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

“十大人为环境灾害”之首

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化学事故

只是一夜之间,天堂变地狱,举世震惊

数十万平民的惨死该由谁来负责

博帕尔工业事故

大家好,这里是奇闻观察室,我是长风

37年前的一场工业事故,造成了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致死,还有20多万人永久残废,而幸存下来的人,却算不上幸运,因为他们至今仍饱受折磨,直到如今,仍有受害者在抗议。

那么这一起史无前例的工业事故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呢?

就让我们先穿越回1984年,事故原因由你判断

印度·博帕尔市

印度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博帕尔市是印度中央邦的首府,在2011年时人口约180万,由于该区域内湖泊众多,所以有“湖泊之城”的美称。

二战过后世界相对较为和平,经济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多国家人口大规模激增,但粮食的产量又较低,从而引发了粮食危机,尤其是亚洲、非洲和中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没饭吃成了一个日益尖锐的问题。

为了解决“吃饭”这个难题,“绿色革命”应运而生,所为绿色革命,简单来说就是,种地不能像以前一样“靠天收”,单纯施“农家肥”了,要用先进的科技来改造农作物,培育和种植高产的粮食品种,再通过增加化肥的施用量、使用农药和加强灌溉等手段来提高粮食产量。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1)

印度人口大国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仅次于中国的一个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人口就超过了4亿,由于当时农业落后,无法产出可以养活这多人的粮食,全国闹饥荒,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政府为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1964年开展了“绿色革命”,但是印度的化工技术落后,农药和化肥等物资产量很低,在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只能向国外招商引资。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2)

美国联合碳化物

当时美国的一家大型跨国公司:美国联合碳化物(Union Carbide)公司提出,希望可以在博帕尔市建一座生产农药的厂,印度政府本就处于被动,自然不会反对这个建议。

话说一个美国大企业为啥愿意在博帕尔市这个落后的地方建厂呢?

原因有两个,一是人工便宜、二是转移污染

自20世纪下半叶开始,一些西方国家就意识到了“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发展模式有问题。

虽然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提上来了,奇闻观察室-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环境高度污染,也导致“人灾”不断,像是伦敦烟雾事件,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3)

伦敦烟雾事件

日本的水俣病事件,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等等。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4)

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

发达国家开始转变观念,要在建设好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于是便制定了更为严苛的环境标准,环境标准高了,对于企业来说,成本就随之增高了,特别是一些高污染及高危害企业面临的压力就更大了,这就导致了一些“污染企业”把目光瞄向了对环境标准要求不高的发展中国家。

一些发展中国家工业不发达,对安全和坏境要求也不高,为了获取较大的经济利益,又热衷于在国外招商引资,这正好给一些居心叵测的“污染企业”提供了转移污染的机会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5)

污染企业

1969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博帕尔市北郊成立了子公司——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UCIL),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持股51%,印度政府机构持股49%,为了方便叙述就简单的称呼为“博帕尔农药厂”,虽然一开始厂子的规模并不大,但因为给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依旧非常受当地人的欢迎。

1973年,博帕尔农药厂已经在当地经营了3年

一直用于生产杀虫剂的重要原材料异氰酸甲酯(简称MIC,化学式C2H3NO),都还是从美国进口过来,生产成本较大。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6)

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

在这一年,博帕尔农药厂获得了印度政府每年可以生产5000吨高效杀虫剂的授权。

有了这个授权,就意味可以加大生产,而随之而来的是原材料异氰酸甲酯的需求量增加,为了节约成本,工厂考虑再建一个厂,用来生产异氰酸甲酯,这次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说根据近几年的的销量和社会大环境来看,市场的农药需求量每年不会超过2000吨,所以只需要建一个规模小点的厂房就可以了,但当时厂里生意是红火的不得了,这种反对的声音根本就没人在乎。

1979年,博帕尔农药厂建立了一条生产线,生产异氰酸甲酯,这种原材料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性液体,奇闻观察室-这种物质很活泼,在40度左右就会挥发成气体,气体毒性又极强。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7)

生产的各种农药

这种物质曾经被纳粹德国用来屠杀犹太人,因为它可以通过呼吸和皮肤接触使人中毒,轻微的可以使人产生胸痛,呼气困难、呕吐、皮肤和眼睛灼伤等症状,严重的可以对肺造成伤害,甚至使人丧命,工厂的安全手册要求在大量存储这种物质时,将温度控制在5度左右。

