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造假和会计造假(临沂史丹利弄虚造假等问题频出)

安全生产弄虚造假、化肥质量不合格、研报传播虚假信息、未给员工缴纳社保惹官司……总部位于临沂的化肥生产商史丹利(002588.SZ),最近因合规性问题频出,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经营造假和会计造假(临沂史丹利弄虚造假等问题频出)(1)

安全生产弄虚造假被处罚

在信用中国(山东)官网日前公示的〔沭〕应急罚〔2021〕LS006号处罚书中看到,史丹利存在问题为“发现该公司存在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氨化车间二层造粒机东侧管式反应器西侧机尾处设置氨气泄漏检测报警器覆盖半径不符合要求,设置数量不足及氨站空气呼吸器报警未及时修复);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或者其他人员故意提供虚假情况(2019年1月滚筒4车间中毒事故处置演练方案与4月液氨泄漏现场处置演练方案现场两张照片一致)。”

经营造假和会计造假(临沂史丹利弄虚造假等问题频出)(2)

据了解,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对此,临沂市临沭县应急管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第(二)项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四十五条第(六)项,对史丹利处以1.2万元罚款。

上市前未给员工缴社保?

从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查询获悉,被执行人名称为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高文班。法院执行依据文号为“沭劳人仲案字2017第184号”,立案时间为2018年1月23日,发布时间为2018年2月27日。申请劳动仲裁的是史丹利集团员工班某某,理由是追索经济补偿金,以及在工作期间有未缴纳的社保和年薪假工资等。   

经营造假和会计造假(临沂史丹利弄虚造假等问题频出)(3)

媒体报道《史丹利集团被列入“老赖”名单 因未给员工缴纳社保被劳动仲裁》一文,引发外界广泛关注。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俗称“老赖”。

2018年3月6日午间,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予以回应。公告显示,裁决公司与班某某自2003年10月至2017年5月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公司支付班某某经济补偿金30736.11元,支付班某某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4165元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对于未予执行临沭县仲裁委仲裁裁决的原因,史丹利公告表示,上述裁决书未明确列明公司应支付上述款项的具体期限(《劳动争议仲裁法》第51条,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公司也未收到当地法院的执行通知书,故导致公司未能及时向班某某支付相关款项的事实。

而就在今年史丹利又曝出未给员工缴纳社保而被员工杨化法诉至法院。

杨化法2001年就进入企业工作,2021年2月,史丹利通知杨化法,以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为由终止了劳动关系。此后,杨化法到临沭县人社局办理退休手续,才获知史丹利从2009年3月才开始为他缴纳社会保险。由于此前长达8年没有缴纳社保,杨化法工龄不满15年,不能正常办理退休及享受社保待遇,杨化法遂向临沭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但未被受理。无奈之下杨化法诉至法院。

虽然此事尚无定论,但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史丹利于2011年6月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而为杨化法缴纳社保的起始时间,是2009年3月份,属于上市准备期。

研报曾被认定传播虚假信息

一方面是合规性问题不断暴露,另一方面在资本市场也不太平。去年12月,山东某券商被山东证监局下达行政监督措施决定书,被处罚原因与一篇关于史丹利的研究报告有关。

据山东证监局通报,该券商在制作和发布关于史丹利研报《转型农业服务商,打开成长新空间》过程中,未能遵循独立、客观、公平审慎原则,未对引用的重要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核实,导致该研报内容出现重大错误,客观上传播了虚假、不实、误导性信息。

据了解,这份研报的发布时间是2020年5月,研报中最主要的争议部分在于“史丹利农业服务公司已经在东北、内蒙、山东和河北等地成立9家合资公司,流转50多万亩耕地,拥有库容50多万吨的粮仓,可实现产收销一体化”。

据《投资者网》报道,早有投资者就此对史丹利进行问询,史丹利方面也证实研报中此部分信息参考源为公司以前年度公开披露的信息。但是由于史丹利官方并未对数据做出更新与年份标注,导致了分析师直接引用。

通过东方财富网搜索发现,有关史丹利的研报只有3篇,均为上述被通报券商发布,其他两篇题为《中报略超预期,继续看好复合肥景气》《三季度业绩发布,公司盈利能力提升》,3份研报给出的评级都是“买入”。

投资企业近60次被“限消”

据山东财经报道,史丹利持股20%的湖北中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湖北中孚”),近年来也陷入困境,已被10余次列为失信人,累计被执行额度超过3.6亿元。对于其是否将对上市公司业绩产生影响,史丹利品牌部相关负责人回复采访函时表示,湖北中孚能否正常生产经营,不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

经营造假和会计造假(临沂史丹利弄虚造假等问题频出)(4)

湖北中孚官网显示,公司是一家集磷矿石采选、加工、运输、经销为一体的磷化工企业,拥有两个磷矿和五个大型化工厂,主要生产化肥和硫酸等,可年产68万吨P2O5≥16%以上磷矿石、50万吨化学选矿、10万吨钾钙镁磷肥、30万吨复合肥30等。

2015年底,史丹利曾出资4200万元,通过增资方式受让湖北中孚20%股权。对于收购目的,史丹利当时称,将借助湖北中孚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发挥资本联合的效力,加快复合肥产业链的发展,提升公司技术水平,降低公司原材料成本,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但其后的5年湖北中孚并未像史丹利预想得那样健康发展,而是出现了各种问题。天眼查显示,2019年以来,湖北中孚58次被出具“限消令”,目前累计被执行金额超过3.6亿元,并十多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经营造假和会计造假(临沂史丹利弄虚造假等问题频出)(5)

湖北中孚被多次出具限制消费令

湖北中孚被多次出具限制消费令

对于湖北中孚陷入困境的原因,史丹利回应称,自2017年开始,受一系列政策影响,湖北中孚被迫停产停工,企业前期的扩建项目采用银行贷款融资,企业停产停工直接导致现金流紧张,无法覆盖贷款利息,因此生产经营逐渐陷入困境。

同时史丹利还称,湖北中孚并非公司的主要原料供应商,从湖北中孚采购原料(磷酸一铵)的全年累计量,占史丹利原料全年总采购量的比例最高峰也未超过5%,因此湖北中孚能否正常生产经营,不影响上市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

高文班,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人,十大化肥品牌企业领导人,现任山东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早在1992年,高文班建起了临沭县第一家复合肥生产企业——华丰化肥厂,实现了他的第一个夙愿,让农民兄弟用上了省心肥,并带动了临沭肥料产业群体的迅速崛起。他们认为竞争并不可怕,在竞争中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迎头赶上,取得快速发展。至今史丹利已走过了近20年的辉煌历程,谈到企业的发展史,用高文班的话来诠释就是:一年一个合作项目,一年一个创新理念,一年一个攀登标杆。目前的华丰化肥及史丹利化肥公司的生产规模和品牌影响力,与十几年前相比,是旷世空前的腾飞与跨越。

目前,史丹利已发展成为注册资金9000万元,总资产11.5亿元,拥有员工2000人,年生产能力200万吨的全国超大型复合肥企业之一。史丹利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以县级为单位的2000多个销售网点,产品除畅销国内市场外,还远销日本、朝鲜等国家和地区,其主导品牌“史丹利”、“施丹利”、“三安”全部荣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2020年10月,高文班家族以35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0年胡润百富榜》第1536位。

来源:综合整理自大众日报、山东财经报道、鲁网等

转载:临沂壹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