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写诗风格特点(郭沫若写诗怒骂唐僧)

西游记中最经典的一幕是什么?

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的威风凛凛。

是六耳猕猴迷惑众人上演真假美猴王时,悟空有口难辩的焦急无奈。

还是孙悟空巧借芭蕉扇,熄灭火焰山之火时的聪明才智……

西游记有太多太多的经典片段,都让人记忆深刻。

在笔者看来,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中必不可少的精彩片段。小时候不懂孙悟空闹来闹去,为何还要回到唐僧身边,继续护送他取经。也觉得唐僧太傻了,是非不分,竟然因为一个妖精,惩罚悟空,把他逐出取经队伍。

郭沫若的写诗风格特点(郭沫若写诗怒骂唐僧)(1)

如今再看,才发现小小的一幕暗藏许多人生智慧。

1961年10月,郭沫若看了绍剧“三打白骨精”后,结合国际共运内部斗争,写了一首《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旨在反对当时的“修正主义”。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诗中郭沫若对唐僧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他认为唐僧愚昧无比,人妖不分,错把白骨精当成好人,反而对悟空处处刁难,就是把唐僧千刀万剐也不为过。

但仔细思来什么是妖,什么是人?其实妖就是堕落的人,人就是未堕落的妖。现实生活中妖都是一个个身有本领却作恶多端的人。悟空就是心有正义,敢于与邪恶斗争的英雄。

唐僧也并非是傻,而是太过善良。在一颗佛心面前,众生平等。即使是斗战胜佛孙悟空也须得和普通人一样平起平坐。他只是缺少了悟空的那一双火眼金睛,不能洞悉妖怪与常人的区别。何来千刀万剐之大错呢?

毛主席看到郭老的诗,也对西游记中这经典的一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自从风雷震动了大地,白骨精便从白骨堆中衍生了出来。唐僧虽然愚昧,易受人迷惑,但还算是可教之徒,但白骨精这般的妖怪是断然不能教化,他们必定会为世界带来灾难。孙悟空奋勇挥起金箍棒,从此天地澄清,万里无尘。今天我们要欢迎孙悟空这位齐天大圣,只因为妖魔重新又到来。

郭沫若的写诗风格特点(郭沫若写诗怒骂唐僧)(2)

这首诗写于1961年11月,毛主席写这首诗是借回应郭沫若一诗,来反映国际局势,提出指导思想。

虽是同一题材,但主席格局之大,眼界之宽,非常人能比。这首诗在大开大合之间,尽显宇宙莽荒。

赫鲁晓夫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恶化了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撤走援华专家,撕毁中苏合同,挑起中苏边境纠纷,尤其是1961年10月底苏共22大提出的“三和两全”的纲领,对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国际共产主义正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毛主席借这首诗表达了3层思想。

第一层是历史的规律性。妖不是现在才有,妖一直存在。“一从”与“便有”相呼应,强调了事物之间必然会产生的规律。自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兴起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风暴雷霆之后,就产生出了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势力,这些就像从一堆腐朽的白骨中化生出妖精来兴风作浪一样。

第二层是毛主席对待斗争一贯的态度。要分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谁是中间派。唐僧虽然错误地惩罚了孙悟空,放过了白骨精。但他只是属于辨不清敌友,误把变化成人样的白骨精当做朋友,受了欺骗和蒙蔽,而不是与白骨精同谋陷害孙大圣的。诗中对待僧与妖的“犹可”与“必成”点明了他们本质的不同,以及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

郭沫若的写诗风格特点(郭沫若写诗怒骂唐僧)(3)

第三层是历史的必然性。今天妖魔再度袭来,人们才会明白大圣的一片丹心,为悟空欢呼。世界上又出现了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势力,他们又兴妖作怪起来了,人民希望真正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再一次把妖雾澄清,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推向前进。

56字,字字都是西游人物,句句都是西游故事,但政治倾向,无处不鲜明,无处不坚刚。

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终将会战胜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势力,正义终将会战胜邪恶。正如唐山不断发酵的黑恶势力终将会被一网打尽,请给正义留些赶路的时间,我们终会迎来真正的玉宇澄清万里埃!


来源:品读诗词歌赋

作者:向小园

编辑:邓汝濛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