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还隐藏着这个小秘密(破解酸奶谜团)

懒人极简版:

  • 不要对酸奶里的「保健菌」抱有过高期待。
  • 高品质奶粉做出的酸奶营养并不比鲜奶做出的酸奶差。
  • 怕胖请选择碳水化合物≤6克/100克的酸奶。
  • 酸奶要趁最新鲜的时候喝掉,这样能喝下更多对人体有益的小菌菌~
  • 自制酸奶最好用酸奶机。

小伙伴们,周五好!这周咱们继续解谜行动~上周发出破解「酸奶」谜团,就看这一篇!(上)以后,小编又收到了一些小伙伴的提问。快来看看这篇推文解开你的疑问了没?

酸奶还隐藏着这个小秘密(破解酸奶谜团)(1)

酸奶还隐藏着这个小秘密(破解酸奶谜团)(2)

喜欢自制酸奶的小伙伴看这里!

酸奶还隐藏着这个小秘密(破解酸奶谜团)(3)

关于自制酸奶,有一篇超级全面的文章推荐给大家——范志红教授的《自制酸奶的12个答疑》比小编写得详细多了(篇幅有限,只能抓重点写啦)~

对了,还有一些小伙伴想知道酸奶有没有什么新奇的吃法,小编在这里举几个例子:

酸奶加点盐和香料可以拌沙拉,比用沙拉酱拌健康多了;酸奶还可以做冻酸奶,加上水果、坚果、麦片冻成薄片就好啦(酸奶雪糕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酸奶加上水果、麦片层层叠叠装进透明杯子里就能变成颜值超高的酸奶杯;酸奶还可以做面包、做蛋糕...真是很全能了!

小伙伴们有什么喜欢喝的酸奶,快快留言推荐给大家~

作者:王莎

长图制作:王莎

参考文献与资料

[1]发酵乳 GB 19302-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莫蓓红, 孙克杰, 何楚莹. 复原乳在酸奶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2, 025(002):10-15.

[3]佚名. 酸奶生产工艺条件对其活菌数的影响[J]. 食品工业, 2003(02):46-48.

[4]杨子彪,李平兰,郑海涛.酸奶生产用优良菌种的选育及最佳组合[J]. 中国乳业, 2004.

[5]许女, 王佳丽, 陈旭峰,等. 优良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在酸奶中的应用[J]. 中国食品学报, 2019, 19(02):103-112.

[6]郭会灿, 路新利, 赵士豪. 酸奶高效生产菌株选育和营养成分优化[J]. 中国酿造, 2009, 28(008):102-104.

[7]陈世贤,安颖,靳烨,等.不同益生菌的加入对酸奶储藏期内风味的影响[J]. 中国乳品工业, 2008,36(005):12-15.

[8]康志远, 蒋灿明, 周雪松, et al.鼠李糖乳杆菌的生物学功能[J]. 动物营养学报, 2019,31(1):97-101.

[9]赵婷, 韩辉, 刘波, et al. 发酵乳中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分离及鉴定[J]. 微生物学通报, 2010, 37(003):407-412.

[10]陈有容,郑小平,方继东,齐凤兰. 益生菌的健康功效及其应用[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3):269-275.

[11]范志红. 了解酸奶的5个真相[J]. 消费指南, 2017, 000(004):24-25.

[12]吴荣荣, 马静, 裴家伟,等.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相互作用的研究[J]. 中国乳品工业, 2003, 31(004):9-13.

[13]陈峰青, 汪建明, 牛思思, et al. 不同热处理对酸奶品质特性的影响[J]. 食品工业, 2017, 038(001):141-145.

[14]王伟君, 李延华, 张兰威,等. 发酵乳风味及风味物质成份分析[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7(08):49-51.

[15]孙智远, 张旭晖, 孙健. 酸奶热处理技术及其对产品特性的影响[J]. 中国奶牛, 2006(12):40-42.

[16]范志红. 自制酸奶的12个答疑[J]. 健康向导, 2014, 020(004):6-9.

[17]钱程. 起底"希腊酸奶"[J]. 大众健康, 2016(5).

[18王海琳, 范志红. 这些酸奶的食用禁忌不科学[J]. 消费指南, 2015(6):34-35.

[19]黄神英. 酸奶实用指南[J]. 食品与健康, 2007, 000(009):30-31.

[20]古宗. 为什么现在生产老酸奶要加食品添加剂[J]. 食品开发, 2014.

[21]郑伟娟. 营养与健康(课程ppt). 南京大学, 201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