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者反之动也弱者道之用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道者反之动也弱者道之用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1)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Returning to the true nature of being is the movement of the Dao.Gentleness is the way the Dao employs.

为君为臣其道不同而相成互补。为臣者,尽其才,成一器而成事功;为君者则要无执无欲,海纳百川,不偏举仁则,且不成一器。「反者道之动」也合于淮南子对「无为」之诠释:「不先物(人)为」,意即君王不在众臣之前显智作为,而当激励众臣以尽才;亦即君王之卑弱自持与众臣之进取自许乃相反相成。

道者反之动也弱者道之用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2)

   「反者道之动」之另一层义在:高贵侯王的形象之显现,必须要有广大低贱的老百姓之基础存在。从分别识观之,侯王与老百姓乃「相依相存」与「相反相成」。「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之精义在此。

   自形上学上看,「反者道之动」是指大道运行之「轨迹」与「显象」:人类社会的「外观」虽然随着历史与时光之流转而改变甚多,但其「内在」或「形上」之内涵却是一直循着「大道」而运转的。这个周流不息的「道」常会有反复(返)─即「负阴抱阳」之特质,如此才造成「道」之超越时空,而其「形上」之内涵不会一逝不返。

道者反之动也弱者道之用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3)

   道的「负阴抱阳」之特性使得同样的属性,价值或理念随时空之不同而为人所喜或所恶。本文以“欲望”在西洋文化之价值地位在其历史中之变化为例,说明「反者道之动」,且点明此变化与文艺复兴之关系。「相反相成」之诠释与「大道终将回复负阴抱阳」之义理是互通的。  

勇猛直前在平日社交中虽不足取,但对战场之士兵却是正确之行为。另外,「诚信」固可为治国正道,但若执着,将之用在外交或战场上则常有不善之后果。战场上当用兵法,以「诚信」为基之正道与兵法实是「相反相成」。

道者反之动也弱者道之用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4)

   结要来说,一个事物属性之内涵或利弊必须要与相反事物比较方知。比较之下,不是较多优点显现出来,就是较多缺点显现出来,所以「相反相成」与「大道终将回复负阴抱阳」之理实互通。延伸来说,人类价值观之改变,实是随着社会之政治、经济、文化或其他条件之改变而来。如果将一个时代潮流时尚误认为「真理」之显现,就是没有了解到此一运行原理。

  

道者反之动也弱者道之用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5)

反者道之动”可以理解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循环往复的,而我们周围的事物也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弱者道之用”的意思是道在发挥作用的时候,用的是柔弱的方法。它顺其自然,任由一切事物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而决不强加干涉,也不强加自己的意志,而是留给万物自由的发展空间。

道孕育了万物,却不主宰万物,不把它们据为已有,不使它们受制于自己的力量。如果天下的企业家能够顺应大道,效法大道的做法,以柔弱的手段来治理企业,那么他们必然能够得到员工的拥护和爱戴。

道者反之动也弱者道之用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6)

大道的德行就是循环往复和柔弱顺应。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由道而生,因此自然应该合乎大道的德行。只有这样,万物才能正常生长、发展和运行。道的作用是微妙的、柔弱的。所有无生命的或者有生命的事物,都从弱开始,逐渐变强,最终再回到一种弱的状态,就像太阳刚出山时有点晃眼,中午时分达到最大热度,到了傍晚下山时又复归于柔和。

道者反之动也弱者道之用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7)

一个人,如果能够常从“反”的角度反观自身,顺境时想到困难,困难时看到光明,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就能够不被眼前的得失所惑,勇敢前行,少走弯路,闯出一条成功的人生之路。如果能够常从“弱”的角度要求自己,谦虚谨慎,扎实做人,善于把握生活中的各种有利因素,扬长避短,进退得法,就可以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赢得一生的幸福。

道者反之动也弱者道之用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8)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获得家庭更幸福,事业更成功!

感恩万佛之祥光照耀,感恩神天共佑!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谆谆教导!

感恩大家的帮助,愿大家身体健康,心想好事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