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碳淬火热处理工艺(锻造余热淬火工艺)

锻造余热淬火属于高温形变热处理,锻件成形后,直接在一定温度下投入淬火冷却介质冷却以获得淬火组织,并在合适温度下回火,实现代替调质热处理,可省去一次淬火加热工序。余热淬火处理的锻件不仅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而且成本降低,效率提高。作者所属企业经过不断探索,目前已在链轨节等履带部件产品上广泛采用余热淬火工艺,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取得显著成果。本文主要针对余热淬火工艺质量情况及控制要点进行了介绍。

渗碳淬火热处理工艺(锻造余热淬火工艺)(1)

1.产品介绍

链轨节为工程机械履带关键部件,见图1,材质为35MnB材料,每年生产约1000万件。链轨节最厚处为附图中A-A位置。

渗碳淬火热处理工艺(锻造余热淬火工艺)(2)

链轨节简图

余热淬火生产工艺流程为:下料→中频加热→锻造→切边冲孔→直接淬火→回火→探伤。

2.余热淬火工艺质量情况

余热淬火后,链轨节各项检测结果都能满足技术要求。为表征余热淬火工艺的质量状况,我们与传统调质处理的产品质量进行了对比,见表1。

从结果对比来看,两种工艺下均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虽然余热淬火晶粒度要粗于普通调质工艺,但力学性能特别是冲击韧性要明显优于普通调质工艺。

锻造棒料在高形变速率和形变量作用下,晶粒得到细化,位错密度增值率大大提高,产生大量位错缠结,形成位错遗传,小角晶界增多。这也是为什么一般显微镜下观察的晶粒度差的条件下,反而力学性能并没有降低的原因。所以,在制定余热淬火件的检查标准时,晶粒度指标要区别对待。

表1 余热淬火工艺与普通调质工艺检测结果对比

渗碳淬火热处理工艺(锻造余热淬火工艺)(3)

另外,由表2可见,在链轨节踏面最厚处,普通调质处理的布氏硬度值相差大于20HBW,而余热淬火处理的截面布氏硬度值则小于15HBW。从硬度均匀性方面说,余热淬火工艺要好于普通调质工艺。

表2 截面硬度分布情况对比

余热淬火工艺

普通调质工艺

序号

压痕直径/mm

HBW

压痕直径/mm

HBW

1

3.30

341

3.27

347

2

3.31

339

3.30

341

3

3.28

345

3.35

331

4

3.30

341

3.40

321

5

3.33

335

3.37

326

3.余热淬火工艺质量控制要点

根据产品形状及材料特征,在实施余热淬火过程中,重点控制以下质量要点。

(1)原材料控制。原材料的质量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包括化学成分、低倍、偏析等。要求对原材料每个炉号进行入厂理化检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

(2)选择合理加热温度并实施严格的温度控制。为避免棒料晶粒度的迅速长大,务必选择合适的始锻温度,并严格控制棒料的重复加热次数。在中频加热炉出口和淬火入油口安装红外测温及分选装置,保证温度在要求范围。

(3)淬火介质的选择。我公司选用好富顿快速淬火油,采用特殊设计喷淋机构,实现工件的淬透,防范了开裂风险。通过循环换热,实现油温的有效控制。

(4)淬火后及时回火,超过规定时间报废处理。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立即删除内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