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道刘建明是真想做好人吗(陈永仁与刘建明)

文/小九

推荐音乐/《被遗忘的时光》-蔡琴

我对这部电影一直是抱有私心的。

偏爱,固执,还有不停地回味。

第一次看的时候是在2009年的某个假期。 这部电影是我的一个好朋友介绍给我的,那时候我们是高中的同桌,她总是叫我琛哥琛哥,我说你名字里有个“强”字,那我叫你傻强吧,她说你看过无间道吗?里面也有个琛哥和傻强呢。我说那么巧呢?于是我就找这部电影看,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

那时候的感觉是,我疯狂的喜欢上了梁朝伟,还有如此这般的香港港警匪模式的电影。同桌说最后的部分剧情处理的很微妙,到此为止,最好了。

我不太懂她的话的意思,只是单纯的觉得陈永仁死的太可惜,可是对刘建明却也一直恨不起来。看剧情,认为意犹未尽。

直到现在,我再次重温了《无间道》,我想我有了新的看法。

无间道刘建明是真想做好人吗(陈永仁与刘建明)(1)

有一个镜头我至今记忆犹新。电梯门一开一合,夹着陈永仁的尸体,地上的血迹慢慢散开,望着四周黑洞洞的枪口,刘建明明白,一切都结束了。是的,结束了,两个主人公终于逃脱了这噩梦般的无间地狱,虽然这方式未免有些悲壮。

无间道刘建明是真想做好人吗(陈永仁与刘建明)(2)

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陈永仁和刘建明不是佛,他们只是人,普普通通的人,一个是白道的精英,一个是黑道的翘楚,一个想做回真警察的假黑帮,一个不想做真黑帮的假警察。

他们太优秀,优秀到还在少年时几乎就注定了他们一生的悲剧。当他们选择去做卧底时,他们还只是孩子,与其说他们选择了这个职业,毋宁说是这个职业选择了他们。他们没有自己的生活,而只有这个职业的生活,从选择这个职业开始,一切都已经注定了,他们所做的,只能是随着命运的巨大转轮不停旋转。

所以当黑帮老大韩琛对着一帮刚刚加入黑帮的孩子大喊“一将成名万骨枯”时,一股可怕的力量向观众袭来,可怕的并不是韩琛的暴力和血腥,而是他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改变了几个孩子的命运,在他面前,这些孩子们只是被玩弄于股掌的玩具而已,从这一刻开始,孩子们一生的悲剧就已注定了。

无间道刘建明是真想做好人吗(陈永仁与刘建明)(3)

卧底恐怕是世界上最见不得光的职业了,做卧底就意味着你只能是个“双面人”,时时刻刻要提心吊胆,只能做些偷偷摸摸的勾当。

像陈永仁,除了他的顶头上司,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几乎所有人都当他是恶棍,他所有的档案资料都只掌握在上司一个人手里,对他而言,他几乎没有自己的真实生活,他只能以另一个人的面目出现在世上,而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

作为卧底,他差不多是一个已经消失了的人,没有自己的身份,没有自己的姓名,甚至连生日也不能有,在大厦天台上,当上司把一块手表当作生日礼物送给陈永仁时,我们分明能看到陈永仁眼中那闪过的感动与悲凄,也许在这刹那间,他才会感觉到自己的真实存在,感觉到与那个真实的自我统一。

陈永仁干得很成功,但这成功却是错位的,当“兵”的做了个好“贼”,越成功就意味着他陷得越深,越成功就意味着他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他并不缺少财富金钱,但财富金钱买不来快乐,对陈永仁而言,他只能戴着面具生活,他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不属于自己。当他摘下面具,这些在黑帮中取得的所谓的“成就”只能让他倍感煎熬,唯愿唾弃。

无间道刘建明是真想做好人吗(陈永仁与刘建明)(4)

而刘建明,他已经一心只想做个好警察,不愿再回到过去,而他的黑帮背景又让他欲罢不能。在黑帮的暗中支持下,刘建明破获了一个又一个案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成功,俨然一颗在警界中冉冉上升的新星。在公众面前,刘建明是个不折不扣的犯罪克星、执法先锋。

当然,这一切也为他赢得了相当的荣誉、社会地位,还有他人的尊敬。起初的刘建明,是摆得清自己的位置的,他知道这些面具的存在只是为了让自己做一个更“好”的贼,他源源不断的情报供给,会使他身后的黑帮组织日渐强大,黑帮强大了,他的面具也就会更加光鲜夺目。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刘建明变了,长久的警界生活已使得他的良心渐渐苏醒,当刘建明再一次审视自己时,突然发现自己已不能容忍那些丑恶。而对刘来说,黑帮是他的靠山和基础,没有黑帮,也就没有今天的刘建明,割断同黑帮的联系,无异于自杀。

