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分泌物查过敏源(皮肤腺体与分泌物)

不知您的父母有没有当着您的面儿谈论过他们的性生活,总之,这种不尴不尬的处境对一些人来说形同噩梦,一些人干脆装作没听见,当然,也有人会为自己相爱的父母感到高兴。还有一种情形是,父母的朋友们在家庭聚会上谈论性话题,气氛会更加微妙,大人们往往会让孩子们一边儿玩去,尽管他们早已超过玩玩具的年纪。

当我还小的时候,在一次家庭节日晚宴上,母亲的女友在餐桌上大谈阔论,表示性交时的男人味是世间最美妙的气味。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的父母尴尬到不知该看哪儿,我也不确定他们是否是因为我(孩子)的在场而如此窘迫。作为小孩子的我只能屏着呼吸,静静地观察面前的每一个人。显然,当时所有人的脑海里都在放着各自的小电影,都在脑补同桌的那位丈夫闻上去到底什么味儿……

合成一个人独特体味的“秘方”包括:各种皮肤腺与它们的分泌物,再加以分泌物为生的微生物种群同它们新陈代谢的产物

我们有两种皮肤腺:

  • 一种是常规的汗腺
  • 另一种是汗腺的变体——气味腺

前者数量占据多数。除去唇部和龟头,皮肤上的全部汗腺大约总计300万个,它们成团聚集在真皮深处,而它们的排泄管则通向皮肤表面

鼻分泌物查过敏源(皮肤腺体与分泌物)(1)

三种不同的腺体

脚底(每平方厘米700个)与腋下(每平方厘米150个)分布有大量汗腺,相对来说背部则较少,每平方厘米仅有64个。此外,运动员的汗腺要比一般人的大,有时甚至一天就能出10升汗,而平常的排汗量大约为100~200毫升。如果您好奇为什么我们每天至少得喝1.5升水,答案便是:由于大小便、呼吸与皮肤不可见的蒸发,人体每天都会丧失大量水分。

激活汗腺与气味腺的化学信使同时也是操控肌肉的乙酰胆碱,因此,注射肉毒杆菌毒素会使两个系统同时瘫痪。

不管是高温、超重等外界条件,还是紧张、愉悦等各种感受,都能刺激化学信使,激活汗腺。

当我们紧张时,手脚会变得汗湿,从而有利于抓握——对石器时代的祖先来说,他们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入侵者的威胁,及时润湿手脚可以避免在逃跑时滑倒。

鼻分泌物查过敏源(皮肤腺体与分泌物)(2)

汗水中99%的成分是来自血液的水,汗水的作用在于保持皮肤的酸性性质,维护酸性保护膜,调节体温,比如出汗会让我们凉快下来。

汗液中可能会残留有一些血液成分,包括:食盐、钾、氨、乳酸、尿素(Harnstoff)、氨基酸、蛋白质、葡萄糖(Glukose)、化学信使、酵素,以及药物残余和病毒等。因此,纯理论上来讲,汗液也具有传染性,亲密接触有可能会染上乙肝。

有一种局部或全身出汗过多的疾病叫作多汗症(Hyperhidrosis),患者应及时去找医生确诊,从而判定自己的多汗是否与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癌症、发炎感染等有关。一个更为严重的危险症状是夜间大量盗汗,严重者半夜需要多次更换睡衣。

针对出汗量大的初步对策是使用含氧化铝的止汗剂,它可以有效收缩汗腺排泄管然而长久以来,含铝止汗剂饱受争议,反对者表示,止汗剂中的铝会通过皮肤渗入人体,增加罹患痴呆症与乳腺癌的几率。但事实上,完好无损、功能正常的皮肤屏障是一堵非常牢固的围墙,绝不会让大量的铝元素通过,至于究竟最终会有多少进入人体还尚未确定。

但对于刚脱过毛的皮肤,由于保护屏障被大大削弱,此时的皮肤更容易被攻破。此外,铝是自然界及地壳中储量第三的元素,通过饮食人每天都会摄入大量的铝,尤其是用铝箔和烧烤碗碟烹制酸咸菜肴时,用具更容易分解出大量的铝。不仅如此,很多化妆品、防晒霜、牙膏、口红中的铝含量同疫苗、胃药中的也不相上下。

关于止汗剂是否会增加痴呆症与乳腺癌风险,至今还处于研究阶段,但对于很多出汗量大的人来说,功效显著的止汗剂确实是便利生活的一大神器。

其他对抗多汗症的措施包括:服用可影响植物性神经的药物,在出汗的皮肤部位注射肉毒杆菌,以及水电离子透入疗法和汗腺抽吸术。

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医学上所采用的外科手术疗法——周围神经切除——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该手术原理是阻断人体内的交感神经,从而降低相应部位的排汗量。结果往往会导致臀部等其他部位出汗量增加,甚至会造成眼睑下垂,因为交感神经对于眼睑部位的紧致不可或缺。

