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言文基础知识总结(文言基础知识连词)

四、连词

起连接作用的词叫连词。连词所连接的可以是词、词组,也可以是句子。连词数目很多,下边只讨论几个最常见的。

(四)“且、且夫”的用法

前边说过“且”作副词,现在说“且”作连词。“且”用作连词,一是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又、一边……一边……”,二是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还是”;三是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并且、再说”。如:

1.王不行,示赵弱怯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您不去,显得我们赵国国弱胆小。“且”表示并列。

2.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欲率诸侯破秦也?(《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您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攻打秦国呢?“且”表示选择。

3.曾操之众,远来疲,……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曹操的军队,远道南来,疲惫不堪,并且北方人也不熟悉水战。“且”表示递进。

表示递进关系,“且”常和语气词“夫”字连用。“且夫”表示要进一步发表议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再说、况且”。如:

4.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苏轼:《教战守策》)

——再说,天下本来就有意外的祸患。

最新文言文基础知识总结(文言基础知识连词)(1)

(五)“若、若夫”的用法

“若”本来是动词,当“像”讲。用作连词,有时表示假设一种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果、假若”;有时表示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或、或者”;有时表示转换话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至于”。如:

1.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果凭着自己的力量能和曹操对抗,就不如趁早跟他断绝来往。“若”表示假设一种条件。

2.诸将以万人以一郡降者,封万户。(《史记·高祖本纪》)

——凡是率领一万人一个郡投降的将领,封万户食邑。“若”表示选择。

3.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贾谊:《治安策》)

——至于其他违背常情、不合道理的事,很难普遍地一一列举。“若”表示转换话题。

表示转换话题,“若”也常和语气词“夫”字连用。如:

4.若夫志意修,德行厚,知(智)虑明,生于今而志乎古,则是其在我者也。(《荀子·天论》)

——至于意志的端正,德行的高尚,智谋思虑的精明,生在今天而有认识古代的志向,那就在自己了。

未完待续……

这里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

阅读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关注起来,一起来读书养性。

本号是一个传播传承纯文学的平台,提倡阅读纯文学,拒绝网络爽文小说!我们也不提倡听书,汉字的博大精深与艰深晦涩,只靠“听”,能懂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