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逝世的时代背景 白发人送黑发人

笔者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误区的文章,文中谈论了生活中的三大误区,曰:跟着大山学英语;跟着名人学教子;跟着分析师炒股票。在此笔者想单独拎出跟着名人学教子小论一下。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为人父母者的美好愿望,而名人(当然是正面名人)正是人中龙凤的最佳代表,于是乎很多人都迷信名人的教子方法,其实这是一个大大的误区,因为善于教子者并非名人,而是名人的父母,比如鲁迅先生的母亲鲁瑞。

鲁迅逝世的时代背景 白发人送黑发人(1)

民国以前,出身贫寒家庭的女性往往没有名字,生前被呼为某某家的,比如《红楼梦》中的赖大家的,周瑞家的,王善保家的,死后则成为家谱上的某某氏。鲁迅的母亲是有名有姓的,这说明她的娘家应该是一个大户人家,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她父亲和祖父都做过京官,在绍兴一带颇有威望,顺便说一下,鲁迅之所以叫鲁迅,就是因为他的母亲姓鲁,迅哥是他的乳名。

鲁瑞的娘家在绍兴乡下的安桥头,鲁迅小说中的鲁镇就有这个水乡小镇的影子,她成年后嫁到了城内的周家,丈夫名叫周伯宜,即鲁迅的父亲,公公名叫周福清,当然就是鲁迅的爷爷,之所以要提她公爹是因为老人家一个不得已的错误选择客观上给鲁瑞带来了莫大的苦难。

身为秀才的周伯宣曾经多次参加过乡试(省级的科举考试),可是都没能得中举人,父亲周福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想找个路子花些银子帮儿子完成心愿,为家族增光添彩,谁知弄巧成拙引起了1893年的浙江科场舞弊案,结果,先是老子逃亡儿子入狱,后来则是老子回乡自首救儿子出狱,儿子自暴自弃酗酒身亡,等到周福清被赦出狱时已是1901年。

鲁迅逝世的时代背景 白发人送黑发人(2)

这场导致周家家道中落的科场舞弊案前前后后长达八年之久,鲁瑞作为一家人的中流砥柱,经历了多少痛苦克服了多少难处我们可想而知,但即使在这样的艰难困苦之中,鲁瑞仍然没有忽视孩子们的学业。1898年,长子周樟寿提出到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求学,鲁瑞变卖首饰为儿子筹集上学费用,这才有了后来的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后来,二儿子周魁寿(即著名散文家周作人)在母亲的支持下也到江南水师学堂就读。

当时,江南水师学堂属于新生事物,鲁瑞做出的抉择是顶着巨大压力的,这充分表明她是一个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好母亲,后来发生的事情则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二十世纪前几年天足运动兴起时,鲁瑞早早地放了足,不再缠那长长的裹脚布,本家中有人扬言某个人家的女孩放了大脚,只能嫁给外国鬼子了,她幽默地回应说:“那倒真是很难说的呀。”1911年绍兴光复后,鲁瑞还劝身边的男子把辫子剪掉,鲁迅对母亲的这个优点非常钦佩,他曾经充满敬意地发出赞美:“我的母亲如果年轻二三十岁,也许要成为女英雄呢!”

鲁迅逝世的时代背景 白发人送黑发人(3)

在长子和次子之后,鲁瑞曾经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端姑,可惜不久就夭折了,直到怀上了第三个儿子,她才从丧女之痛的阴影中慢慢走出来。三儿子周松寿(后来更名周建人)虽然在兄弟们中年龄最小,却最懂得母亲作为家中顶梁柱的辛苦与付出,当鲁瑞提出要送他去外地求学时,他无论如何不肯从命,坚持要留在家乡陪伴母亲,于是,鲁瑞就用她小时候自己读书识字的经历鼓励儿子自学新知识新文化,为周建人将来成为杰出的生物学家、翻译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周建人带着母亲来到北京和大哥鲁迅、二哥周作人团聚,三兄弟开始了共同为新文化运动增砖添瓦,努力奋斗的光辉历程,作为母亲的鲁瑞肯定对此满心欢喜,深感欣慰。

以“文学救国”为己任的鲁迅先生几十年如一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不幸于1936年在上海因病逝世,当鲁迅的友人将这一噩耗告知作为母亲的鲁瑞时,老人家强忍悲痛,感谢来人对儿子的照应,送走客人后方才放声大哭了一场。但鲁瑞毕竟是一个坚忍明理的母亲,她得知全国各界都在对鲁迅的逝世表示沉痛悼念和深切缅怀,在伤心的同时亦为儿子感到欣慰和自豪,心中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失子之痛也减轻了一些,她还自己安慰自己说:“还好,这样子,儿子死得不太冤枉。”

七年后,鲁瑞,这位养育了“周氏三杰”的伟大母亲在八十五岁时与世长辞,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景仰与追思,这应该也是一种永垂不朽吧......

最后要说的是,鲁瑞身上其实是蕴藏着长寿基因的,她的二子周作人去世时八十六岁,三子周建人更是享寿九十六岁,鲁迅先生未得长寿应该和他吸烟的习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忆江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