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生条件(农村小学的怪象)

引言:一直以来我国东西部的教育资源差距比较大,所以处于偏远地区的孩子能接触到的教育资源比较少,他们唯一能够走出大山的办法就是读书,高考就是他们命运的转折点,身处农村,他们的所见所闻和城市人是不一样的,要想达到他们那样的高度只能够拼命的读书,只要这样才有可能去到更远的地方,见识到更多东西,这是我国很多农村孩子的现状。

乡村小学生条件(农村小学的怪象)(1)

农村小学的怪象,班里学生总共才五名,家长的心酸无奈无处诉说

在上个世纪,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农村,为了让更多孩子接受教育,国家在很多地方都兴建了学校,尤其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的确,学校的修建让更多孩子接受了教育,最终通过高考去到了大城市,也提高了我国的国民素质,可以说这些学校在提高国民素质上做出了很大贡献。

但是时代发展至今,现在很多家庭生活条件已经变好了,不少原本在农村生活的家庭现在都搬迁到了城市,也让农村孩子接受了城市的教育,而现在我国的新增人口逐年减少,尤其是农村地区,大部分青壮年都离家外出务工了,村子里只有少数老人和小孩,但是现在就连小孩的数量也在不断变少,留下的只有一些老人,而农村修建的学校自然也没人去上,因此现在出现了所谓的“麻雀学校”。

乡村小学生条件(农村小学的怪象)(2)

刘女士就是出身于农村,而她现在外出务工,孩子只能交给老人来带,不过今年孩子可以去上小学了,所以刘女士也专门回到了农村老家,准备送孩子去当地的学校上学,在去之前以为孩子会到一个很热闹的班级,但是等到去了之后才发现学校根本没有什么人,一个年级就只有一个班,而一个班级仅仅只有五个孩子。

孩子进入教室后刘女士在外面看到班上就几个孩子坐在座位上,他们看起来很不开心,五个背影显得有些落寞,刘女士看到这样的场景也很难过,但是她也非常的无奈,虽然很想给孩子创造好的教育环境,但是去到城市花费也大,孩子每年的教育经费都拿不起,而且夫妻俩也都要忙着工作,没办法分出精力去陪孩子,只能把孩子交给老人带。

乡村小学生条件(农村小学的怪象)(3)

如今不少农村的学校都有这个情况,由于学生太少学校开办不起来,教育资源得不到恰当的利用,所以近几年有不少学校都准备合并,这样的话既解决了学生数量少的问题又解决了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

乡村小学生条件(农村小学的怪象)(4)

如今大家都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想尽办法也要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而城市比起农村的确要好很多,首先是师资力量更强,学校的设施设备也更好,因此不少父母都想把孩子接到城里读书,这样孩子也能见识更广、学到更多,不过我们发现与农村学生少相对的是城市学生太多,家长们根本抢不到名额。

李先生也是出身于农村的,但是他在城市里有工作,并且孩子也是一直跟着他的,从学前教育开始李先生就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而现在孩子快要上小学了,李先生也想继续让孩子留在城市,毕竟农村的教育资源的确赶不上城市,不过这个结局并不美好。

乡村小学生条件(农村小学的怪象)(5)

马上就要报名了,所以李先生也带着孩子来到了学校,但是学校的相关人员表示他的孩子没有在城市上学的名额,因为他的户籍是属于农村的,所以孩子只能回到农村上学,而李先生也知道城市肯定更好,但是即便他求了很多人也无济于事,因为名额问题孩子不能在城市上学。

既然是规定的话李先生也没有其他办法,但是如果孩子回到农村老家的话,那么接受的教育肯定没有城市的好,起跑线就已经比他们远了,想到这些李先生也很难过,公办学校上不了,民办又拿不起学费,并且孩子回去的话无人照看,种种困难让李先生感到非常的无助,最后直接当场哭了出来。

乡村小学生条件(农村小学的怪象)(6)

这就是农村和城市的现状,农村的学生太少,学校开办补起来,而城市学生又太多,没有那么多的名额给孩子,而这个结果是因为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的,大家都想送孩子去城市,因为城市的教育好,孩子们能接触到更多的机会,而农村教育太落后,相比城市差了一大截,所以如果在农村学习的话,想要成功只能拼命的读书,去弥补自己见识的不足。

乡村小学生条件(农村小学的怪象)(7)

总结:农村和城市的差距是很大的,尤其是教育方面,因此家长们都想把孩子往城里送,但是城市的学校有限,孩子们没有机会到城市上学,只能回到农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