实际上在当时已经发明了一种保险的制造工艺,可以跳过制造剧毒的异氰酸甲酯这个步骤,但是就因为这种工艺成本高,设备投资大,所以博帕尔农药厂并没有采用。

依旧延续着较为便宜的传统化学工艺

根据异氰酸甲酯具有腐蚀性,易挥发,易燃,易溶于水的特性,博帕尔农药厂将生产的异氰酸甲酯以液态形式贮存在一个单独的仓库。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8)

3个储藏罐

准备了3个68,000升的双层不锈钢钢罐储存,罐子的编号分别是E610,E611和E619,根据安全守则,E610,E611两个罐子可以存储物体,而E619为“疏散罐”,要始终保持空罐状态,万一其它储罐发生泄漏,就可以把发生泄漏的储罐里剩下的物质抽到这个空罐中保存起来。

为了保证安全,博帕尔农药厂设置了多道保险

首先三个罐子被掩埋在地下,罐壁间装有致冷系统,以确保罐内的物质一直处于液化状态,如果罐子破裂了,导致液体汽化,还有一个气体净化处理设备“洗涤塔”,里面装有碱液可以中和逸出的有毒气体。

万一“洗涤塔”失灵了,毒气会通过一个气体“燃烧塔”,在这里毒气会被点燃烧掉,如果这招也不行了,那还有最后一招,毒气从排气烟囱冲出时,用高压水枪喷水布置水幕,让水稀释掉这些毒气。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9)

残破的工厂

或许是这一系列周密的安保措施让博帕尔农药厂放松了警惕。

转眼间,印度推行“绿色革命”已经好几年了,因为化工技术的引进,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粮食产量暴增,有效的缓解了印度国内的饥荒问题,但随之而来的,是过多不适当的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病虫害的抗性增强使得农药效果也变的不明显,再加上当地农民和工人不识字。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10)

化工技术的引进

安全防范意识又低,屡屡发生人中毒、杀死益虫和其它野生动植物事件,人们开始意识到问题的所在,有意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性,在这种情况下,博帕尔农药厂的销售量是一年不如一年,用来制造农药的原材料异氰酸甲酯也就越存越多,光E610储罐就贮存了42吨的液态异氰酸甲酯,存储量已远远超出了安全范围。

致命毒气

1984年,博帕尔市的人口达到了85万人,博帕尔农药厂在这里也已经15年了,由于持续亏本。

经营,博帕尔农药厂为了节省开支,开始大批量的裁员,厂里的机械能将就的就将就着用。

生产剧毒的异氰酸甲酯部门,原来是12名员工,后来被缩减到了6名,设备维护人员从6名减少到2名,员工上岗需要进行安全培训的时间从6个月缩短到15天。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11)

储藏罐

由于异氰酸甲酯有腐蚀性,所以经常使用的一些管道和泵bèng,需要每六个月更换一次,但后来更换时间通常是两年左右。

工厂的这波大胆操作唤醒了沉睡的“死神”,“死神”没有任何征兆的来到了博帕尔市,一夜之间,昔日热闹的城市,竟变成了一座恐怖的“死亡之城”。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12)

事发前的博帕尔市

1984年12月2日,这天是星期天,博帕尔农药厂的工人和往常一样在工厂里忙碌着,到了晚上11:30的时候,巡视贮存异氰酸甲酯仓库的工人打电话向控制室的工作人员报告,说发现异氰酸甲酯有泄漏的情况,让他们前来检查一下。

因为他们的眼睛被这种化学物质挥发出来的气体刺激的流眼泪,

据该工厂的前员工表示:

由于缺乏检测仪器,他们通常会使用“人工检漏法”,简单点说就是,毒气体泄漏出来了,会对眼睛产生刺激,如果眼睛不舒服就说明发生了泄漏

接到报告后,控制室的工作人员苏曼·迪(Suman Dey)前去查看,他只发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泄漏点,而且泄漏的速度非常慢,这种情况在工厂实在是太常见了,苏曼回到了控制室,看了一眼监测异氰酸甲酯压力表和温度计等仪器,这些仪器都没有出现异常情况,苏曼也就没有太在意。