也许刘建明能够放弃金钱和地位,但他所不能放弃的,是爱情和家庭,是他在这样虚伪的生活中所建立起来的那一份真实的感情。影片中有一个情节:当刘的妻子知道真相后,她并没有提起什么,而只是淡淡的说,自己的小说写不下去了。刘建明没有意识到什么,但观众明白,真正写不下去的,是她和刘建明的那份感情,那份交织在真实和虚伪中的感情。

一个“双面人”,一个连自己都不能统一的人,即使暂时拥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真实情感,最终的结局,也只能是失去它。

无间道刘建明是真想做好人吗(陈永仁与刘建明)(5)

陈永仁和刘建明,一个想成为真实的自己,一个想与过去的自己告别,对他们而言,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无法成为一个统一的人。而对影院的观众而言,虽然自己并不一定是成功人士,但总归能过自己的生活,穷也罢,富也罢,就算物质上欠缺点,起码在精神上没有那么痛苦,而银幕上那些表面看起来光鲜照人的角色比起来,不免让人产生极大的安慰感。

无间道刘建明是真想做好人吗(陈永仁与刘建明)(6)

作为卧底,自然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但人非草木,呆在曹营时间长了,不免也要对它产生几分感情。陈永仁百密一疏,差点露出马脚,是黑帮的小兄弟替他隐瞒,保住了他的性命。黑帮里有许多与他生死与共的兄弟,而他自己的工作却是在背地里出卖他们,同样,在警队卧底的刘建明也要遭受这种煎熬。

作为卧底,这种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不啻是一个灵魂的漩涡,只要你是卧底,就永远无法逃脱这个漩涡。他们不能有正常的感情生活,也没有,陈永仁的女友嫁作他人妇,而刘建明的妻子最终也弃他而去。双重身份的挤压,人格分裂的痛苦,陈永仁和刘建明只有默默的忍受,掩盖起真实的自我,像吸血鬼一样躲避着阳光,在夹缝中才能生存下来。

在陈、刘二人音响店相遇的一场戏里,他们俩惺惺相惜,静静的并肩而坐,并不言语,蔡琴的怀旧歌声响起,时光在这一瞬间仿佛也凝固了,小小的音响店几乎成了他们的灵魂避难所,只有在这里,他们才能到彻底的放松,享受片刻的宁静,镜头缓慢的从二人面前摇过,演员表演和导演调度的分寸都拿捏得十分到位,有效的传达出了两位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无间道刘建明是真想做好人吗(陈永仁与刘建明)(7)

幸福的人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陈永仁是个好警察,虽身在黑帮,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信念,是靠着“做个好警察”这样的信念支撑,他才能一年又一年的熬过这暗无天日的卧底生活,他用不着去背叛什么,只需艰难的做好自己的份内事,掩饰好自己的身份就行,他是个传统的英雄人物,有了他的贡献付出,警队才能更有效地打击不法分子;

而刘建明则不同,照理说,他是个坏蛋,是打入我方内部的敌方分子,应当不值得同情,而刘的悲剧又在于他是个有良心的“敌方分子”,在多年的耳闻目睹下,他已经“沾染”了太多的正义“习气”,他已经厌恶了自己的黑帮身份,背叛了他原有的信念,他想弃暗投明,而他的一切又都是黑帮所给予的,他毕竟是黑帮的骨干,凭他的所作所为,即使摆脱了黑帮,警队也容不下他。

陈永仁虽然痛苦,但终究还是有重见阳光的那一天,起码说有这种希望;而刘建明却只能独自一人在边缘苦苦挣扎,不知道尽头在哪里,不知道究竟该走到哪一方,回黑帮他受不了,投奔警队却又容不下他。

无间道刘建明是真想做好人吗(陈永仁与刘建明)(8)

影片中有一个巧妙的闪回情节:时光交错,在警校里,成为卧底的少年陈永仁被教官假意开除了,一干学员们都目送他背着包离去,而此时的队伍里站着的却是成年的刘建明,望着陈永仁远去的背影,刘建明内心不禁发出了一声感慨:“我想跟他换!”??这就是刘建明内心痛苦的最真实写照。

刘建明和陈永仁都是“双面人”,他们都背负着常人难以承受的苦痛,如果要一个普通人去选择的话,恐怕陈、刘二人谁的生活他也不会选,但在刘建明眼里,陈永仁却是那样的值得羡慕,即使是最后付出生命,刘建明也不在乎。