出汗量大的人的皮肤保护屏障长期处于湿润状态,十分容易导致细菌大量滋生。健康的汗液是无异味的,只有在细菌的腐化作用下才会变得刺鼻难闻,尤其是气味腺产生的汗水,与细菌“消化”过的皮肤脂肪酸和角质细胞产生的混合气味。丁酸、蚁酸、醋酸等短链脂肪酸都会散发臭味,比如艾门塔尔干酪、林堡干酪、变质黄油、羊圈、呕吐物等都含有短链脂肪酸。

有趣的是,食品化工业会将这些汗酸物质用于酸奶或甜品的香味合成,比如我们常见的人工香蕉、菠萝口味,尝起来都美滋滋的,不是吗?

密封的鞋子与透气性差的皮肤褶皱部位都跟紧夹的胳肢窝一样,都是“气味天堂”,就连小宝宝的脚趾也会有味儿。总而言之,细菌专心“劳作”的时间越长,味道的浓烈程度越强。

爱之湖与择偶

由于富含脂肪与蛋白质,气味腺分泌的汗液呈略微黏稠的乳状。性交时,人体不仅会大量出汗,产生体味,筋疲力尽的情人们的肚脐里往往还会聚集一汪混浊的“汗湖”——气味腺分泌物构成的爱之湖。

男性的分泌物菌群主要由饥肠辘辘的棒状杆菌(Corynebakterien)组成,女性的则为微球菌(Mikrokokken),因此男性的汗味较为辛辣,女性则偏酸。恶心发臭的汗液医学上叫作臭汗症

当然,气味腺也拥有得天独厚的功能,其排泄管并不像汗腺那样直接通向皮肤表层,而是引向“毛发河口”,也就是说,阴毛与头发无时无刻不在向外界扩散着我们的性引诱剂费洛蒙。当我们大汗淋漓时,腋毛与阴毛又像垫片一样,防止腋下、生殖部位的皮肤相贴,保证少量空气进入,从而有利于皮肤蒸发散热。同理,要是脚趾头间能长点儿毛,将会有效杜绝脚臭问题。

尽管如此,阴毛与腋毛也为汗液和异味细菌提供了大面积的粘接面,因此,关于到底要不要“脱毛”众说纷纭。特爱干净的人们发现,即使自己认认真真地清洗身体后,还是会余味袅袅,这要“归功”于气味腺源源不断的补给

从青春期开始,人体生殖器及肛门部位、腋下、面部部分区域、头部、躯干、乳头等部位都会分泌独特的自身气味物质,相当于自带的个人香水,其意义之大在于:人与人的交流沟通不仅基于语言、举止、表情、手势,还包括体味交流,一部分体味很容易为人察觉,比如混合着油脂的汗味和脚臭,而另一部分往往不会有所注意。

对动物来说,气味物质意味着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类身上也有这种效应,即费洛蒙的作用。费洛蒙不但会将婴儿引向母亲的乳房,还对性行为与伴侣选择有一定影响,不过也会散发出我们觉察不到的臭味来暗示恐惧和危险

于是,浑身上下充满恐惧气味的怕狗人士反倒会让狗狗们兴致大开,倒霉蛋儿甚至还会被吧嗒一口,他们身上的气味信息对聪明的流浪狗来说简直是气味宝藏。

肾上腺素大发时所激活的气味信号,有时还含有警告意义:潜在的敌人会从中嗅出“注意,情爱香水市场别过来,我很危险!”等信息。

我们通常更愿意与“闻起来很好”的人交往,香气独特的红男绿女让人心神荡漾,也更容易催化进一步的好感。同男性相比,女性拥有十分灵敏的嗅觉,再结合其他天赋异禀,往往更能够准确读懂他人的面部表情,更善于经营日常生活与人际关系

原则上来讲,当男性想要展示自己的魅力时,将会两腿叉开,潇洒自然地将手臂枕在脑后,似乎在请求女人们:“这儿!闻我!”通过晾出胯部与腋下的方式,令人倾倒的男性信息素费洛蒙将会扩散出去。

如果您觉得“真直男”有点搞笑,那么您要知道,女性们时不时拨弄抚摸自己的头发,不仅仅是在花枝招展地展示自己,而是通过掩人耳目的方式来给自己腋下进点儿风,从而吸引男性。

