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东厂和西厂锦衣卫(明朝的东厂西厂)

明朝东厂和西厂锦衣卫(明朝的东厂西厂)(1)

太祖朱元璋,因幻想大明续华夏千秋,皇位传朱姓万代。自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后,废中书省(剥夺相权)、置内阁(皇帝秘书办)、设司礼监批红权。从行政架构来说,相权被一分为三。决策权被皇权吸收,议政权(票拟)归内阁,行政权下放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将原本由皇权与相权制衡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制衡的独裁制),推上了一个唯皇权独裁制为快的新高度。

为了维护皇权独大的独裁统冶。不仅在政府序列内,设立可风闻奏事的六科给事中、御史来制衡百官,还对皇家卫队(如金吾卫 、羽林卫 、府军卫、虎贲卫 、锦衣卫 、旂手卫等)之一的锦衣卫实行部份转型,变为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私人特务执法机构,以求皇权辗压性地钳制政府权力。

明朝东厂和西厂锦衣卫(明朝的东厂西厂)(2)

锦衣卫

锦衣卫全称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脱胎于拱卫司,拱卫司统率中、左、右、前、后五卫;洪武六年,造金牌,以仁、义、礼、智、信为号,二面俱篆文:一曰“守卫”,一曰“随驾”;洪武十五年,改名锦衣卫。从金牌刻字来看,锦衣卫不过就是历朝皆有的禁卫军,保驾皇帝的侍卫亲军和仪仗队而已。

但是,为了确保相权永远匍匐在皇权脚下。太祖赋予了锦衣卫在“直驾侍卫”常规职权之外,一个关键性的权力——“巡查缉捕”职权。这实际上是用皇宫卫队,越权架空了俗称“六扇门”的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司法权。在现代政府架构中,这是绝不会被容许的,即便是在信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社会中,也是比较出格的做法。

明朝东厂和西厂锦衣卫(明朝的东厂西厂)(3)

锦衣卫设南北镇抚司,南镇抚司只节制锦衣卫的犯法案件和装备督造。是对内的,相当于锦衣卫内部的纪律、装备部门;北镇抚司辖诏狱,对六部和地方政府,执行无需证据的侦缉、监控、逮捕、审判、处罚的行动,且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还无权过问。换句话说,这就是皇帝的私家警察兼私家法官兼私家特务。而且它的私权力比政府序列下的警察、特务、法官的公权力大很多。

明朝东厂和西厂锦衣卫(明朝的东厂西厂)(4)

由于锦衣卫的本职工作,还是皇家仪仗和侍卫部队。为体现皇家仪仗的壮观雄伟,锦衣卫的工装是特别的华美壮丽,并由织造局提供精作的蟒服、飞鱼服、斗牛服。其中蟒服是皇帝赐服,属一品官服。其配刀——绣春刀也是皇家赐刀,轻便狭长,秀雅阴柔,且不许一般军人配带。金牌、飞鱼服、绣春刀,即为锦衣卫的标配。锦衣卫在执行任务时叫“缇骑”。看见了这三样东西临面,基本上这个官员也就玩完了。

明朝东厂和西厂锦衣卫(明朝的东厂西厂)(5)

后来,太祖也觉得锦衣卫滥用职权、动用私刑太过,引起朝庭百官的人人自危和极度恐慌。下诏废除了绵衣卫的“巡查缉捕”职权,一切未决案件、人犯转交由“三法司”依明律处理。

明朝东厂和西厂锦衣卫(明朝的东厂西厂)(6)

东厂

东厂即东缉事厂,永乐皇帝以“靖难之役”上台,恢复了锦衣卫的“巡查缉捕”的职权。不过锦衣卫毕竟是支卫队,虽有特务情报属性,但仍属于军队序列。显然不够私密,加之上台后对百官的极度不信任,就任用宦官,再置一个纯宦官的私密特务机构——东厂。于是,永乐皇帝比他爹,在皇权独大的中央集权制之路上走的更远了。

为求监督、钳制锦衣卫的职权。东厂的权力外延更大,不仅可对百官进行法外的监督制裁、还可对锦衣卫和百姓实施法外的监督制裁。其分支机构远达朝鲜半岛。权力外延达到连百姓的油盐酱醋、婚丧嫁娶等日常生活也要侦知的恶劣程度。这种权力的扩展,直接将特务恐怖力量延伸至民间和属国。

明朝东厂和西厂锦衣卫(明朝的东厂西厂)(7)

东厂还对六部、都察院、大理寺及地方各衙门实行坐班的当面监督。在私密和当面的双重监控之下,令六部、二法司及地方衙门官员陷入如履薄冰、进退失据的惊恐之中。公务活动毫无创造性可言,人人唯恐白天做错事,梦里说错话。根本无心办公,唯有费尽心机地与东厂、锦衣卫拉关系保命。

东厂的职权,当初由永乐皇帝定的是“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这个杠杠。实际上,这只是东厂的前期状况。在中后期,因东厂的厂督是宦官,与皇帝关系更为紧密,且不似锦衣卫临事需奏呈皇帝之故,东厂行事,仅口头向皇帝汇报即可。显然,东厂的办事效率要更高些。对于特务、情报等强力部门来说,效率就是权力、速度就是恐怖、恐怖又是权力。东厂权力经此循环和自我强化,锦衣卫终将势弱于东厂,实在是一目了然。

明朝东厂和西厂锦衣卫(明朝的东厂西厂)(8)

西厂

西厂全称西缉事厂。成化皇帝为绀制东厂的渐渐坐大,又设置了西厂。由宦官汪直任厂督。西厂的人员由锦衣卫中选拨,短短几个月,人员极度扩充,一时之势,竟能压制住东厂。可怜的百官、百姓在锦衣卫、东厂、西厂,这三座大山来回反复的恐怖辗轧下,无数人在诏狱中粉身碎骨,化为一缕冤魂。见到了“厂卫”,并被其拘审,才知道,死神原来是多么的仁慈和可爱。

经大学士商辂为首的内阁辅臣集体上书(够胆量,不怕特务,不怕死),痛陈西厂之戕害。成化皇帝方撤销西厂。月余,西厂复开,汪直对曾威胁过自已的商辂等大臣,经罗织罪名后予以处死。

明朝东厂和西厂锦衣卫(明朝的东厂西厂)(9)

内厂

到正德皇帝御极之时,由宦官刘瑾间接节制东、西两厂,刘瑾因对东、西厂互相争权、夺利、拆台之情状极为不满。又开了个厂子,叫内厂,全称大内行厂,由刘瑾直辖。内厂的侦缉查处范围更大,竟将锦衣卫、东厂、西厂也纳入侦办对象之中。

在大明各位皇帝“明星企业家”的艰苦努力之下,为了保持皇权对相权的绝对压制,也为了防止某厂的坐大,厂子是越办越多。终了,就有了四个特务机构并存窥查朝野、百兽齐出樊笼的热闹局面。于是,大明天下,缇骑四出,不论国内国外,不论高官百姓,不论东厂西厂,不论闹市偏壤,一时天下崩塌震动、人人自危、惧不欲生。

明朝东厂和西厂锦衣卫(明朝的东厂西厂)(10)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剑雄品评文史经济”的头条号,可以阅读系列古典诗词、现代诗歌、对联、经济、美文、军事、历史等品评鉴赏文章。原创不易(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期待关注,谢绝盗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