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宝山路站改造(上海要打造一座地铁站枢纽小镇)

近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举办书院站枢纽地区综合开发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成果评审会,来自德国、美国、日本、中国香港、上海等地的国际知名设计团队带来了专业设计。

记者了解到,书院站枢纽地区是临港新片区一处交通枢纽,16号线书院站、临港大道坐落、贯穿其中,以中芯国际产业基地为代表的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产业集聚于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郑时龄认为,书院站枢纽地区的开发,重点在于做好与市域线和16号线站点的联系,同时服务好周边的产业集群。港城集团规划战略部总经理宋从伟表示,作为集团站城一体化开发战略的一环,书院站枢纽地区开发依托产业集群和蓝绿生态肌理特色,相比临港大道站、滴水湖站地区,更偏向于“一座城乡融合的创新小镇”。在这里,人与自然能更密切地交流。

四家设计联合体团队的方案也多聚焦于生态自然特色。德国ppas、中铁上海院联合体设计的“云中绿里的未来高新小城”提出顺应书院的自然肌理,通过对现状河网的保留,提升原规划骨架,形成交错格网的空间特征。围绕湖水与内港的生态水面,形成中央公园与内港公园的双绿心布局,以荡舟环链接双子绿心,塑造惬意美好的联通体验。

上海宝山路站改造(上海要打造一座地铁站枢纽小镇)(1)

凯达环球、上规公司联合体设计的“创链芯岛·悬浮森林”,规划形成一条调蓄生态、链接城野的大型城市生态公园,同时也能作为展示书院文化与公共活力的城市客厅,提供演艺秀场、艺术展览、运动中心等多元活力场所。

上海宝山路站改造(上海要打造一座地铁站枢纽小镇)(2)

美国AECOM、上海建筑院联合体设计的“产城服务枢纽·绿创生活家园”则营造了一座田园上的科创产业社区,回廊式内部空间结构与曲面覆顶中庭造型,最大化建筑与周边环境接触界面。

上海宝山路站改造(上海要打造一座地铁站枢纽小镇)(3)

日建设计、DC国际联合体设计的“IV维都芯·田园城市”,以“农业”片区特色要素为媒介,将田园景观引入城市,鼓励城市与乡村共享基础设施;微调支流水系,以水为脉,将重要的公共功能临水而设,使水岸空间成为所有组团的活力核心,营造多样、连续的水岸空间。

上海宝山路站改造(上海要打造一座地铁站枢纽小镇)(4)

宋从伟介绍,此次方案征集评审完成后,将会结合优胜方与其他设计方案的亮点进行方案整合。再到控规编制、后续开发,整个周期在一年半到两年左右。

栏目主编:唐烨 题图来源:港城集团

视频制作:胡幸阳

来源:作者:胡幸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