但他却忽略了这些仪器年久失修,经常会出问题。

12月3日凌晨00:40,苏曼突然发现储存异氰酸甲酯的储罐E610中的压力表爆表了,心想完蛋了,就赶紧冲到贮存异氰酸甲酯的仓库查看情况。

一进仓库就发现了不对劲,这里温度很高,埋在地下的3个大储罐在剧烈的震动,里面还发出咕嘟咕嘟的沸腾声,苏曼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跑开的一刹那,身后突然发出“嘣”的一声巨响,刚刚站立的地面裂开了一个大口子。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13)

事故爆发的储气罐

连接E610储罐的紧急泄压阀四周有气体逸出,还迸发出巨大的嘶嘶声

E610储罐剧毒物质发生了汽化反应,即将冲出储罐

要知道,这个储罐可是整整装了42吨液态异氰酸甲酯啊,一旦发生反应,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巨大的压强导致毒气流冲开了储存罐的阀门从连接管道冲了出来。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14)

毒气蔓延图

苏曼赶紧跑回控制室启动了应急程序,但遗憾的是冷却设备、“洗涤塔”、“燃烧塔”等装置全都无法使用,最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毒气顺着管道一直从排气烟囱冲了出去,很快在空气中散开。

凌晨12:50,苏曼通过工厂内的广播系统,紧急告知工厂内的工人们:

“异氰酸甲酯大量泄漏了,请立即撤离”

工人在得到消息后惊慌失措的逃命

据该厂的前员工表示,警报发出去没过一会,消防队就闻讯赶了过来,他们赶来后打开几个消防栓开始在泄漏气体的排气烟囱周围布置水幕,让汽化的异氰酸甲酯遇水反应,但谁能想到水压不够,水只能喷射大约100英尺(31米)的高度,而毒气却是从120英尺(36.5米)高的排气烟囱喷出,所以这个措施也没用。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15)

当时毒气泄漏的天空

即使到了这样的地步,还是有一个办法,就是将发生泄漏的储罐里的气体抽到另一个备用储的空罐里,可惜本应一直保持空罐状态E619,也被贮存了大量的异氰酸甲酯,这种情况,就算天王老子来也救不了了,异氰酸甲酯,是世界上最毒的物质之一,何况是42吨的异氰酸甲酯。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16)

异氰酸甲酯

本来,像这种高危的化工场应该是建在人烟稀少,远离城区的地方,以防出现毒气泄漏的情况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奇闻,观察室-可博帕尔农药厂,却偏偏建在博帕尔市的老城区附近,离居居民区非常近,近到什么程度呢?

离火车站只有2公里。

异氰酸甲酯以汽化状态,从博帕尔农药厂源源不断的喷出,有毒的气体被风吹散呈雾状,顺着东南风越过工厂的围墙,穿过周围的树木,悄悄的来到了博帕尔市的居民区。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17)

残破的工厂一角

由于事发的时候正是深夜,人们正沉浸jìn在睡梦中,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毒气潜进了附近的居民家里,睡梦中的婴儿突然开始哭闹,大人们开始不断的咳嗽,流眼泪,有的人出现了呼吸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眼睛和喉咙像是沾了辣椒粉似的火辣辣的刺痛。

突入而来的灾难让人们惊慌失措,一些被毒气熏得难以忍受的人们开始四处奔逃,尖叫声、咳嗽声和痛苦的呻吟声,让原本安静的社区一下子沸腾了。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18)

毒气导致众多人失明

此时,附近居民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只知道要赶紧逃

但事故发生时,从工厂逃出来的人都知道,要赶紧逃离城市,要朝相反的方向跑,并且用蘸水的湿布保持眼睛的湿润,但却没有人对当地居民做出任何情况说明

居民们只能跟随人群乱跑,以致于很多人连方向都跑错了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19)

医院

大街小巷瞬间挤满了要逃离家园的人,孩子和自己的父母走散了,妻子和丈夫走散了,而跌倒的人多数就再也爬不起来了,不是被踩死就是被毒死,因为毒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从空中飘过来后会沉在地面上方。

没有一个从工厂逃出来的人死亡,原因之一就是他们都被告知要朝相反的方向跑,逃离城市,并且用蘸水的湿布保持眼睛的湿润”,奎雷施说。但是当灾难迫近的时候,公司却没有对当地居民做出任何警告。

当时有很多居民成群结队的向本地未受波及的哈密迪亚医院(Hamidia)奔去,这一路上有的人蹲在路边又咳又吐,有的人被毒气弄瞎了眼睛只能摸索着往前跑,有的人在逃命途中抽搐的死去。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20)

