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对李光地的一段话苦透了(李光地康熙爱他)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五月的一天,一位大臣的死讯传入宫中,年近古稀的康熙帝听闻后,脸上泛起哀伤的神色,本就老迈的身形显得愈发蹒跚,木然许久后,这位看惯了生死的皇帝,流下了眼泪,因为去世的,是他的爱臣,也是他的知己,李光地。

康熙对李光地的一段话苦透了(李光地康熙爱他)(1)

李光地出生于明朝崇祯十五年的一个小村庄里,他的父母只是普通的百姓,并非官员,但李光地自幼天资聪颖,所以父亲仍花钱供他读书。李光地一开始治学并不算刻苦,直到他十三岁发生的一件大事。这一年,山贼将李光地全家绑上山,幸亏老天保佑,李光地一家人才幸免于难。

这一次经历在年幼的李光地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同时让他知道了身处乱世中,唯有自强。李光地虽出生于明朝,但他幼年时明朝既已灭亡,所见的不是李自成的闯军,就是清朝的铁骑,所以他对于明朝并无多少留恋。

清朝康熙年间,科举已经步入正轨,读书多年的李光地决心闯出个名堂。成绩证明李光地的努力没有白发,他一路考中乡试、会试、并高中二甲第二名进士,得到了翰林院编修的官职。

康熙对李光地的一段话苦透了(李光地康熙爱他)(2)

当官后不久,李光地就请假南下回福建老家省亲。然而李光地没想到,自己这一回,正好碰上了靖南王耿精忠和吴三桂等人举兵造反。和李光地一样倒霉的,还有陈梦雷。陈梦雷是李光地的同乡,两人又是同一年考中的进士,所以私交甚好。

陈梦雷和李光地一样,正好闲赋在家的撞上耿精忠造反。耿精忠绑了陈梦雷全家,让他出仕三藩,跟着自己一起反清,陈梦雷心中不愿,但一家人性命都在耿精忠手上,不敢不从。

不过陈梦雷显然是身在三藩心在清的,当李光地找到他的时候,他就和李光地一起商量对付三藩的计策,并合计一起上报给朝廷。没人知道李光地是故意还是无意,他把两个人一起商量的对策以个人的名义上报给了康熙。

名义上,陈梦雷投了耿精忠,而李光地早早将家人送上山躲了起来,没有投靠三藩,所以他以个人的名义送这封藏有三藩密报的蜡丸,倒也合理。

可是于陈梦雷而言,这就不合情了。蜡丸送到康熙皇帝的手上,这位年轻的皇帝正因为三藩的打击心情低落,天下皆反的势头让他一度有了退位的想法,所以当他看到位于福建竟然还有臣子忠于清朝时,激动之情可想而知。

康熙对李光地的一段话苦透了(李光地康熙爱他)(3)

李光地因此受到康熙的重用,平步青云,陈梦雷却以逆贼同党的身份被流放到奉天,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

因为这件事,世人对李光地的评价一直是毁誉参半,乾隆年间的史学家全祖望就说他是“其初年则卖友,中年则夺情,暮年则居然以外妇之子来归”。(《鲒琦亭集》)

然而,康熙皇帝却爱这位臣子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不仅仅是因为李光地在康熙最无助的时候选择效忠于他。从重用李光地以来,这位汉臣便一次次给康熙带来惊喜。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同安蔡寅部兴兵造反,聚众万余人攻向安溪,李光地正在家守孝,他招募百余乡勇,竟让万余贼兵无法攻克。不久后郑经所部攻打海澄、漳平、同安、惠安等地,切断了清军粮道,还是李光地带兵,帮助清军打败了郑经所部。

李光地的贡献康熙看在眼里,所以当他回到京城后,康熙让他不必候缺,直接上任内阁学士。李光地曾推荐施琅为将军,康熙允之,后来台湾果真成功收复,李光地又立大功一件。

战事结束后,李光地又奉命治水,他亲自督办,成功完成了河务工程,了却康熙一块心病。

在君臣交往的过程中,康熙皇帝对于李光地愈发喜爱,以至于李光地母亲去世后,他下诏让李光地夺情。李光地最终向康熙请了九个月的假,回家治丧,而这件事亦是当时人攻击他的一个理由。

不过,这个令是康熙下的,所以康熙不会在意别人对于李光地的如何评价和褒贬。在康熙眼中,李光地是一位贤臣,亦是一位知己。康熙晚年的时候,所依仗的大臣们不是去世,就是起了异心,他能够信任的臣子只剩李光地一人而已。

康熙对李光地的一段话苦透了(李光地康熙爱他)(4)

晚年的康熙经历了诸子夺嫡,他看着儿子们拉帮结派,视亲人为仇人,互相攻讦争斗,心中的感受可想而知。所以,康熙经常将李光地召入宫中,与他长谈,其中并不见得都是政务,有时只是大吐苦水。

正因为如此,康熙皇帝将李光地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对他十分信任。朝中并非无人弹劾李光地,光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就有给事中黄鼎楫、汤右曾等人合疏弹劾李光地赈灾不力,御史吕覆恒劾奏李光地处理秋审独断专行,给事中王原弹劾李光地荐人不当。可是康熙皇帝看到这些弹劾奏章后,一律否决。

次年,康熙下谕旨:“李光地居官甚好,才品俱优,著升为文渊阁大学士。”

就这样,已过花甲之年的李光地,成为了清朝事实上的宰相。

可李光地老了,他连番向皇帝请辞养老。康熙不忍放李光地离开自己,他又是挽留李光地,又是给李光地送去治疮病的良药,动感情的对他说:“见到卿的奏折,朕心中惨然。回想当年一班旧臣,今已杳然而去。像卿这样的,不过只有一二人还在朝中,现今朕也老了,实在不忍再多说什么。”(《清史稿》)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五月二十八日,李光地因病去世,康熙皇帝落泪,因为又一位陪伴他的老臣没了。

李光地的一生是富有争议的一生,他生于明朝,仕于清朝,身上有勤政爱民的闪光点,亦有卖友求荣的污点,康熙爱他,雍正说他是“一代完人”,后世则对他毁誉参半。

何者才是李光地?见仁见智耳。

参考资料:

《鲒琦亭集》

《清史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