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对待大象(没有云南大象金贵)

俗话讲“猪鼻子插大葱——装象”。云南几只北迁野生亚洲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一路好吃喝,全程被保护;而河南信阳的野猪却面临着被捕杀。同为动物,差别咋这么大呢?

云南对待大象(没有云南大象金贵)(1)

其实限量捕杀野猪并不是河南首创,在我国重庆、四川等都曾有此操作,而河南信阳早在2006年就曾允许在靠近大别山区的森林里展开捕杀,比如100头中允许捕杀20头。一句话,种群数量太多了。但是野猪又不允许个人私自捕杀,野猪肉也不允许自行食用和交易。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野猪在我国属于“三有”保护动物,在保护名录中位列第33,属于偶蹄目猪科。

所谓三有,指的是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但是保护名录中并不包含野生亚洲象,因为它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出的濒危物种,种群数量一度降至170余头。

这么一看,野猪确实不如野生亚洲象金贵,被允许限量捕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野猪为什么要被捕杀呢?不仅仅是出于缺少天敌数量剧增的问题,更由于野猪对农业的破坏,甚至对人类安全的影响。这也不难理解,没有豺狼虎豹等天敌的猎杀,野猪大肆繁殖,原有的栖息地养活不了那么多,为了生活,它们不得不把脚迈向人类生活的空间,人猪矛盾由此产生。

云南对待大象(没有云南大象金贵)(2)

山里有种说法“一猪二熊三老虎”,意思是野猪比黑熊、老虎要厉害。很多时候野猪和黑熊争斗,野猪能把黑熊拱得弹起老高,但是往往两者实力相当,难分胜负,甚至是两败俱伤。要说一物降一物,野猪虽猛,却害怕豺狗。豺狗的模样像狗又似狼,个头不大但是擅长团队作战,讲究战术,而且爱用下三滥的招数,最拿手最致命的动作是掏猎物的肠子,手法很娴熟,几乎没失手。

俗话说“好白菜都被猪拱了”,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拱”是猪的天性,在野猪被驯化成家猪之前,因为它们是杂食性动物,几乎没什么不吃的,而且是囫囵吞枣地吃,而爱吃的食物又大都藏在地下,比如植物根茎、小动物等。由于野猪是偶蹄,蹄子分叉,又没关节,也不像猴子那样能抓握,所以只能靠坚韧有力的鼻子暴力挖掘土地找食吃。我们看家猪和野猪头骨结构,明显野猪头骨比例更大,鼻子更长,就是为了适应野外生活而形成的特有骨骼。

云南对待大象(没有云南大象金贵)(3)

家猪骨骼示意

云南对待大象(没有云南大象金贵)(4)

野猪头骨(左)、家猪头骨(右)

当食物缺乏时,野猪不得不侵入人类的活动范围,咬食破坏水稻、玉米、红薯等庄稼和经济作物。而野猪野性强,却胆小易受惊,特别敏感,又有昼伏夜出觅食的习惯,往往还怕人,在秋季出没盗食庄稼时,如果突然遇到人类惊扰会四处奔逃,假如情况紧急时有可能向人类发起攻击,所以屡有野猪伤人的报道。因此人猪矛盾进一步加剧。

野猪是杂食性动物,胃为单室胃,能广泛利用多种动植物,喜食青绿饲料,多夜间采食,一次性采食量少,约为家猪的2/3。在野生情况下,用鼻尖拱寻食物,一般在早晨和黄昏觅食。

云南对待大象(没有云南大象金贵)(5)

被野猪破坏的庄稼

既然野猪对人类生产生活破坏逐渐加剧,而本身的种群数量也逐渐增加,因此限量捕杀野猪也是正常的操作,当然捕杀也是有规定的,抓大放小、逮公放母的原则还是要坚持。不过我们知道家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成的,那么能不能把野猪逮住驯化而不是杀掉呢?

野猪为了适应生存竞争,往往头、前躯、蹄和肌肉发育得十分发达,而且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耐粗饲,肉质优良,身体多精瘦肉。而家猪往往繁殖力强,但相比抗病力差。如果把野猪抓住驯化,或者与家猪杂交,可行吗?答案是可行的。

云南对待大象(没有云南大象金贵)(6)

野猪骨骼示意

纯种野猪性成熟较晚,根据所处条件不同差异明显,在野生条件下,野猪生长缓慢,雄性野猪性成熟需要3~4年,雌性需要18~20个月。繁殖期一般是6~8年,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在秋末冬初发情明显,发情周期约21天,持续1~2天,怀胎大约114~117天,1年1胎。

人类驯养野猪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距今8000~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驯养野猪了。先说成年野猪的驯化,主要是针对公野猪,驯化后可以作为父本进行配种,由于家猪是从野猪驯化而来,所以家猪和野猪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而且互相交配就能获得具有正常繁殖能力的后代,经过杂交改良的野猪,俗称特种野猪,与家猪繁殖特性接近,一般6~8个月性成熟,每年可以产2胎,初胎产仔7~8头,经产母猪每窝可以产仔8~12头。驯化野猪利用潜力真的不小,但是也要注意公野猪往往性格凶猛,力量强大、攻击性很强,尤其是在交配期,往往性格暴躁,但交配结束会很快恢复平静。

还有一种是小野猪的驯化,在断奶后体重达到5~10公斤的野猪,基本可以适应外界环境,能够通过自己采食维持生命,而且行为可塑性强,对人没有威胁,还容易接近,对人类没有敌意。

云南对待大象(没有云南大象金贵)(7)

既然野猪易于被驯化,如果我们把野猪抓捕,通过优选与家猪杂交提高品质,或者单独饲养看来也未尝不可,不一定必须采用捕杀的方式来合理控制种群数量,但是这个设想还是要建立在我们有足够安全的捕捉条件下。

不管怎样,野猪数量增加也是好的现象,说明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力度在逐年加强,人们的意识也在逐步提高,相信人与动物能够持续和谐相处下去。

#点亮好奇心#

创作不易,别忘了关注@工程师天张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