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网红鸟(震旦鸦雀候选上海市鸟)

深圳湾网红鸟(震旦鸦雀候选上海市鸟)(1)

要评选“市鸟”,摸清本市的鸟类“家底”至关重要。在申城的蓝天下,有些什么鸟?什么鸟最多?什么鸟珍贵?哪些地方可以看到鸟……这些,都是市民很想知道的问题,也是上海市鸟类保护工作者们在长达数十年的漫长岁月中,始终在调查、研究的内容。

两会期间,震旦鸦雀被代表建言作为“市鸟”,因此意外走红。近日,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将启动“沪上我最喜爱的鸟”评选活动,为将来的上海市鸟评选做好前期普及工作。

震旦鸦雀被称“鸟中熊猫”

今年年初,市政协委员尹京苑、周保春等在提案中倡议,将震旦鸦雀列为上海市鸟,使其与市花白玉兰一样,成为上海一张美丽的名片。

黄色的弯钩小嘴、黑色的“浓眉”、黄褐色的背部、长长的尾巴……萌萌的震旦鸦雀有着“鸟中熊猫”之称,其作为上海滩的“土著”,成为上海65种留鸟之一,但真正为世人所知还不到150年。

1872年,法国传教士、著名博物学家阿芒·戴维根据采自江苏(包括今天的江苏省和上海市)一个湖边芦苇丛的标本,对该鸟进行科学命名。在这之前,它们在我国东部沿海的芦苇丛里默默无闻。

据《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记载,震旦鸦雀属于全球性近危物种,是分布于中国东部及东北至西伯利亚东南部的特有种;在我国境内有5种,仅分布于黑龙江下游及辽宁芦苇地和长江流域、江苏沿海的芦苇地;在上海,则主要在崇明、南汇东滩等处的滩涂湿地芦苇荡中筑巢、觅食。

近年来,由于滩涂大规模开垦利用和芦苇收割等原因,滩涂湿地的芦苇群落面积逐年减少,使得原本就面临着种群萎缩危机的震旦鸦雀陷入艰难境地。

[NextPage][/NextPage]

深圳湾网红鸟(震旦鸦雀候选上海市鸟)(2)

图片来源网络:震旦鸦雀

“市鸟”引上海市民热议

不少市民表示喜欢这种可爱的小鸟,但还有不少市民表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这种鸟,也不理解为何要推其为上海的市鸟。业内人士则表示支持,专家认为此举提醒市民对上海特有的长江湿地的保护意识。“好漂亮的小鸟,正面看活脱脱的像愤怒小鸟。”“没见过也没听过这种鸟。”“我完全不知道。”……不少市民对此表示关注。

不过,也有市民认识并喜欢震旦鸦雀。崇明县前哨学校的田凤晴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学校已把震旦鸦雀作为吉祥物,并且画了系列卡通画,还做成贴画,受到孩子们喜爱。“华东地区可能是这一物种指名亚种的最大种群。”资深环保人士康洪莉对震旦鸦雀作为市鸟非常赞同,她说有外国观鸟爱好者专门乘飞机来沪看这一鸟种。

如果有朝一日,滩涂湿地在上海消亡,那将不仅仅意味着震旦鸦雀这种可爱的精灵从我们身边消失,更意味着地球失去了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线的重要停歇地,意味着上海失去了天然的、巨大的水质净化器……”

[NextPage][/NextPage]

市鸟应具备四项基本特征

对于将震旦鸦雀列为上海市鸟,业内人士也表达出不同看法。

“白头鹎的呼声也很高。”上海野鸟会总干事姚力表示,上海本地有4种常见的“留鸟”:麻雀(俗称“家雀”)、珠颈斑鸠(俗称“野鸽子”)、乌鸫(俗称“百舌鸟”)和白头鹎(俗称“白头翁”),业内戏称“四大金刚”。其中,白头鹎还有“白头到老”的吉祥寓意。

华东师范大学动植物科学实践工作站负责人唐思贤表示,一个城市市鸟的确定,需要具备4项基本特征:第一是原始、属地特征。从1922年至2013年,上海所有有确切文献记载的鸟类有445种。属于“土著”的“留鸟”有65种,这些“留鸟”就符合这一特征。第二是文化、历史特征。诸如燕子、喜鹊等鸟类在传统文化中都被誉为吉祥之鸟,被选为一个城市市鸟的概率就很高;反观乌鸦、猫头鹰,民间评价普遍不高,很难成为市鸟。第三是美观、观赏特征。

最后一点是指生态、环境特征。这点上,各界观点较容易产生分歧。“市民在城市中可以喜闻乐见、辨识度高的鸟类,更应该作为市鸟的候选。”姚力认为,震旦鸦雀虽然也是上海“土著”,但偏居上海东部海岸一隅,普及性、代表性稍差。姚力表示,评选普及性强的城市“留鸟”作为市鸟还有个好处,那就是这些鸟类往往能较好地适应城市生活,生存能力较强。一些珍稀鸟类,一旦评选为市鸟,将受到高度关注甚至追捧,对其种群的生存繁衍未必有利。

据悉,目前上海市鸟的评选还处于前期可行性研究阶段。据介绍,要想让任何一种鸟类成为上海市鸟,必须和市花白玉兰一样,经管理部门推荐,走相关法律程序。因为事关全市,有业内人士指出,上海市鸟的评选将十分慎重,肯定将花费大量时间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并进行大量调研分析,才有可能得出最后的结论。

[NextPage][/NextPage]