总而言之,两性间的一切化学反应都依赖于气味物质

  • 男性拥有的大量男性香料——雄二烯酮(Androstadienon),主要存在于精液、腋毛与腋下皮肤中,雄二烯酮开始无味,随着分解扩散,先会散发出类似于尿液的气味,然后变得更像是麝香与檀香。经证实,在合适的情境下,这种“男人味儿”能为女性带来积极情绪。
  • 来自女性的雌四烯醇(Estratetraenol)不但会引起男性注意,甚至还会影响到他们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相反,女性眼泪中所含有的费洛蒙则会让男性性欲下降。

当多名女性同住一起时,气味物质会同步大家的月经周期,“受害者”显然是坐拥后宫的男人们……

此外,找座位时人们往往更愿选择之前被异性坐过的位置,相关实验也研究证明了这一现象的存在:当给椅子喷洒两性费洛蒙气味液后,受检者会无意识地在异性气味吸引下,将其选为自己喜欢的座位。

择偶时,我们都会留心未来伴侣的免疫系统在基因上是否与自己匹配,是否能够共同培育出健康的下一代

曾有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员向受检女性提供一些男性穿过的T恤,让她们在嗅闻后从中选出自己“有感觉”的那件。结果显示,被选中的试穿男性都分别与相应的女性有着完全不同的免疫系统特征,即每一对的MHC基因差异都很大。

同一家族的内部成员都拥有相似的基因标记,从而保证我们能够识别出任何与自己有关的同族成员,防止乱伦,避免同系繁衍带来的不良后果。也就是说,这种择偶本能带给我们的是与自己免疫系统特征完全不同的伴侣。

尽管外貌与性格都属于择偶的重要因素,但两人间的生物化学作用仍发挥着很大影响,这也意味着倘若改变或掩盖自己的体味会产生一定后果。比如,人工激素避孕药就能改变女性正常的气味感受与她们身上的气味

如果约会期间女性有服用避孕药,停药后情侣两人便可能忽然再也“闻不出”对方。购买香水时,人们都喜欢追随直觉来选出自己所爱,实则是在加强自己的气味信息。但铺天盖地的护肤液、香皂、洗发水、喷雾剂、止汗剂、身体乳、香水等人工产品,都会把我们的真正气味及所含的重要信息与细微差别统统抹去,误导嗅觉系统,于是,在形形色色的“气味沙拉”迷幻下,选择错误的另一半共寝,步入婚姻的殿堂……

除了坐拥350个不同嗅觉接收器的鼻子,肠、肾脏、前列腺和皮肤也都拥有嗅觉接收器,都可以嗅闻。皮肤中的嗅觉接收器位于角化细胞内,能够识别出檀香型气味。

正如之前所提到的,男性汗水在分解过程中会散发出类似于檀香的气味,有研究指出,激活嗅觉接收器可以促进皮肤伤口愈合。不过,男性的汗水是否真的具有治疗功效还尚存疑问,而至于到底要不要把春药中的檀香香料也添加进未来的创伤软膏中,还有待科学考证。

精液也拥有嗅觉接收器,实验室中的它们会因人工铃兰香气变得亢奋狂野,在口香糖与薄荷脑香味刺激下也会出现相同反应,变得“性致勃勃”。实验室之外,精子会从卵子中的雌激素“引诱剂”黄体酮来获取满足感

鼻屎、鼻涕与痂皮(这段略恶心,注意)

气味无处不在,有时会让我们心乱神迷,欲罢不能地尽情享受;但有时也会让人泛起阵阵恶心,心生厌恶。当不小心瞥见一个正在全神贯注挖鼻孔的同类,那般深入钻探挖掘的努力劲儿再加抠出来的“不可描述”之物,随之而来的反胃感都得好一阵子平复。但神奇的是,我们却从来不会嫌弃自己的“不可描述”之物,有时还会把玩儿、打量一番它们的颜色和坚固度,看看包在纸巾里的产物这次又是什么样儿,甚至还会两指一捏,兴致勃勃地到敞亮处悉心观察。是啊,大自然赋予我们灵活敏捷的手指,可不就是来给鼻子大扫除的嘛。

不知您有没有偷看过纸巾里的“不可描述”之物?不是为了检查,而只是单纯地想瞧瞧自己的杰作?如果眼前躺着的是一块结实干燥的鼻屎,一种快慰的满足感便会油然而生。还有跑步、踢球时的男人们,那擤鼻涕的一流技术可真是相当壮观:先按紧一只鼻孔,接着,嗖的一下从另一只鼻孔发射出黏糊糊的一大团儿!

