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老师(末代皇帝溥仪老师庄士敦)

世间恐怕少有人会像溥仪那样一生大起大落,充满荒谬色彩。他曾是末代皇帝,然后沦为战犯,又从战犯被改造为一介平民。1986年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在北京紫禁城实景拍摄的《末代皇帝》,全面展现了溥仪一生的沉浮。片中的这些宏大叙事固然引人入胜,然而其中最富象征意味、能够暗喻其命运的却莫过于那只闪亮登场的蟋蟀。

《末代皇帝》开场时,三岁的溥仪在太和殿即将登基时,出现了一只蟋蟀,而三十年后,当溥仪垂垂老矣不再是皇帝,他作为一名普通游客再来到太和殿,片中又出现了那只蟋蟀。

这只蟋蟀历经的三十年巨变,也仿佛暗喻了溥仪的一生。

难怪《末代皇帝》中庄士敦会说:皇帝自从登基那天就成为了自己领地里的囚徒,在退位后仍是。但是现在他长大了,他会问为什么他是所有中国人中唯一一个不能踏出自己家大门的人。我想皇上是地球上最孤独的男孩了。

末代皇帝溥仪老师(末代皇帝溥仪老师庄士敦)(1)

夕阳下,一只蟋蟀的咏叹

世间恐怕少有人会像溥仪那样一生大起大落,充满荒谬色彩。他曾是末代皇帝,然后沦为战犯,又从战犯被改造为一介平民。1986年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在北京紫禁城实景拍摄的《末代皇帝》,全面展现了溥仪一生的沉浮。

在这部令人叹为观止的史诗片中,中国近现代的历史风云犹如镜头的快速切换,令人目不暇接,也串起了溥仪吊诡的一生:他三岁登基,在辛亥革命中遭到废黜,又在伪满洲国与日本人合作成为傀儡皇帝,后来被苏联人逮捕,最终被遣回中国接受改造……片中的这些宏大叙事固然引人入胜,但在我看来最富象征意味、能够暗喻其命运的却莫过于那只闪亮登场的蟋蟀。

《末代皇帝》有多个版本,然而,不管是238分钟的剧场版,还是348分钟的导演剪辑版,片中出现蟋蟀的场景都只有两处。

电影开场,三岁的溥仪即将登基,在太和殿正举行登基大典,一只蟋蟀的鸣叫,却攫住了懵懵懂懂的溥仪的心。循着蟋蟀的鸣叫,他向人群走去,穿过一个个跪着的大臣,却一时未能找到,鸣叫声再度响起,他仔细辨别声音的所在,终于发现是从大臣陈宝琛的身上发出的。小皇帝一阵惊喜,不由叫道:“蟋蟀,蟋蟀!”陈宝琛慌忙从自己腋下取出一个蟋蟀笼——陈宝琛是一个蟋蟀玩家,他将蟋蟀放在腋窝,莫非是为了给蟋蟀取暖?

“蟋蟀也在给皇上磕头呢。”陈宝琛殷勤地禀告溥仪。他从很远的地方来,蟋蟀就是他的伙伴。不过,皇上喜欢,现在这只蟋蟀该由皇上拥有。说着他将蟋蟀笼呈献给了溥仪。蟋蟀钻了出来,鼓着圆滚滚的肚皮,似乎是充满好奇地打量着溥仪,也打量着眼前这个懵懵懂懂的世界。

末代皇帝溥仪老师(末代皇帝溥仪老师庄士敦)(2)

片中再度出现蟋蟀时电影已近尾声。垂垂老矣、身形佝偻的溥仪穿过稀疏的人群,迈着碎步走向故宫的大门。如今他已不再是那个君临天下的皇帝,而是一名普通游客。他买了门票,准备进入故宫。然而他毕竟曾是末代皇帝、这里的主人,昔日的荣耀和煊赫历历在目,面对熟悉的宫殿和龙椅,恍若隔世,一时万般滋味涌上心头。

他不由自主地跨入隔离线,进入“禁止入内”的太和殿,想抚摸高高在上的龙椅,此时身后突然响起一声稚嫩而响亮的断喝:“不准进去!”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家伙冲了过来,自称是工作人员的孩子,要阻止他跨越界限。溥仪连忙表明自己曾在这里“住”过。何以能够证明?少先队员一脸狐疑。却见溥仪诡异一笑,折身在龙椅下摸出一个笼子,一如昨夜才放在那里似的。

暖暖夕阳下,他打开了罐子,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少先队员警惕性虽高,却毕竟是个孩子,一只蟋蟀立刻解除了他的警惕,不再怀疑面前的这位老人,确信当年他也像自己一样,曾在这里长大,熟悉这里的一切。然而待他回转身时,却赫然发现老人已不知去向,只有蛐蛐在怔怔地打量着自己,打量着这个已然天翻地覆的人间。

末代皇帝溥仪老师(末代皇帝溥仪老师庄士敦)(3)

片中一前一后出现的显然是同一只蟋蟀,历经三十年的沧桑巨变,已由最初的青涩清朗,蜕变为如今的老迈沧桑。它钻出笼子,夕阳下只有茫然和惶惑。

“谁能料到呢?《末代皇帝》是说一个关于蜕变的故事,一个男子从真龙天子到普通人的蜕变过程。皇上就是真龙,也可以说是一个人‘破茧成蝶’的故事,或是皇帝变为蟋蟀的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