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问死亡的问题(如何和孩子解释关于)

01

一个星期前,孩子的太奶奶去世了,看到灵堂上摆放遗体的冷冻柜,5岁半的大宝问我太奶奶为什么要躺在那里,我刚要开口,孩子的姑婆和爷爷就告诉他说太奶奶在睡觉呢,大宝又接着问:“太奶奶睡着了不是还会醒过来吗?为什么要将她冷冻起来,那她不冷吗,而且为什么姑婆和爷爷爸爸妈妈都要哭呢?”孩子的姑婆在旁边听了不耐烦了,就吼了孩子一句:“小孩子怎么那么多问题?这个等你长大就知道了。”

大宝听了,委屈的低下了头。

孩子问死亡的问题(如何和孩子解释关于)(1)

白岩松曾说:“中国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的确如此。

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对死亡是很忌讳的。当天真烂漫的孩子在你面前问你“什么是死亡”的时候,很多家长都特别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要么是顾左右而言他,要么就是认为孩子太小,还不懂事,不应该和他谈论这么可怕的事情,而当我们避无可避的时候,就常常用各种说法来搪塞和蒙混:

他睡着了;

他上了天堂,和天使在一起,但那是你现在去不了的地方;

他去了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没有病痛;

等你长大就知道了……

但这些我们自认为的小心翼翼的、美好的措辞,并不能清晰地、正确地给孩子们解开疑惑,他们内心里仍然充满了对死亡的疑虑和恐惧。

我们惧怕死亡,因而总想着逃避关于死亡的话题,但是谈或不谈,死亡都在那里。正如史铁生所说:死亡是一个必将到来的盛大节日、它终将到来,我们无从躲避。

所以,在孩子问起“死亡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我们要理解和接纳他们的好奇,然后给予他们正面的回答。

孩子问死亡的问题(如何和孩子解释关于)(2)

02

那天出了灵堂之后,我把大宝带回到家里的房间,告诉他太奶奶已经死了。大宝问我什么是死,我说死就是太奶奶再也听不到我们喊她,看不到我们,也不能吃饭,不能思考,没有呼吸,心脏也不会跳动了。所以我们现在要和太奶奶做最后的告别。大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过了一会,大宝问我:“妈妈,你是不是也会死啊?”我说:“是啊,每个人都会死,但是没关系,在此之前,妈妈还会陪伴你很长很长的时间,直到你长大,乃至结婚、生子。宝贝,不要害怕,妈妈会一直爱你的。”大宝听了,搂住我亲了亲我的脸颊说:“妈妈,我也爱你。”

“妈妈,你会死吗?”面对孩子的提问,父母们千万不要躲闪回避,更不要因为孩子的童言童语触犯了忌讳而勃然大怒,我们可以试着用简单的方式告诉他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接纳他因此而产生的难过情绪,并且还要告诉他因为爱的存在,我们珍惜陪伴的每一分钟,努力珍惜生命。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对于死亡的理解,和我们大人想的并不是一回事,他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往往是并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害怕爱会因死亡而消逝。

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死亡只是身体的离开,但这不能终结我们之间爱的联结。

孩子问死亡的问题(如何和孩子解释关于)(3)

03

关于“死亡”的话题,我很喜欢电影《寻梦环游记》里的诠释。

每个人在人类世界死亡以后,都会去亡灵世界。

在亡灵世界里,并不阴森,也不恐怖,而是温暖明媚的世界。

一个人死后,也不孤单。去往“那边”,可以与已故的亲人团聚。

在亡灵节,类似我们的清明节的时候,大家手拉手,快乐的踏过铺满花瓣的万寿菊桥,来活人的世界“探亲团聚”。

孩子问死亡的问题(如何和孩子解释关于)(4)

在影片中给出了“死亡”的另外一种定义: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悄然离去;

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的死去,整个宇宙都不再和你有关。

不曾遗忘,就不曾分离。死亡并不是永久的告别,它结束的是生命,而不是彼此间的联结。

孩子问死亡的问题(如何和孩子解释关于)(5)

就像我最爱的外婆,她已经离开这个世界快九年的时间了。但对我而言,她从未离开过。每当我仰望星空,就能看到那张熟悉的脸庞,给予我温暖与力量。我期待着很多年很多年后的某一天,我们团聚于另一个世界。