另一个抠鼻大本营是车内,方向盘后的司机们经常是旁若无人地就开挖,一些重口味的还会把玻璃似的白色鼻屎当作旅途中垫巴饥肠的咸味儿小点心,真是津津有味呐。

我们之所以对陌生人的鼻屎感到恶心,是因为数百万年前,大脑就知道了一些东西会给人带来疾病,威胁生命。事实上,在抗生素发明之前,具有传染性的黄绿色鼻屎确实十分危险,绿色意味着细菌,黄色则是脓液,完全算得上是严重威胁

鼻屎和鼻涕的成分有很多,包括鼻腺的水状黏稠分泌物和由杯状细胞(Becherzellen)生成的黏液,这种细胞的名字基于其外形,因为它们长得很像拦腰截开的酸奶杯。杯状细胞坐落于黏膜内,通过释放自己的内部物质来润湿鼻黏膜,黏液物质则会为鼻腺所产生的水状物赋予胶水性或干燥的坚固性,也就是形态不一但都统称为“鼻屎”的物质。而在灰尘、血液、脓液或病原体的影响下,鼻屎最后多多少少都会变成干燥的分泌物。

有时,鼻窦也会为鼻屎提供“补给”。鼻窦内环境十分黑暗,就像是满满覆盖着黏膜的颅内小斗室,而它存在的意义似乎只是给人带来讨厌的鼻窦炎。当然,鼻窦还是有一定功能的,即保持颅内良好的透气性,就像空大的“虚假包装”,可以防止包裹内的货物密度过大,过于沉实。此外,鼻窦还像空调一样,能够温热润湿吸入的空气,然后再将加工好的气体输送到气管与肺部。

颅内最大的洞穴是额骨与上颌骨部位,这里通风性较差,当洞穴入口的窗口由于感冒而鼓起时,其内部会很快变得憋闷狭窄。这种环境对细菌十分有利,它们会欢乐地肆意游荡到洞穴各处,让人感到剧痛。

病菌、污物、灰尘,这些由鼻子吸入的物质,通常都会被黏黏的鼻屎黏液拦下;较大的脏粒和昆虫则会由呼吸道守卫鼻毛拒之门外。不幸的是,鼻子的过滤系统还不足以抵御悬浮颗粒物,施工现场肉眼可见的灰尘同样也都能侵入到小肺泡中

鼻黏膜上的纤毛也十分重要:它们就像传送带一样,会把鼻涕传运到咽喉,在与“滑梯”小舌的共同协作下,让人不经意地将脏物吞咽下胃部,经由胃酸腐蚀后排出体外。冬季,暖气的使用会让鼻黏膜变得十分干燥,使得病原体的清除难上加难,这便是为什么冬天人更容易生病。

您已经知道,表皮摆脱病原体与刺激物的方式是脱落皮屑;而当鼻子感染病菌时,为了自救,它会开始流鼻涕。因此,感冒挖鼻孔的一时爽快,往往会导致更严重后果。几乎没有人在挖完鼻子后会去洗手,于是,各种与人握手、抓这儿摸那儿、抓握公交车扶栏时,又会把病菌病毒继续传播出去。如果后来人免疫系统虚弱,那么他们很容易便会传染上(流行性)感冒。总之,千万不要忘记饭前洗手!

不仅如此,鼻腔的细菌病毒还会感染皮肤,甚至引来传染性极高的链球菌与葡萄球菌,更有甚者鼻唇及下颌部位还会长出蜜黄色痂皮。这种由手指从鼻子里带到鼻口,再四处扩散的皮肤病叫作Impetigo contagiosa(大致意思为“具有传染性的攻击”),也叫作脓疱疮

总而言之,保护黏膜健康是头等要务,因为感染后排山倒海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很难控制:丘疹、湿疹、银屑病、瘙痒……本该对抗病原体的免疫系统,同时也会向皮肤发起进攻,引发类感染问题。

油腻腻的耳垢

人体所有的开放部位都拥有各自完善的保护系统,会将潜在威胁与各种入侵者抵挡在外。

在大家的日常脑洞中,长有钳状尾部的蠼螋往往会被幻想成能倒行进人耳,将鼓膜剪破然后钻到大脑里产卵的害虫。但事实上,不仅是对蠼螋,对任何其他昆虫来说,人的耳朵反倒是可怕的魔窟,因为耳垢让耳内环境苦如胆汁,小家伙们更愿意避而远之。

耳内腺体有两种:一种是气味腺的变体,另一种为大型皮脂腺,二者同时运作,分泌内含1000种成分又黏又苦的耳垢耳鼻喉科医生都会劝诫大家不要自己清理耳朵,因为用棉签抠耳道其实很容易把耳垢推得更深,而不是将其清出。倘使耳垢堆积在鼓膜部位,很可能变硬结块,导致听觉障碍,此时就需要去耳鼻喉科让医生用专业仪器将结石取出,有时还会出现美美的琥珀色。