是的,陈永仁是死了,但他死时终究盖上了国旗,他生前的忍辱负重最终为他赢得了应有的荣誉。

无间道刘建明是真想做好人吗(陈永仁与刘建明)(9)

而刘建明呢,他是个好人,他最终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在黑白两道殊死搏杀的关键时刻,他选择了与黑帮一刀两断,甚至不惜打死一手提拔起自己的黑帮老大,一方面是内心深处的正义感驱使刘这样做,另一方面刘以为也只有这样,他才能脱离这无边苦海,永远与黑帮脱离干系,从此没人再知道他的秘密,他可以安安心心的去当他的警察。

然而他错了,他是凭借黑帮的暗中襄助才能平步青云,在警界取得现在的地位的,不可能不想玩了就一脚把黑帮踢开,纸是包不住火的,即便杀死了老大,事实终究无法改变,他的污点不可能就此一笔勾销。

陈永仁死了,而刘建明背叛了老大,如果刘就这样遮掩了自己的过去,洗心革面从此在警队扎下根来,恐怕此片的水准就要大打折扣了。

从观众的观影心理来看,中国人信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刘要行善当然好,但他毕竟作过恶,他首先得为自己先前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要不然观众也不答应。

所以,“罗密欧必须死”,英雄陈永仁牺牲了,想做英雄的前恶棍刘建明则落入法网,等待刘的只能是牢狱之灾,待到刘建明赎罪之后,自此脱离黑道苦海,加入白道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对刘而言,他的被捕无异于一场涅槃,虽然刑罚可能会很重,但在精神上他解脱了,他从此可以挺起胸膛,堂堂正正的做人,做回真正的自己。

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一入江湖岁月催,既然做了卧底,就得去承受,做卧底的日子就像无间地狱一样黑暗无边,若想逃出,必要付出极大的代价。陈永仁牺牲了生命,刘建明舍弃了自由,为的不过是从双重身份中走出,从这无边的黑暗中解脱出来。无间亦有道,虽然经历了那么多痛苦、波折,但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并没有迷失自己的心性,他们终究都站在了光明的一方,他们牺牲了自己,也拯救了自己。

无间道刘建明是真想做好人吗(陈永仁与刘建明)(10)

无间道刘建明是真想做好人吗(陈永仁与刘建明)(11)

无间道刘建明是真想做好人吗(陈永仁与刘建明)(12)

最悲的人:倪永孝

倪永孝曾经说过:“以前爸爸做每件事都是为了这个家,我也是,我希望你也是。”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一生为了这个家,你看他什么时候开心地笑过?爸爸被人杀了哥哥,姐姐,弟弟都做了正行,唯有他必须出来做这个位置。

他最悲的并不是全家被杀,而是在死之前在他认为他身边最值得信任的弟弟(陈永仁)身上搜到了摩斯密码盒,然后又放回去。

为什么他要放回去,他还是在保护他的弟弟,他不希望别人知道陈永仁是卧底,因为他不知道陈永仁将来的路是怎样的他怕弟弟的身份被揭穿后出事。

在他望着陈永仁吐出最后一口气的时候我想他已经注定了是无间旅途中最悲情的角色!

悲情冥冥已注定为何偏与天挣命似乎掌握这剧情无言目送这悲鸣 。

无间道刘建明是真想做好人吗(陈永仁与刘建明)(13)

最累的人:刘建明

因为一个喜欢的人加入黑社会,一去不能回头了,陈永仁,韩琛,黄志诚这三位行走在无间道的人都失去性命了,为什么刘建明就是死不了呢?

这就印证了佛祖所告诉我们弟子的“受身无间者永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之大劫”他们走的是尘世的无间道,他们活着就是一种苦,然而陈永仁可以解脱,他死后可以升往极乐世界,而刘建明要永受无间之苦?

谁都做过错事,刘建明也努力的想成为好人,为什么他就无法解脱呢?因为他忘了,别人做错事会好好地补救,或是为了一些对的事而做了一些错事(就像杨锦荣)可刘建明他所认为补救错事的,想做好人的仍是一些错事。

所以刘德华说:刘建明绝对是个坏人! 因果轮回永不止无间最苦为不死以错补错错太痴业深善悟已太迟 。

无间道刘建明是真想做好人吗(陈永仁与刘建明)(14)

最苦的人:陈永仁

他一生似乎都在努力的争取自己的命运,但他却从来没有掌握过自己一秒钟!

