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方言闲聊怎么说(嘉兴方言谚语金平湖)

嘉兴方言闲聊怎么说(嘉兴方言谚语金平湖)(1)

1

嘉兴方言的谚语里有大量的流传在民间的生活类、哲理性谚语。

在说这些话之前,嘉兴人往往用“老话讲……”或者“老闲(ái)话讲”的句式开头,这些老话代代相传,长期流行在乡村街巷,指导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俗话里也夹杂着谐趣和比喻,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有时还很具权威作用。

嘉兴方言闲聊怎么说(嘉兴方言谚语金平湖)(2)

2

一些比较古的谚语,还停留在农业社会的生活状态,比如,

“金窠银窠,勿如草窠”;

“养儿防老,积谷防荒”;

“金元宝满箱,勿及儿孙满堂”;

“困晏朝,吃厚粥”等类似谚语,视野比较狭窄,

当然也从侧面反映了嘉兴一地安居乐业的生活。

另外,“儿子像娘,金子打墙”;“三代勿出舅家门”;“巧媳妇,两头瞒”;“廿年媳妇廿年婆”等是指家庭生活的。

也有表现对生活态度的,“一礼还一礼,糯米还粽子”;“礼多人勿怪”;“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是指生活中的交往,也有体现得过且过的,像“人算勿如天算”;“脚踏西瓜皮,滑到啥里算啥里”等。

又如“新造毛坑三天香”;“自家骗自家,慈姑烧芋艿”;“要吃羊卵子,勿顾羊性命”是表现人们做事情时的方式,像“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狮子大开口”是描述对方说话的不成体统或是夸口瞎说。

还有丰富的教育类俗语,像“学好三年,学坏三天”;“秀才不怕衣破,只怕肚里没货”;“桑条自小压,人要自小教”等,这后一句是用有地方特色的桑树来作形象的比喻。

像“人无千日穷,花无百日红”;“瓶口塞得住,人口塞不住”;“鸭多勿生蛋”;“刀削豆腐两面光”;“台上握手,台下踢脚”“一方蛐蟮吃一方泥”;“有钱是条龙,无钱是条虫”;“摆渡人勿慌,乘船人稳当”等则是反映了社会世相百态。

嘉兴方言闲聊怎么说(嘉兴方言谚语金平湖)(3)

3

进入近代社会以来,随着商品流通,经济发展,一些涉及商业类的谚语使用得多了起来,茅盾在《子夜》里提到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谚语就是反映彼时商业竞争的残酷。

“勿怕勿识货,只怕货比货”;“货比三家不吃亏”;“便宜无好货,好货勿便宜”是购物的经验。“做生意靠奸,种田人靠天”则是受到了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无商不奸;“羊毛出在羊身上”说的是成本和利润间的密切关系。

还有男女情爱婚恋方面的谚语也很有特色,直白而大胆的,

像“男想女隔重山,女想男隔层纸”;

“十八廿三,抵过牡丹”等;

说明夫妻生活重要的,“夫妻呒没隔夜仇”,“一夜夫妻百日恩”;

说明妻子重要的,“讨老婆勿着一世,做生意勿着一遭”;“家有贤妻,祸事少临”;“少年夫妻老来伴”等,

也有指出情人关系的,“家花勿及野花香,可惜野花不久长”;“露水夫妻,好景不长”等等。

嘉兴还有不少描写风土、方俗的谚语,如“金平湖、银嘉善、铁海盐”是说各县的富裕程度;“下三府的桥,上八府的庙”是说浙江杭嘉湖地区与浙东、浙南的风景特点;“桐乡桑剪盐官刀”这是说土特产;“海盐宝塔高,不及塘上草”是指海塘的成就和所起的巨大作用等等,无不作了鲜明的表达。

嘉兴方言闲聊怎么说(嘉兴方言谚语金平湖)(4)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嘉兴谚语什么意思:

1.富怕强盗枪,穷怕借赤洋。

2.螺蛳壳里做道场。

3.出门要防三六九。

4.道讪三分毒。

5.轧煞常王汛,闻名杭嘉湖。

答案:

1. 赤洋指高利贷。

2. 指不具备必要的客观条件,没法办事或者只能将就着办事。

3. 指三月、六月、九月里天气多变,出门要多带衣服。

4. 指男女之间寻开心的话会产生弊端。

5.海宁许村每逢农历十一月初三有“常王汛”庙会。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