苦味剂与耳垢油脂不仅能把昆虫、病菌、灰尘、水阻挡在外,同时还发挥着自净功能,保持耳道清洁。对于健康的耳朵,用温水简单清洗就足够了,但大多数人依旧喜欢用棉签戳来戳去,很多人也十分享受,“轻拢慢拈”直让人心里痒痒;不过,有时也会由于刺激到咳嗽反应神经而引发阵嗽。

皮脂腺与皮脂蠕形螨

耳道油脂是普通皮肤油脂的一种特殊变体,也属于大自然的神奇造物。皮脂腺与汗腺、气味腺一同坐落在皮肤大楼地下一层的真皮内,全身每平方厘米皮肤上大约分布有100~1000个毛囊不等。当腺细胞完成油脂生产后,会将产品注入毛囊皮脂腺管并溶解自己。

鼻分泌物查过敏源(皮肤腺体与分泌物)(3)

毛发与皮脂腺

皮脂也有着独特的气味,您可以试着闻闻别人的头部皮肤,便会发现五花八门各有特色,胡子、没洗的衣服、脂溢性皮炎也都有沾满皮脂味,不要多想,这没啥恶心的。

仅次于屏障脂质,皮脂是皮肤的第二大油脂来源,发挥着保养与保护功能。对皮肤来说,皮脂相当于一种混合有多种脂肪与蜡的营养护肤霜,可以保持皮肤柔软,散发健康的淡淡光泽梳头与头部按摩可以增加头发光泽度,是因为皮脂在梳按过程中从头部转移到了头发上

您与皮脂最成功的“公关”案例主要集中在鼻子上,即用手指挤鼻子上的毛孔,挤出皮脂蠕形螨。就好像不成形的大便在管状肠道的塑形下,最后变成香肠样儿的成品,总之,不管从毛孔里挤出来的是“香肠”还是蠕虫,道理一样。值得一提的是,每人每年大约要产生11千米之多的皮脂蠕形螨。如果不拿手挤,就会油满自溢,也就是常常看到的有小滴油脂溢出毛孔,匀在皮肤上,属于人体自身的护肤霜涂抹系统。

鼻分泌物查过敏源(皮肤腺体与分泌物)(4)

油油的皮脂功能多多:

病菌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防扩散——皮脂并不适合大部分病原体栖居,因此,较油的部位通常分布有相对较少的病原体家族。尽管如此,也无法阻止喜脂类病菌肆虐,比如蠕形螨、以龙之名的“Malassezia furfur(糠秕孢子菌)”真菌,还有喜欢痤疮丘疹的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与棒状杆菌(Corynebakterien)——幸运的是,后者致力于营造健康的皮肤环境,它们会分离皮肤脂肪,释放脂肪酸,从而维系皮肤的酸性环境,为建构酸性保护膜出一份力。

大型皮脂腺主要分布在头皮、额头与鼻子组成的T区、下颌、背部和胸部小型皮脂腺则稀稀拉拉地分布在胳膊与腿部,这也是为什么胳膊与腿很容易发干。

随着时间推移年龄增大,腺体的活跃度也会随着荷尔蒙水平的降低而明显下降,皮肤会变得更加干燥

相反,受痤疮或避孕药的影响,皮脂腺往往会增大且过度活跃,导致严重的皮脂溢

许多护肤品都宣扬自己的产品能够调控皮脂腺,有效控制皮肤出油。简直是一派胡言!皮脂腺位于皮肤深处,油脂位于地下二层,任何护肤霜都无法渗入这里,就连抗痤疮的处方药也对皮脂的过度分泌无可奈何。

至于能够干燥皮肤的酊剂(Tinkturen)和凝胶的强效药,带走的也仅仅只是脂质屏障,损伤皮肤保护层,而皮脂腺根本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一切照常,该怎样就怎样,于是很多患者同时饱受干皮与油田双重折磨。过度活跃的皮脂腺总会弄得到处油光可鉴,此时擦抹很容易把屏障脂质一同揩去,如果再拿磨砂膏和控油爽肤水进一步深加工,后果将是火上浇油,皮肤状况会越来越糟。

虽然皮脂腺对任何表面治疗都雷打不动,但会受男性荷尔蒙影响,想想不长痤疮的宦官您便明白。此外,增长信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以及不健康的工业化饮食,过多糖奶、精面、快餐等的摄入都可能引起皮脂腺功能异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