医院大量等待就医的人

一时间哈密迪亚医院里挤满了前来就医的人,可是以当地的医疗条件,即使到达了医院,医院也无法做出相应的诊断对策,再加上医院又缺乏应对化学气体中毒的药品,医生也无能为力

就更别说,当时医生还不知道这些居民是被什么气体所伤。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21)

牲畜也被大量毒死

最初医院得到的消息是被氨气所伤,然后又有人说是光气,最后被告知是"MIC",

MIC是异氰酸甲酯的简称,这就好比,我在大街上随便拉一个陌生人告诉他,“你好,我是CF,你猜我叫什么?”,医生又不是化学鬼才,哪里知道MIC是什么东西。

也没有人向医院提供任何该如何解毒相关的信息。

所以医生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对患者们做了一些中毒后的紧急处理,最后无奈地看着病重的患者一个个痛苦死去,其实,就算医院知道了是什么引起的,也没有解毒剂。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22)

受害者

后来农药厂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为了维护公司形象和商业机密,一开始一再在强调MIC

“仅仅是一种催泪瓦斯”

就算已经有人因这种“催泪瓦斯”而死的时候,公司也不愿说实话

在面对警方的询问时,也一直是含糊其辞,遮遮掩掩,用“一切正常”,“我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等说辞来应付。

凌晨2点半左右,E610存储罐中的42吨异氰酸甲酯基本上泄漏完了,博帕尔农药厂才正式告知当地警方,发生了

“大量的剧毒气体泄漏事件”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到博帕尔时,惊慌失措的人们似乎看到了一丝希望,因为受灾人数之多,覆盖面积之大,世界各国的新闻媒体都在报道,印度发生了一起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化学事故

初步推测毒气直接造成了约3000多人死亡,超过30万人遭到不同程度的身体损伤。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23)

大量遇难者尸体

在未来的一到两周内又有8000多人相继死亡,他们的遗体被一个挨着一个的摆放在一起,然后集中送往火葬场或者墓地。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24)

牲畜也被毒死

除此之外,所有的动物也无一幸免,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种动物的遗体。

背后的调查

惨案发生后,印度政府向受害者及死者家属提供了紧急救济,同时也展开事故调查。

印度政府授命科学和工业研究理事会(CSIR)和中央调查局组成事故调查组。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沃伦·安德森(Warren Anderson)也带着技术团赶到印度对此次事故进行评估,安德森刚下飞机就被逮捕了,不过没多久就被保释了出去,安德森哪敢还待在印度,赶紧坐飞机逃回了美国,留下了一大堆“烂摊子”。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25)

纽约的联合碳化物公司

后来,博帕尔灾难的受害者上街游行,要求将沃伦·安德森引渡回印度,但并没有什么实际成效。

而安德森带来的技术团队也被警方拦在工厂大门外,印度政府拿走了工厂内所有档案资料,并逮捕了工厂多位负责人。

当事故调查组进入工厂进行勘察时,工人又说出了一个重磅消息,“E610存储罐里42吨有毒物质虽然泄漏完了,但是还有两个罐子存有大量这种物质,其中E611估计还有30吨左右”。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26)

当时的示威游行

听到这个消息,调查人员只觉得脊背发凉,经过多方考虑和协调,在灾难发生第13天后,印度政府最终决定冒着再次发生泄漏的危险,重启工厂,把这些物质用作原材料,制造成农药。

政府的这个决定对刚经历灾难回到家乡的人们来说有点残忍,人们不得不再次抛家舍业逃出博帕尔,7天后,这个安全隐患被解决了,居民们得到通知,带着极度的愤怒回到了家园,要求政府和博帕尔农药厂给出说法。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27)

遇难者家属讨要说法

事故调查组也给出了他们发现的重要线索

线索一:工厂安全事故频发

这起事件是发生在1984年12月3日的,奇闻.观察室.实际上这之前已经不止一次发生过毒气伤人事件。

1981年12月25日,该厂就有毒气体光,气泄漏,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

1982年1月9日,又是光气泄漏,造成25名工人住院。

1982年2月,异氰酸甲酯泄漏造成18名工人受伤。

1982年8月,一位化学工程师与液态异氰酸甲酯接触时,身体被烧伤了30%以上。

1982年10月,异氰酸甲酯泄漏,1名主管在阻止泄漏时,被严重的灼伤,2名工人重伤。

由于多次发生有毒物质泄漏事件,工人们开始向美国的总该公司投诉,希望可以加强安全管理,工厂里零件该换的就得换,不能太抠门了,而且还得涨工资,毕竟是冒着生命危险在上班

