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蝉鸣七日而绝(为何蝉鸣七日而绝)

蝉,是自然界很神奇的昆虫,炎炎夏日无论走兽飞禽都悄悄地避暑逃生,唯独蝉在尖声鸣唱、引吭高歌,然而蝉只歌唱七天就悄悄地消失……

蝉是半翅目蝉科动物,生活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共有2000多种。大多数蝉的体型通常不大,成虫体长多在2至5厘米,少数种类体长达到7厘米,蝉最显著的特点是骨骼坚硬、翅膀透明或半透明,且具有尖锐细长的刺吸式口器,口器内有食管与唾液管,通过刺吸植物根部和枝干汁液进行生活。但是,蝉的一生是这样度过的,三年的地底下暗无天日的生活,七天烈日高温下的鸣叫,然后静静地死去,蝉的一生可谓是苦逼至极但却充满着悲壮。

蝉有雌雄之分的,我们所听到的高声鸣唱的蝉是雄蝉,而不能发声的是雌蝉。

雄蝉会鸣叫的,它的发音器在腹肌部,腹部有一层鼓膜,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百多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会造成共鸣,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蝉,还能利用各种不同的声调进行高歌。雄蝉每天叫个不停,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其实它们自己并不能听见自己的“歌声”。各种不同的蝉可以发出三种不同的声音:一是集合声,受每日天气变动而进行调节;二是交配前的求偶声;三是被抓住或受惊时的粗鸣声。雌蝉的发声器不健全,不能发声,所以也叫“哑巴蝉”。

雄蝉通过鸣叫吸引雌蝉前来交配,然后雌蝉在树枝下通过那根尖尖的产卵管产下受精卵。到第二年受精卵变为若虫,掉到树下面土层中进入地底下进行生活,饿了就吸食树木根部的汁液,在漫长的地下生活中,一般3年,多则5年、7年甚至十几年,若虫经过多次脱壳变化,最后一次于黄昏夜间时分钻出土表,爬到树上抓紧树皮,进行蜕皮羽化。当蝉蛹的背上出现一条黑色的裂缝时,蜕皮的过程就开始了,头先出来,紧接着露出绿色的身体和打着褶皱的翅膀,经过停留一段时间后,翅膀变硬,颜色变深,便开始飞起来,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幼虫变为成虫。到7月底和8月中旬成为蝉受精产卵的强盛期。因此,成虫雄蝉通过鸣叫高歌吸引雌蝉前来受精繁衍后代,当雌蝉产完卵之后,同雄蝉一起走向生命的终点死亡,然后它们的后代从受精卵开始进行着下一个新的生命周期。

蝉在炎炎夏日迎着太阳的高温鸣叫,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无奈和烦躁,然而对于蝉来说却是在为生命而高歌,它嘹亮的歌声是对生命的呼唤,也是对自然界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歌唱。蝉的一生,三年地下生活,最后7天阳光下的绝唱,悲声中充满着雄壮。

窗外的蝉鸣声又不时地响起……

让我们怀着平静的心绪去感悟这大自然所赋予的神奇,它的声音并不完全是繁杂的噪音,而是自然界给予人类最婉转、最亲切的歌声。

为何蝉鸣七日而绝(为何蝉鸣七日而绝)(1)

为何蝉鸣七日而绝(为何蝉鸣七日而绝)(2)

为何蝉鸣七日而绝(为何蝉鸣七日而绝)(3)

蝉脱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