无法选择的出身,被迫成为黄SIR派去的卧底,他讨厌成为倪坤的儿子,但那始终是他的亲生父亲;他一生认为是知己,朋友还是更像父亲的黄志诚却是他的杀父仇人;2002年他结束了他短短的三十六年的人生。

他已经分不清谁是他应该珍惜的人,他也不想分得清,他最清楚的是他是警察!他唯一幸福的是他为他也为倪家留下了唯一的根!

善恶因果怎抉择为何偏偏又是我无间路上苦太多愿早解脱升极乐 。

无间道刘建明是真想做好人吗(陈永仁与刘建明)(15)

最幸福的人:傻强

傻人有傻福这句话一点都不错,虽然傻强是这里最傻的一个但他也是最幸福的一个他始终认为陈永仁是他最好的朋友,到死都是,他的幸福在于他不回去复杂考虑问题,然而他也无需受任何烦恼之苦!

无间道刘建明是真想做好人吗(陈永仁与刘建明)(16)

因果轮回,冥冥注定:陈永仁,刘建明

警号27149-陈永仁 警号4927-刘建明命运似乎在和这对同走在无间道上的两个人开着玩笑,1991年陈永仁离开警校做卧底而刘建明刚刚加入警校,而就在不久前刘建明刚刚杀死了陈永仁的亲生父亲,两人的命运从此开始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而此时的陈永仁不知道这个在警校训练的小子就是杀死他亲生父亲的凶手,更不会想到未来他将会死在他手上!刘建明也不知道这个他想交换的人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对于陈永仁来说一个亲生父亲,一个亦父亦兄的上司,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三人的死无不与刘建明有关,命运还在无情的开着玩笑,2002年陈永仁在音像店再一次见到了刘建明,而他还不知道在这次之前这个和他有着“渊源”的人已经4次和他擦身而过了!

而刘建明也想不到这部“高音甜,中音准,低音沉”的机器会放出他罪证录音的悲鸣!

无间道刘建明是真想做好人吗(陈永仁与刘建明)(17)

如今,我对梁朝伟的喜爱趋于淡化,我开始喜欢上刘德华。我喜欢不起也讨厌不起剧中的任何一个人物,剧情轰轰烈烈,我也平平淡淡的看完。

有时候会小小感慨:时间偷走我很多的东西,顺带也给了我新的认知。

我重新解读《无间道》。这种认识,与七年前的不一样。可不变的,还是我对这部影片的热爱。

情感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东西。

无间道刘建明是真想做好人吗(陈永仁与刘建明)(18)

看《无间道》,都会了解导演的灵感来自何处:那个关于无间地狱的解释,作为了整部影片的灵魂思想。

两个互换角色的人,原本想坚持自己原有的信念,可生活却如此的残忍和霸道,硬是要把你融入你周围的世界中。

于是警察不再是警察,混混不再是混混,社会地位一旦改变,就意味着你所处的社会阶级发生了变化。往高处走,往低处降,它们决定着你的人生观念,从此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

之前我说过:我不再对剧中的人物带有极端的情绪:喜爱,或是厌恶。

这种感觉只有《无间道》能给我。在我看来,这样的感受是一种升华的感情,能让人带有一种平静的心态来看待电影,实属不易。

人的一生浑浑噩噩,偶尔清明,却再也看不到当初自己坚持的信仰。陈永仁和刘建明在重新信仰的过程中遭遇了彼此,然后在路途中毁灭了对方。

即使如此,熟不知,他们的心早已死去。

自我对自我的毁灭,大过于任何人施加的痛楚。

这才是世间最可悲的事情。

一死一疯。

无间道刘建明是真想做好人吗(陈永仁与刘建明)(19)

然而这却不是最坏的结局。因为这样的悲剧也在其他人的身上上演。比如黄SIR,比如傻强。

一旦全部毁灭,你便不会觉得少数人的牺牲是悲壮的。可是主角就是主角,他们能吸引你的目光,然后让你忽略了其他人悲剧的存在。

总体而言,《无间道》就是一部经典的香港警匪电影。它的存在刷写了香港电影的新意义。

我看到最后陈永仁的永不瞑目,刘建明的瘫痪,觉得或许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他们一直都在逃避着自己黑暗的心理,却不知早已身在其中,与它浑然一体。

当一切都最终解脱,安身的天堂只有无间地狱。

无间道刘建明是真想做好人吗(陈永仁与刘建明)(20)

-END-

搜索关注音之物语微信公众号(yzwystory)和今日头条号——

听音乐,听你的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