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当心被这6种小虫咬(夏季千万当心这种虫子)

夏天当心被这6种小虫咬(夏季千万当心这种虫子)(1)

夏季,经常会看到蚂蚁蚊虫

被咬后也只能算是正常的起包

一会就可以下去了

但是近期,有那么一种虫子

却造成数十人前往就医--恙虫

其实,近年来被恙虫咬的案例时有发生

恙虫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能让人丧命。

案例一枚

最近中山街坊赖叔发高烧,在镇区医院看了两次,都没有好转。当时他已经连续六天发高烧,最高烧到39.7度。在去到中山博爱医院检查,发现他的左脚的脚背,有个绿豆大小的焦痂。于是医生怀疑为恙虫病。

夏天当心被这6种小虫咬(夏季千万当心这种虫子)(2)

案例又一枚

无独有偶,8月5日,50岁的李姨同样因为持续高烧不退,来到博爱医院的内科接受治疗。

李姨背部的焦痂非常明显,她被确诊患了恙虫病。恙虫病是一种急性病,它可以引起肝功能损害、高烧等,严重的时候可以致死亡,孕妇还可能造成流产。

恙虫是什么

恙虫,又称恙螨、沙虱,能传染恙虫病。

全世界已知的恙螨有3000多种,

中国有记载的有350余种。

恙螨传播的病原体为东方立克次体,

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

它爬行到草地或农作物上,一旦有人坐卧或接触,

恙幼虫便爬到人体身上叮咬,病原体进入血液后,

出现立克次体血症和毒血症症状,

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病变。

本病的潜伏期为6~18天(平均9-12天)

潜伏期可能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

潜期过后,体温迅速于2~8天内升至

39.5℃~40.5℃,

偶有畏寒,伴有剧烈头痛全身疼痛乏力,食欲不振

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心肌炎、胸膜炎、脑炎

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如何预防恙虫病?医生提醒,预防恙虫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避免在草地坐卧;

②在野外活动时,应扎紧袖口、领口及裤脚口;

③野外活动后,应及时拍打衣物,抖落附着的恙螨;换衣洗澡,重点擦洗腋窝、腰部等皮肤柔软部位;

④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等疑似症状或体征,一定要及时就医!

天热了,夏季遇到这些虫子一定要小心!

第一类:隐翅虫1特点:

本身不咬人,但是体内有毒液,被打死后毒液会流出来。

2罪行:

皮肤沾染其体液后出现红斑、水疱、脓疮甚至糜烂,而且拍死它的手摸到哪毒液就带到哪,有的还会出现发烧、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

3防治:

一旦皮肤与隐翅虫虫体接触后应立即清洗或涂以碱性溶液,如氨水等。

皮损处涂薄荷芦柑石洗剂,或氧化锌油水等。

切勿在皮肤上拍打压碎虫体,可用嘴吹掉或甩掉,以防其酸性毒液沾染皮肤。

第二类:恙虫1特点:

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灌木丛边缘、草丛及河岸。

喜欢叮人体潮湿部位,如发际、颈项、腋下、腹股沟、四肢等。

被叮咬后99%都会产生黑色焦痂。

2罪行:

被咬后患者出现高热,通常会出现肺炎、肝炎及心脏和肾脏的损害,易被误诊。

3防治:

避免在草丛灌木中躺下休息。户外活动后,换衣洗澡,重点擦洗腋窝、腰部等皮肤部位,可减少被恙虫叮咬的机会。

恙虫病首发症状是高热,除了眼睛红,会有皮肤红肿,四肢麻痹,恶心嗜睡等。如果野外活动后长时间出现高烧不退,且腰、腋窝等处发现焦痂,要警惕是否患上恙虫病,应及早就医。

第三类:臭虫1特点:

臭虫是以吸人血为生的寄生虫。若虫的腹部背面或成虫的胸部腹面有一对半月形的臭腺,能分泌一种有特殊臭味的物质,使它臭名远扬。

2罪行:

被臭虫叮咬后的主要症状是瘙痒难忍,少数人还会出现过敏症状,不仅局部红肿,而且全身都会产生丘疹、红斑,严重时还可致皮肤溃疡化脓。

被臭虫叮咬后不要使劲抓挠,更不要用手挤,以免造成感染,建议到医院皮肤科就诊。

3防治:

不断敲击床架、书橱、被褥等,将臭虫从隐蔽处震下,然后杀死。用沸水烧烫可迅速杀死臭虫各龄虫态及虫卵。太阳光下暴晒,可晒死臭虫。

第四类:毛毛虫1特点:

毒毛蛰入人体皮肤后,往往随即断落,放出毒素。

2罪行:

被毛毛虫蛰伤后,皮肤会出现刺痛烧灼感,皮肤表面变红肿,甚至化脓溃烂,严重者还可以引起荨麻疹、关节炎等全身反应。

3防治:

可先在放大镜下观察,一定要先使用胶带把红肿部位的“毛毛”拔掉。有全身症状时,尽快到医院就诊。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不要因为瘙痒用手去抓。

第五类:螨虫1特点:

夏天还是家居生活中螨虫高发季节,棉质寝具上最容易附着螨虫,可导致螨虫繁殖。据专家介绍,梅雨季节前后,十分之一的皮肤病患者都是螨虫导致的过敏性皮炎。

2罪行:

被螨虫叮咬后,会出现水肿性丘疹、丘疱疹,其上有小水疱,常伴有抓痕与结痂,继发感染可出现脓疱。

3防治:

相对湿度控制在50%以下,是控制螨虫最常用的方法。及时清洗和晾晒床上用品与衣物。除螨产品杀菌、防螨。

夏天当心被这6种小虫咬(夏季千万当心这种虫子)(3)

报名参与#拯救单身狗大作战#

赢取2000元大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