上海常见的十种鸟类

上海常见的十种鸟类:大山雀、白鹭、棕头鸦雀、棕背伯劳、家燕、白鹡鸰、珠颈斑鸠、乌鸫、白头鹎、树麻雀。

1.[树]麻雀(EurasianTreeSparrow)拉丁名:Passermontanus。无论你以前是否参加过观鸟活动,对这种棕褐色的小鸟一定不会陌生吧,在上海它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鸟了,其实中国的麻雀共有5种,在上海看到的是[树]麻雀,其他4种(山麻雀、家麻雀等)在上海还没有发现过,只要你仔细看,它脸部的黑色斑块就是区别其他4种麻雀最明显的特征,不过[树]麻雀幼鸟的黑斑可能就没有成鸟那么明显了。

2.白头鹎(Light-ventedBulbul)拉丁名:Pycnonotussinensis。许多人应该都在小学时学过一篇叫“白头翁”的文章,其实白头翁就是白头鹎,可能一些细心的朋友在以前就见过这种鸟了,这种鸟在上海的分布和数量还是很多的,不管在市区里的公园,还是市郊的农村,甚至在山区的树林,都能见到它的身影,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到在它头后的那一圈白色羽毛特别明显,全身基本是灰色,肚子的颜色浅些,翅膀上则显出一些翠绿色。

3.乌鸫(Light-ventedBulbul)拉丁名:Turdusmerula。这是一种黑色的鸟,以至于不少人以为它是乌鸦,其实不然,一般乌鸦的体形比乌鸫要大许多,而且乌鸫的黄嘴与乌鸦的黑嘴也是有很大区别的,而且,乌鸦远没有乌鸫那么动听的歌声,特别是春天,乌鸫的歌声甚至胜于以鸣叫见长的画眉,百灵等,在欧洲就有“百舌鸟”之称,通过望远镜,还能看见它眼睛周围的黄眼圈,它一般都栖息和活动在树林里,一般在公园里都能见到它。

4.珠颈斑鸠(SpottedDove)拉丁名:Streptopeliachinensis。俗称“野鸽子”,因为它和家鸽的祖先原鸽是同一科的动物,所以从体形上看长得很象,不过颜色可大不一样,珠颈斑鸠的颜色主要为棕灰色,颈部和胸部略偏粉红,颈后有一个布满白点的黑色斑块,因此而得名,起飞时可以看见它黑色尾部的两侧端部有白色斑块,这是它与上海其他几种斑鸠的明显区别之一,它一般也喜欢在树林里活动,飞行时扇翅频率很快,叫声为拖长的“咕……咕……”声。

[NextPage][/NextPage]

5.白鹡鸰(WhiteWagtail)拉丁名:Motacillaalba。这是一种由黑白两种颜色组成的可爱的小鸟,体形修长,在地面时为两脚行走,而不似麻雀那样跳跃行进,且尾巴不停地上下晃动,因而得此英文名Wagtail,在飞行时,其飞行路线呈波浪式前进,并不断发出“叽叽,叽叽”的叫声,它一般很喜欢在水边的陆地上活动,寻找昆虫食用。

6.家燕(BarnSwallow)拉丁名:Hirundorustica。“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相信这首歌大家都很熟悉,里面就是讲的燕子的迁徙习性,上海分布有4种燕子,家燕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每年春天从南方飞来繁殖后代,秋天又飞回南方越冬,在望远镜里,它背上的蓝黑色的金属光泽在阳光上十分漂亮,红色的额、喉与白色的腹部的对比也十分明显,家燕在市区里可能不太常见,不过在郊区还是非常多的。

7.棕背伯劳(Long-tailedshrike)拉丁名:Laniusschach。有不少朋友可能会对伯劳这个名字很陌生,不过您一定听说过“劳燕分飞”这个成语吧,它出自于“东飞伯劳西飞燕”的名句,“劳燕分飞”中的“劳”就是伯劳,它虽然归属于雀形目,但它却十分凶猛,不但捕食昆虫,有时还会捕食柳莺,绣眼鸟,黄雀等小型鸟类,有雀中猛禽之称。

8.棕头鸦雀(Vinous-throatedParrobill)拉丁名:Paradoxorniswebbianus。俗称“黄藤”,是一种小而可爱的棕色鸟类,如果不注意的话,有不少人就会把当作麻雀,不过它要比麻雀更小,尾巴更长,那棕黄色小巧的嘴巴与麻雀那灰黑色的锥形嘴不同,它们一般都成群活动在树下的灌木丛和草丛中,食用草子等植物种子,有时候一群会有三五十只,性情活跃而吵闹,叫声一般为唧唧喳喳的含混音加上清晰的“啾,啾,啾”声。

9.白鹭(LittleEgret)拉丁名:Egrettagarzetta。说到白鹭,大家一定会想起唐朝大诗人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名句,现在上海黄鹂已经很难见到了,不过在郊区,白鹭还是比较容易看到的,上海还有还中白鹭、大白鹭等好几种白鹭,这里指的白鹭俗称小白鹭,黑嘴黄脚是与其他几种白鹭区别最明显的特征,在夏季,能够看到白鹭头后和背后长长的蓑羽,十分漂亮。

10.大山雀(GreatTit)拉丁名:Parusmajor。不少朋友可能对这个名字十分熟悉,看到过的人就要少些了,大山雀俗称“白脸山雀”,在脸上的一大块白斑在黑色的头部十分明显,在白色的肚子上,有一条从喉部一直连接到腹部底端的黑色条纹,它的叫声也十分甜美,特别到了春天,经常能看到它站在枝头鸣叫,曲调多变,只要留心观察,在一些公园的大树上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本文综合解放日报、解放网、新民晚报、生命经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