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是传统文化元素吗(文化周刊风筝不仅仅是)

□刘 超

春暖花开的季节,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

史书记载,风筝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鲁国的著名工匠鲁班看到鹞鹰在空中盘旋飞翔,深受启迪,他“削竹为鹊,上天三日不下”,这便是风筝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的墨翟也曾斫木制鹞,在空中飞翔。汉朝初年,韩信用竹篾扎出架子,糊上纸,做成了更接近于后来风筝的飞行物,用线牵引着,使其乘风飞空,这种飞行物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纸鸢”。明·郎瑛《询刍录》上说:“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鸣,故名风筝。”这便是“风筝”之名的由来。唐朝诗人高骈在《风筝》诗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描绘的就是风筝在天上发出古筝一般声音的情景。唐朝时,中国的风筝相继传入东南亚及欧美各国。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就把风筝称为中国向欧洲传播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

风筝是传统文化元素吗(文化周刊风筝不仅仅是)(1)

在古代,风筝不只是放着玩的,更是战争中常用的武器。唐以前,风筝就曾应用在军事领域。《鸿书》中记载,春秋时期,“公输般(鲁班)为木鸢以窥宋城”,是说鲁班首先把风筝用于战争侦察中。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在决战时,刘邦的大将韩信曾放起一只风筝,他根据风筝引线的长短来估计秦朝皇宫的距离,从而确定方位,然后开凿出地道,最终赶在项羽之前攻进了秦的皇宫。还有个风筝载人的故事,虽然令人存疑,但也姑且听之。据说韩信把项羽的军队围困在垓下时,让一身轻之人坐在大风筝上,乘着夜风悄悄来到项羽的军营上空,唱起了凄凉而婉转的楚歌,触动了项羽手下那些楚兵的乡思,致使项羽的军队人心涣散,士气低落,最后被韩信击败。

风筝是传统文化元素吗(文化周刊风筝不仅仅是)(2)

明朝有一种火器,名叫“神火飞鸦”,其实就是一种鸦形风筝。其内装炸药,用四个大的起火装置作为动力。当这种风筝飞到敌方上空时,盘香就会点燃导火线,引起火药爆炸,具有一定的攻击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曾在军舰上把风筝放到海面上空,以标示隐藏在海底的德国潜水艇的确切位置,为空中轰炸机指示出袭击的目标。

风筝也是古代战争中的通讯工具。据《独异志》记载,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侯景围台城,简女作纸鸢,飞空告急于外”,从而搬来救兵,得以解围。唐朝末年,叛将田悦兵到临安城下,宋将张全率军顽强抵抗。但是旷日持久,张全怕孤城难守,为了搬取救兵,张全把求援的书信捆在风筝上送出城外,终于引来了救兵,临安城得以解围。

风筝还是古代的科研工具,古人把风筝用于气象研究和监测。明朝王逵在《蠡海集》一书中记载,当时人们曾经用风筝做测风实验。

古人还把风筝作为生产工具。据《资治通鉴》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利用风筝“负人载物,超险阻而飞达,越川泽而空递”,弥补了“舆马之不能,舟楫之不逮”的不足。

当然,风筝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放着玩,放风筝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清朝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七十回中写:“春日,把风筝放得很高,然后剪断引线,使其自行随风飘摇,晦气和痛苦也随之而去。”“放晦气”当然是迷信说法,但是,放风筝的确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宋朝的李石在《续博物志》中记载:“春日放鸢(风筝),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以泄内热。”清朝的富察氏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儿童放之(风筝)空中,最能清目。”放风筝时,需要牵线跑动和昂首远视,的确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益于视力提高。

插图 王进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