不过这些要求都被总公司拒绝了。

线索二:存储罐移位

事故调查员发现E610存储罐上方的水泥地面,出现了很多裂缝,这说明在毒气泄漏前,E610存储罐发生了移位,罐子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生移位的,唯一的可能就是,罐子里当时发生了剧烈的反应。

线索三:破裂的紧急泄压阀

调查人员把巨大的E610存储罐从地下给挖了出来,通过仔细的研究后发现,整个罐身是完好无损,只有紧急泄压阀发生了破裂,这说明当时储罐内发生了“失控反应”,罐内压力骤升,促使罐子发生了移位,毒气是冲破紧急泄压阀流入到紧急排气管道,最后通过排气烟囱到外面,那到底是什么物质造成的这种剧烈反应的呢?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28)

由内而外产生的巨大压力

线索四:致命水水元素

水和异氰酸甲酯接触后会释放出热能,使储罐内的温度上升,如果没有办法让温度降下来的话,反应速率会加快,会迅速使液态的异氰酸甲酯沸腾起来,然后汽化,如果再加上一些微量的金属元素(铁、铝、锌等),就会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会使反应变的更加剧烈。

调查人员在连接排气管道和E610储罐之间的溢流阀排放头中发现了可疑物质,经过化验,推算出这种物质是工人在清洗化学处理设备管道时被水流带过来的,这就说明E610储罐和水曾经“亲密”接触过。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29)

爆炸后的工厂控制室

后来又将储罐里的残留的物质拿到实验室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结果在这些残留物中发现了微量的铁元素,那么铁元素是如何进入储罐中的呢?

调查人员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连接管道和E610储罐的阀门发生了故障,导致水渗漏进了储罐里,据这里的工人说,工厂为了省钱阀门经常舍不得换,阀门老化漏水漏气是常态,所以罐内发现的金属元素可能是水,在通过生锈的管道时带进进去的,能造成储罐这么大的“失控反应”,至少有500L的水流了进去。

线索五:跨接管线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30)

当时工厂的安全标签

调查人员在对工厂的管道线路图和技术操做手册进行分析后,发现了一些端倪。

当天晚上9:30的时候工人用水冲洗过一个化学处理设备,这种化学处理设备的管道经常会堵塞,清理堵塞物的方法就是接上水管,放水冲就可以了。

图纸上显示,这条经常会接触到水的管道竟然和异氰酸甲酯的溢流阀集管接在了一起,这种情况下,当清洗化学管道时,原则上是需要在两条管道交接处放置一个“盲板”(圆形的金属板),以阻止水流进入异氰酸甲酯的设备管道,但调查人员在现场并没有发现这块“盲板”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31)

工厂废弃的反应器

可能工人觉得,就算没有放“盲板”,水也没那么容易就进入储罐。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因为储存罐内有氮气

根据安全规定,每个罐子的液态异氰酸甲酯的填充量不得超过50%(这里指30吨),剩余的空间都用惰性氮气进行加压,这种加压方式使液态异氰酸甲酯能够在需要时从罐中抽出,同时也能顶住阀门防止其他杂质进入罐子,那既然如此,又为何会发生意外呢,因为氮气泄漏了。

线索六:氮气泄漏

据工厂里的工人说,在灾难发生一个多月前,他们就发现E610储罐无法使用,罐内氮气不足导致罐内压力不够,无法将液态的液态异氰酸甲酯抽出来,发现这次故障后不久,博帕尔农药厂停止了生产异氰酸甲酯,事件发生前几天,工人开始往罐内输送氮气,但压力表几乎纹丝不动,老员工认为,肯定是压力表又出毛病了,也就没有在意,却没有想到是储罐漏气,不保压。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32)

工厂曾经的维修工人

所以这次事故很可能是因为气阀出现了问题,水通过气阀流入储罐,然后造成“失控反应”的

调查到这里基本上算是搞清楚了E610储罐发生了什么,但还是不能解释,一直自称“万无一失”的工厂,为什么在发生毒气泄漏后,所有安全措施一个都没派上用场

天灾?人祸?

