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真正的认识自己(如何认识和了解你自己)

一组提问

上一篇文章结尾,我说下次会写“如何认识和了解自己”。

因为不了解自己,就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一个人跟他人的联结能力,需要建立在对自己的了解基础上。你能做什么,首先得知道你是谁。同样,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了解自己,是前提。

我现在给出一组提问,你可以试着回答一下:

1、你觉得你多大年纪?

2、你觉得你是男性还是女性?

3、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4、你觉得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5、你来自哪儿(国籍、出身)?

6、你觉得自己是外向的还是内向的?

7、如果给你两周自由的时间,你最想研究什么?

8、你觉得自己最擅长什么以及短板是什么?

9、你觉得别人怎么和你相处比较合适?

10、当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会做些什么,你独处的时候,感到自在吗?

这个提问 ,有没有难住你?我问过很多人,也曾经问过我自己。有的问题,我从来没有想过,从来想不起来思考这些。而这些,恰恰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东西。你以什么来安你的身立你命?

如果,你思考和理清了这些,你就知道自己如何为人行事。你就知道你是谁。

如何做到真正的认识自己(如何认识和了解你自己)(1)

了解自己,从两个维度入手。

既需要咱们自己对自己的观照和觉察,也需要通过他人的反馈来了解自己。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评价系统。单单从自己来评价自己,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认知都存在一堆盲区,尤其是对自己的评价,容易陷入“灯下黑”的效应里。就如苏轼的诗所言“只缘身在此山中”。

所以,我们要获取他人对自己的印象,来进一步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比如问题1,你觉得你多大年纪?这里主要评价的是心理年龄。家人或朋友以及同事是怎么评价你的,有没有人说你比较幼稚,这样的比例大概占多少?有没有人说你偏成熟,这样的比例又大概占多少?

比如问题6,在别人眼里,你是外向的还是内向的?再结合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你是倾向于在人群中,总是需要不停地和他人有联结才觉得舒服,还是觉得一个人待着时觉得舒服?这样你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来。如果你倾向于和他人在一起时,才觉得自己有价值,而独处时,会发慌,说明你是外向的人。也有的人,自认为是外向的人,但一旦开始认真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时,发现,自己其实是个偏内向的人。

自我觉察能力

你容易生气发脾气吗?比如,情绪容易被激惹起来,动不动被别人的情绪带走了,跑了很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跑了很远,半天都没回来。别人的情绪可能早已消停了,但你还梗在那里。

如何做到真正的认识自己(如何认识和了解你自己)(2)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有一堆的故事或事故。过去发生过的,可能被我们回避或封存在一个小盒子里,搁置在某个角落,以至于我们忘了它的存在,但忘记了,不意味着它不在。一旦遇到相似的情境时,这种感受又会被重新唤起来。

如果你过去,尤其是小的时候,有常常被忽视的经历,不被重视。在你成年后,遇到没有被“重视”没有被“看见”的事情时,你可能情绪上的反应会比较大。不一定是眼前这个人针对你什么,而仅仅是存在记忆中的感受又被唤醒了。

当你了解了这些,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境,你就能避免和一些人起冲突。

因为同样一件事,有的人反应好像没有那么大,而你为什么那么大?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无意伤害了别人,但我们也不知道。只是有的人选择宣泄和翻脸,有的人选择了默默忍受,或直接将你拉黑。谁能将别人身上的伤了解得那么多呢。

那天看到一句很有感觉的话:伤口是一个人后天长出的器官,因为这些伤口,你才会变得敏感,才具有了感受他人的能力。

伤口,也可以是一个人的资源,不要害怕。

对这个世界保有一些开放性

你对他人是否有很强的戒备心?

比如,当你意识到他人在表达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和你的观点不一致,你是否感到很难受,觉得自己被攻击了?或者,只要你觉得有人在改变你,你本能就想跳起来?

如果是 ,可能说明你和这个世界的交流比较封闭。

无论是谁,都需要和他人互动和交流信息。信息有交流,有互动,这个人才会拥有各种资源,才会生机勃勃。就像一棵树,吸收阳光、雨露,才有光合作用,才能枝繁叶茂。

当我们拒绝他人的想法和观点时,看似保护了自己免于受伤,实际上,往往是丧失了更多的东西。

并且,当一个人总试图在反驳别人的观点时,首先是他拒绝被改变,然后才有一堆的反驳论证。并非就真的对方的观点不对。

核心是,这个人拒绝被改变。

不改变,就不会成长。不改变,会失去更多,不是么。

如果总是以老的经验来解决新的问题,那么带来的,当然是老的结果。

如何做到真正的认识自己(如何认识和了解你自己)(3)

组织行为学有个基本概念,叫“自我认知”,说的是人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关系的认知。

现代组织行为学认为,“自我认知”是一切有效管理的起点。而大量研究同时指出,“自我认知”的提升绝不是只由“自我”参与的。我们的自我认知来自对其他人的观察、有效学习。

人只有了解自己的复杂性,才能了解他人的复杂,或者说,你对他人的所做所为就不至于一惊一乍。因为那都是正常的,是人性使然。

两个小例子

那天看到王石说的一句话。

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身上有很浓的小农意识,如果我不改变的话,万科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一个组织团队,一个企业的发展,是不是跟该组织的领导对自己的了解不可分割?

古人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你看看,将“知己”放在前面。了解自己,有多么的重要。

由问题2,我想到著名舞蹈家、脱口秀演员金星。她从小就觉得自己是个女性,她笑称自己只是潜伏在男人堆里而已。说实话,在二十多年前的中国,能够面对真实的自己,能够勇敢去找到真实的自己,这种勇气,就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金星的舞蹈团,是唯一一个不依靠国家拨款而生存下来的民间团体。这跟金星带团队的能力是分不开的。她不仅是个艺术家,更是个出色的管理者。因为她知道自己是谁。

咱们再回过头来,如果开头这些问题,你有答案,说明你对自己比较了解。如果答不全,建议先探索一下自己。

这所有的阐述,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思考自己是谁,结合外在反馈来了解自己是谁。

何向群,一个刚柔并济的心理咨询师,高级绘画分析师,大型团体咨询师,科普讲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实体机构“宁波向群心理咨询工作室”创办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