04

我国古代有一个成语,叫向死而生,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只有认识到死亡才能懂得生命的可贵。一个不敬畏死亡和生命的人,他向上的力量和动力是缺乏的。

前阵子,深圳就发生了一起令人心酸的自杀案件:

一个年仅13岁的男孩,因为没有完成寒假作业,被老师勒令回家补写作业,没有完成就不准上学,也许是作业落下太多了,导致男孩心理压力过大,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13岁,多么美好的年纪,却因为作业没写完而自杀,真的让人唏嘘不已。

其实,这不是个例。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的报道屡见不鲜。

10岁女孩因在学校遭遇老师的不公对待,在家喝农药自杀;

18岁高三女生因高考压力过大,和家长 发生争执后跳楼自杀;

14岁男孩周末贪睡,被母亲掀被子,一气之下从12楼跳下;

20岁女留学生不堪光鲜生活下的重重压力,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一个个血淋淋的事例,归根结底,就是死亡教育不足,孩子没有正确的生命观造成的恶果。

由于对死亡没有正确的认知和敬畏,很多孩子也少了对生命的珍视。遭遇挫折时,对抗不公时,孩子们选择了死亡。

死亡在这些孩子眼里,是抵抗家长的手段,是逃避生活的退路,是挣扎、是呐喊,是报复,唯独没有害怕。

孩子问死亡的问题(如何和孩子解释关于)(6)

日本学者谷口雅春曾经说过:生命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最可怕的人,就是对生命没有敬畏。

我国很多父母没有空也不愿意去和孩子探讨关于生命的话题。

他们总是很忙,也很劳累,恨不得倾尽所有去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但往往事与愿违,很多孩子依旧无法过好这一生。

因为在生命教育缺席下长大的孩子,对生命缺乏认知与了解,也无法好好的把握有限的时间与生命。

死亡教育,不仅仅是爱的教育,更是生命教育。

它不单单是让人好好珍惜生命,更是让人在活着的时候,可以活出生命的精彩,在死的时候,也可以坦然直面死亡。

05

台湾高雄师大教授、教育学博士张淑美先生,多年来从事幼儿死亡教育研究。她在《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一文中指出, 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因此她认为,幼儿死亡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既然死亡教育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死亡教育呢?

1、通过绘本或影视作品,在阅读或观看中接受教育

很多时候,我们直接给孩子讲死亡的种种,可能一时不知道怎么开口,而孩子也不太理解,这时,一本合适的绘本就派上用场了。

例如绘本《猪外婆》、《爷爷有没有穿西装》、《相信巴尼》、《活了100万次的猫》、《獾的礼物》、《一片叶子落下来》、《再见了,艾玛奶奶》、《爷爷变成了幽灵》、《汤姆的外公去世了》等等,这些与死亡主题相关的童书绘本,家长都可以拿来和孩子一起朗读,透过亲子共读,引导孩子谈论生死大事。

孩子问死亡的问题(如何和孩子解释关于)(7)

而电影《寻梦环游记》也是讲述死亡的,它用一种特别温情的方式为孩子揭开了死亡的神秘面纱,补上了一堂死亡教育课。

2、利用自然现象解释

从四季变换、草木凋零、花开花谢、死去的昆虫、离去的宠物,最后再谈到人类的逝去。这些都是我们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好机会。

3、清明节带孩子去扫墓

清明节扫墓,是一个很隆重的仪式,也是我们缅怀先人的方法。这么近距离地面对死亡,才能珍惜当下的生活。告诉孩子,坟墓里面住着的是他的先祖,让孩子和先祖行个礼,然后和先祖们说说自己的表现,在跟孩子讲讲先祖生前的故事等等。在此之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准备清明节祭奠的东西,如鲜花、食物等,然后利用这个过程告诉孩子,为什么我们要有这样一个节日,和孩子探索死亡的真相是什么。

孩子问死亡的问题(如何和孩子解释关于)(8)

乔布斯曾经说过: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是有死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不再沉溺于享乐、懒散、世俗,不再沉溺于金钱、物质、名位,然后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美丽人生。

正如乔布斯所说的一样,我们对孩子的死亡教育,就是让他知道生的可贵,这样他才会更加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

最后,我想说,死亡教育应该成为孩子家庭教育的必修课,就像古人说的一样,从生而来,向

死而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