疯狂的节约成本

建厂初期,公司准备投资2800万美元的,后来为了节约成本,在安全装置上动了歪脑筋,安装一些落伍的,没有经过验证和测试的安全装置,因为这样可以省下800万美元。

后来工厂开始亏本,工厂除了大量裁员,也忽视了零配件的跟换周期和对员工的安全培训。

1982年1月,工厂将贮存异氰酸甲酯仓库的制冷设备关闭了,就为了每天省下37美元的氟利昂费用,灾难发生的半年前,工厂就已经将氟利昂全部抽掉。

事故发生的当晚“洗涤塔”也早就停用了,实际上就算没有停用,“洗涤塔”内也没有足够的碱液来中和掉如此大量的毒气,而“燃烧塔”里的一个连接管道在两个月前就坏了,坏掉的管道被取下后,一直没换新的。

不过即使换了新的,按照当晚泄露的量来看,这个塔的规格也小了,点火极有可能会引发爆炸。

双重标准

1982年5月,作为其定期安全审查的一部分,美国总公司派出了一个专家组,专门对博帕尔农药厂进行了一次 "商业机密 "检查,专家组总共发现了61项危险,这其中有11项提到异氰酸甲酯和光气装置存在危险。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33)

当地病人一直在增多

专家组曾发出警告“万一出事,发生严重事故或严重后果的可能性较大”,虽然美国总公司的高管们看到了这份报告,但印度博帕尔农药厂的安全措施并没有改善,相反,美国总公司把在西弗吉尼亚州生产异氰酸甲酯的工厂进行了安全升级。

异氰酸甲酯的致命诱惑

在整个欧洲,异氰酸甲酯的最大允许存储限制为半吨,但在印度博帕尔农药厂,这家美国公司的管理层突破了做人的底线,有时的存储量会超过90吨,灾难发生时,仓库还有约70吨的储量。

有关这起事故的一些细节,直到今日仍然众说纷纭,灾难确切原因也没有人给出结论。

在爆炸发生后,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第一时间举办了新闻发布会,急于甩锅,从联合碳化物公司的解释来看,这次的爆炸与公司无关,是有一位工人因为当天情绪不好,蓄意将水管接到异氰酸甲酯的储存罐中,才引发的剧烈化学反应,导致毒气泄漏,可能工人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会引发如此大的灾难。

不过随着调查的深入,印度政府和当地维权的民间组织认为,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有重大过失,对这起灾难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34)

伤者

在毒气泄漏后也没有工作人员站出来教居民如何逃生,医院却也未得任何治疗方面的建议,扩大了这起灾难的影响。

但公司(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董事长安德森却并不认同这个说法,他在回到美国后发表声明:

认为这次事故是印度员工干的,印度政府为了袒护自己人,所以阻碍美方调查,还伪造证据

言下之意就是:我总公司没有任何责任

后续......

灾难发生后,博帕尔农药厂被关闭了,如今已是一片废墟,但农药厂周围残留了大量的有毒化学物质,一直持续了多年

关于在这起灾难中死亡的人数各方估计的各不相同。

官方给出的死亡数据是2259人,其中包括541名儿童。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35)

大量的遇难者照片

而实际死亡的人数可远远不止这些,有人做过统计,至少有8,000人在灾难发生后的两周内死亡,另有8,000人或更多的人在之后的日子里慢慢死于与毒气有关的疾病。

2006年,根据印度政府出具的报告,此次泄漏造成558,125人受伤,其中包括38,478人暂时性部分受伤,约3,900人严重和永久性致残。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36)

痛失亲人的家庭

灾难一发生,美印两国就事件责任和赔偿问题展开了漫长的谈判之路,

受害者的律师代表团向联合碳化物公司提出了850亿美元的赔偿和罚款要求

公司方面当然是不愿赔这么多,奇.闻.观.察.室.不但提出了砍价,还要分期付款。

直接砍到了2.3亿美元20年内付清

印度政府愿意让步,在1986年向博帕尔地区法院提出,赔偿31.5亿美元就行,但公司依旧拒绝,此后就是双方无止尽的讨价还价。

直到1989年2月4日,双方终于达成一致:

联合碳化公司向受害者一次性支付4.7亿美元,但条件是:永远免除所有民事责任,取消所有刑事指控,未来针对联碳公司的诉讼均由印度政府应对。

但这4.7亿美元一直拖到了2003年才支付完毕

4.7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呢,我们可以算一笔账,这次事故造成的死伤人数至少超过了60万,4.7亿美元平摊每人头上只有783美元,783美元,对于因毒气而失去工作能力或患上慢性病的受害者来说,杯水车薪。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37)

大量受害者失明

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中受害者的赔偿金还不如埃克森油轮泄漏事故中的受害海豹。

2004年,事故发生20周年时,也只有部分受害者获得了几百到几千美元不等的赔偿,还有很多受害者一分钱都没有拿到,也是在这一年。

印度政府迫于环保组织和受害者的压力,终于准备清理农药厂附近残留的有毒物质

2008年,印度中央邦政府向3,787名在毒气泄漏中丧生的受害者家属和574,366名在毒气种受伤的受害者支付了赔偿金。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38)

部分遇害者照片

2009年,有关机构对工厂附近进行的一项环境检测,结果显示,工厂的周围依然有明显的化学残留物,这些有毒物质污染了地下水和土壤,严重影响了当地人后代的健康,博帕尔居民的患癌率和儿童夭折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曾经,我也是人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1999年被陶氏化学收购。

陶氏化学在2009年博帕尔泄漏事件25周年时曾表示,联合碳化物公司已经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来帮助受害者和他们的家人,印度政府有责任向当地居民提供干净的饮用水和医疗服务。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39)

抗议活动

印度政府在事后的确努力的在做一些善后工作,但受害者人数如此之多,更何况印度当时的医疗水平有限,大多数人也只能听天由命

2010年,灾难发生26年后,印度政府才正式审判了博帕尔农药厂的8位责任人。

此时8人中已有一人去世了,其余7位大多也已经70多岁了,他们因过失致人死而被判处两年有期徒刑并处以2000美元罚款,不过在判决做出后不久,这些人都被保释了出去。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40)

抗议

幸存者和家属以及一些志愿者举着横幅抗议,对肇事者的惩罚太轻太晚。

“博帕尔毒气泄漏受害者抗争”组织的卡尔尼克无奈地说:

“即使最后被判定有罪,2年的监禁又能代表什么,再说他们还可以上诉。”“只有当有罪的公司和个人得到足够的惩罚,才能实现公平公正”

而作为本案的主要负责人,当时总公司的老板安德森逃回美国后就一直没有出庭受审,住在纽约安享晚年。

即使已经过去了37年,灾难给人们留下无法弥补的长久心理伤害,

有关这起事件到底造成了多少人伤亡,至今尚未有定论。

2.5万人直接死亡,55万人间接死亡,20多万人永久残废。

这是多数人相对认可的数据

2007年,作家因德拉·辛哈 (Indra Sinha)出版了一部小说:《Animal's People》震惊了世界,后来也有被译中文版《人们都叫我动物》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41)

Animal's People

该书入围了2007年《布克奖》,还在2008年获得《联邦作家奖》中的欧洲和南亚最佳书籍奖

主人公是一名十九岁的男孩,原型取自于一个在博帕尔毒气惨案中的一个孩子。

他恰好就出生于 1984年的博帕尔灾难的前几天,毒气使他的脊椎严重畸形,不能直立行走,只能像猴子一样,奇闻观察室.手脚在地上爬行,成了人们口中的“动物”

印度最大的生产事故(印度史无前例的灾难)(42)

灾难的受害者

小说是以“动物”自白的方式讲述的

开场便是:“曾经,我也是人”,

讲述了一个极具喜感的悲剧故事

我的故事是一曲捧腹笑着唱出的悲歌。如果你觉得故事太残酷,那是因为我述说的方式太过诚实。

——《人们都叫我动物》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故事,帮忙分享一下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参考资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hopal_disaster https://www.nytimes.com/1985/01/30/world/the-disaster-in-bhopal-workers-recall-horror.html https://www.bhopal.net/what-happened/that-night-december-3-1984/what-triggered-the-disaste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imal's_People https://kknews.cc/news/5m9njll.html https://www.bhopal.net/what-happened/that-night-december-3-1984/what-triggered-the-disaste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hopal_disaste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thyl_isocyanate

作者:奇闻观察室

文章中的观点仅代表个人

文字版权归奇闻观察室所有

转载/引用请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