恶兽都出来残害百姓,女娲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又杀死恶兽猛禽,重立四极天柱,平整天地。

神话终归是神话,我们还是要勇敢地揭露一下现实。针对女娲补天,现有两个说法:

一、战国早期·《列子·汤问》

《列子·汤问》记载:“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

意思是说,世间的万物,都有不完整的地方,女娲用五色石弥补了世间万物的不足,斩断鳌的四只脚撑起了天地间的东南西北。

这可以说是女娲开辟了疆土。

由于生殖崇拜,母系社会是当时的主流,女娲是大首领,她承担着部落的稳定和繁衍,所以开疆辟土是部落人口激增之后首要考虑的问题。

二、东汉·《论衡·谈天篇》

《论衡·谈天篇》记载:“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意思是说,女娲补的天是“共工撞击了不周山留下的缺口”。

此篇是东汉思想家·王允写的,他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直接拿共工撞击不周山关联女娲补天,缺少论证。

笔者相对认可《列子·汤问》的记载,不过需要再铺开来讲一下:

神话中女娲补天的原因是“天崩地陷”、“恶兽猛禽祸害人间”,这是“象形化”的说法。

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部落之间的争斗日益加剧,这就少不了人的死伤和领土的丢失。“天崩地陷”是领土的丢失,“恶兽猛禽祸害人间”是人的死伤。

女娲作为大首领,带领着部族打败了侵犯的异族,重新夺得了土地和人口,这就是神话中说的“重立四极天柱”。

综上,“女娲造人”和“女娲补天”说的是同一件事,为了部落的强大和不受外族侵犯,朝着“人多力量大”而不懈努力。女娲人文始祖的美名就此而来。

山海经的神话有哪些(国学山海经大荒西经)(5)

女娲所在的地方: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女娲所在的地方理论上应该是在今天具有“羲皇故里”之称的甘肃天水。

山海经的神话有哪些(国学山海经大荒西经)(6)

大荒四经·大荒西经

.

欢迎继续阅读下一篇:国学《山海经》大荒西经——不周山,贵族的争权夺利,全靠它了。

也许您接触了更多的西方文化或者是日韩文化,孰不知日韩文化来源于何处!中国文明从夏朝建立以来有3900多年的历史,中国文化就更长了,那得从伏羲、女娲算起。老祖宗们的智慧在早期就好比“咿呀学语”的婴儿到文明盛世,万国来朝,每一步都是有脚印可寻的。

此处,予以整理《山海经》基本信息,以小短片的形式供大家阅读,不当之处,愿闻其详。

#深圳#​#在头条看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