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到秋天嘴唇就起皮(科普一到秋天)

一到秋季,很多人的嘴唇就容易脱皮、红肿,有些严重到会皲裂出血。

为什么到秋天嘴唇就起皮(科普一到秋天)(1)

为什么这时候嘴唇会脱皮?

好好的嘴唇,怎么一到秋天就起皮了呢?这是因为唇部皮肤较薄,只有身体皮肤厚度的1/3,同时,它也几乎没有皮脂腺和汗孔开口,不能分泌皮脂或水分来滋润自己。所以对干燥的空气、大风、低温等环境特别敏感,像到了秋冬季节,就容易出现干燥起皮。

另外由于嘴唇区域的毛细血管分布丰富,如果出现皲裂,就容易损伤毛细血管而出血。

“干皮林立”的嘴唇,总是让人忍不住舔,但却发现越舔越干,有木有?

这是因为嘴唇平时很少直接接触到唾液,对唾液中的多种消化酶和水没有抵抗能力,常用舌头舔嘴唇,就像在干燥的天气里勤用水洗手一样,唾液中的水分蒸发会带走本来就比较紧张的水分,形成越干越舔、越舔越干的恶性循环。

所以,不要再舔嘴唇了!经常舔嘴唇及口周皮肤,会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红斑、脱屑,干燥加重,引发或加重唇炎。

除干燥、季节变化可引起嘴唇干裂外,光化性唇炎、口唇扁平苔藓和盘状红斑狼疮等疾病也可导致唇部皲裂、脱屑,日常生活中特别容易忽视和漏诊。这些疾病长期不愈易恶变为鳞状细胞癌,需引起警惕。若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口唇干裂,最好及时就医。

如何使用润唇膏保护嘴唇?

每到这时,很多人就想着赶紧涂点润唇膏吧。

润唇膏确实可以缓解症状,但并不是涂得越多越好哦~

唇膏中的甘油虽然有一定的吸水作用,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使皮肤更加湿润。然而,也正是由于它的这一特性,如果在比较干燥的季节单纯使用甘油产品,它反而会从皮肤中吸取水分,使皮肤更加干燥,甚至出现脱水。所以,即使在干燥的季节唇膏也不要使用得太频繁,一般3-5次即可

另外,在选择润唇膏时,一定要仔细看成分表,有的产品含有化学成分,会刺激唇部;要选择刺激小、滋润效果好、成分可靠的润唇产品。尽量避开含有水杨酸、苯酚等去角质成分的唇膏,还有矿油、矿蜡或微晶蜡和樟脑或薄荷醇的唇膏。建议选择:

保湿 修护皮肤屏障选含有这些成分:透明质酸钠、神经酰胺、角鲨烷

嘴唇严重干裂推荐成分:嘴唇干裂特别严重,甚至干到起皮,选用的润唇膏中最好含有尿囊素、甘草酸、维生素E等能抗炎、镇静、修护唇部皮肤的特殊成分。

可以在睡前,先清洁嘴唇,(可以湿热毛巾水敷一下)然后按照唇纹的规律竖着涂抹,这样可以滋润一整夜直到第二天早晨,嘴唇就不容易干燥了。

嘴唇经常发干要注意如下原因

01

缺少维生素

最常见的是缺乏B族维生素。这会导致嘴唇部的毛细血管或皮脂腺功能受损,使皮肤黏膜血液循环变差,嘴唇也就因此而容易干裂、起皮。

此外,缺乏维生素A、C、E等抗氧化性维生素,也可能导致这一问题。

因而即使是秋冬季节,每日的蔬菜水果也要注意足量补充,还有像花生、芝麻、杏仁等也可以每天吃一小把,以补充维生素B。

02

干燥综合征

这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症状之一就是嘴干、喝水也无法缓解,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导致吃饭难以下咽、心烦失眠、疲乏无力等。

而如果不重视此类干燥,一旦出现肺部、肾脏等并发症,治疗会变得非常棘手!所以早期出现上述不适,一定要及时就诊。

03

甲状腺功能亢进

此类患者的能量代谢比一般人要快,耗氧量会增加,同时产热和散热速度也会增加,因而不仅会嘴巴干,同时还会伴有怕热、出汗多、甲状腺肿大、眼睛凸出等现象,建议及时做一个甲状腺功能检查。

为什么到秋天嘴唇就起皮(科普一到秋天)(2)

有甲亢家族史的、长期精神压力大的、有甲状腺结节的都是甲亢的高危人群,更要提高警惕。

04

糖尿病

嘴巴干是糖尿病的早期信号之一,但是因为这种症状不具有特异性,通常会被人们所忽略。

血糖升高,导致体内激素的分泌紊乱,无法正常调节体内水盐的代谢,就会引起口渴口干的现象。

另外糖尿病人群还会伴有吃得多、尿得多、体重下降、身体乏力、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现象。

为什么到秋天嘴唇就起皮(科普一到秋天)(3)

因而像年龄过了40、超重或肥胖、血压和血脂异常、有糖尿病家族史等因素的高危人群若出现上述不适,最好及时做个血糖检查。

做好日常防护,远离嘴唇干燥

为什么到秋天嘴唇就起皮(科普一到秋天)(4)

01

加强保湿

及时补充足量水分,对于人体机能的均衡有很大帮助,能有效防止嘴唇干裂。正确选择润唇产品,注意不宜频繁使用,一般建议1天使用3次左右即可。

02

调理饮食

日常可以多吃一些蛋类、干果、豆类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2,可以滋养嘴唇。过敏体质的人,可用棉签将香油或蜂蜜涂抹到嘴唇上,能起到很好的保湿作用。

03

降低外界刺激

尽量避免风吹日晒等外界刺激,外出时戴好口罩,减少唇部水分蒸发。

有用的知识又增加了》》》

来源:山东疾控、太原市疾控、陕西科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