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之本经阴符七术学习(鬼谷子的养生经)

这几天闲翻书,偶尔翻开这个《本经阴符七术》,听名字是不是感觉像是什么符令之类的?其实却是地地道道的养生经,本是根本的意思,阴符代表着隐秘、变化,论的是精神修养。

#清风计划# 和孔子、孟子乃至老子比起来,鬼谷子显然神秘得多,这位纵横家的鼻祖,有着两位鼎鼎大名的徒弟——苏秦、张仪,也有说孙膑、庞涓也是他的弟子,总之都很有名就是啦。

鬼谷子之本经阴符七术学习(鬼谷子的养生经)(1)

鬼谷先生据说本名王诩,生活在春秋时代,因为在清溪鬼谷隐居,所以称为鬼谷先生,这《本经阴符七术》是《鬼谷子》的下卷。

《本经阴符七术》共七篇,每天我会发一篇的,不过嘛,才疏学浅,如有失误,可以指正但不要喷我啊!

原文:《本经阴符七术》之一

盛神法五龙,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

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物化。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之谓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产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鬼谷子之本经阴符七术学习(鬼谷子的养生经)(2)

译文如下:

(一个人),想要让精神充沛旺盛,可以效法五龙(五行之龙,代表着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变化)。充沛的精神中,包含着五脏之精气,而精神则统领着五脏的精气,心则是精神之所寄之舍,高尚的品德可以让精神更加充沛、伟大,所以蓄养精神的方法,可以归入“道“之中。

道是什么?是天地的初始,由道产生一,是万物的开端。万物的创造,天的出现,道中包容着无形的化育之气,在天地产生之前就已经形成了,看不见它的形状,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只好把它叫做"神灵"。所以,道是神明的本源,一则是变化的开端。所以,人需要用德行来滋养五脏精气,心能够守住一,才能把握这个方法。所谓方法,就是心气按照一定规律活动的结果,而精神则是它的使者。人体有九窍及各种器官,都是气所进出的门户,而心是它们的总管。

能受之于天,从上天直接获得道的人,称为真人;真人嘛,是和上天为一体的人。通过后天的学习、磨炼而掌握了道的人,称为圣人;圣人嘛,是通过触类旁通而掌握了道的人。所以,人的生命、身体,是出于天地的造化之功。人了解世间各类事物,是通过九窍,有疑惑不解的之处,则要通过心的思考而结合道、使用术来判断,心中如果不懂得道更没有术,则一定不会是通达之人。

鬼谷子之本经阴符七术学习(鬼谷子的养生经)(3)

通达的人,五脏精气可以得到滋养,此时要务则在舍中精神,让精神保持镇静专注,这就叫做“化”,也就是与天地造化相符的境界。“化”有五气,分别是志、思、神、心、德,精神是其中的统领。宁静祥和的人才能够滋养气,养住气就能够令志、思、神等达到和谐,不衰不败,并可以向四方散发出威势,也就没有什么事达不到,气长存于舍而不散,这就叫做神化归于一身,也就叫做真人了。真人,就是与天同道合一,坚守“一”并且产生、滋养万物,怀着上天造化万物之心,让道德施行,以无为之道包容志虑、思意而发出威势的人。士人通晓了这个道理,精神就会充沛、旺盛,也才能够培养情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