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诗人张若虚缘何在镇江写下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诗人张若虚缘何在镇江写下春江花月夜(1)

清末焦山明信片

一、焦山与吴中名士的邂逅

初唐某个晚上,迎着月色,唐代大诗人张若虚乘舟途经“江中浮玉”的焦山,万顷江水,浩浩荡荡,奔腾而去,月夜的江面上苍苍茫茫,焦山宛如云海中一尊大佛,巍巍矗立,时隐时现,被蒙上了一层迷离惝恍的色彩,似乎可望不可及,遥远得恍若隔世,远离尘嚣。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诗人张若虚缘何在镇江写下春江花月夜(2)

焦山

此时此景,令诗人有感而发,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诗人张若虚缘何在镇江写下春江花月夜(3)

民国初年的焦山

古时镇江的北面江中,焦山形势险要,江上风起,山势若动,为千古奇观。焦山又名龟山,独耸于江中,满山苍翠,宛如鲸鳌在江中尽意起舞。《博物志》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考,年年八月有浮往来,乘槎可直抵织女宫中。面对长江入海口的雄浑气势,不禁使人产生乘槎泛海直达天官的联想。

焦山,在江苏镇江东北九里的大江中,因汉代高士焦光隐居于此而得名。山上有焦仙岭、三诏洞等景观。定慧禅寺在焦山上,创自汉兴平年间(194―195),初名普济寺。宋名普济庵,元名焦山寺,清初赐名为定慧寺。寺有佛塔二,楼台亭阁堂庵等三十有四。焦山还是书法圣地,现有焦山碑林,存六朝以来刻石百余方,其中以《瘗鹤铭》最为著名。今天我们来谈谈唐代大诗人张若虚与“焦山”的这段往事。

二、千年的回眸

1000多年前的一天,诗人张若虚辞别扬州,沿江而上,去拜会久别的故人。这首《春江花月夜》应是张若虚在这次旅途中的作品。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诗人张若虚缘何在镇江写下春江花月夜(4)

这一次由水路途经镇江,张若虚所乘之船,正停泊在这雾气环抱的焦山下、苍苍茫茫的夜色里。

当夜完全来临的时候,苍穹星光灿烂,河汉一片银辉,星光倒映,宛如银河沉落水中,整个宇宙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朦胧美色。而焦山就隐隐绰绰闪现于这美丽的夜色中,显得神秘而富有魅力。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诗人张若虚缘何在镇江写下春江花月夜(5)

在江中眺望,南有镇江,北有扬州,江心和两岸灯火通明。眼前所见不禁勾起诗人的遐思浮想,万千感慨……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荡漾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和天空变成了一种颜色没有一点微小的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悬挂。

江边上是什么人最初看见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们?

人生一代一代地无穷无尽,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总是相似。

……

张若虚从春江花月夜的绮丽壮阔景色道起,令人沉醉,令人迷幻。这似乎是一个优美的序曲。

诗人张若虚虽然流传的诗作不多,但此篇以“孤篇横绝全唐”,奠定了张若虚在唐代文学史的不朽地位。

三、诗人张若虚诗作之地——焦山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诗人张若虚缘何在镇江写下春江花月夜(6)

诗人张若虚所处之地当以镇江的北固山尤其是焦山为是。焦山位于最东,北固山在西,金山在最西,这三座山是江苏镇江历史上的千古名山,或挺立江中,或雄峙江畔(焦山,现仍在江中,有“浮玉”之美称;金山,原在江中,古人称誉为“江心一朵芙蓉”,清中叶以后始与南岸相连;北固山,三面环水,形势险峻,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云:“一水横陈,连冈三面,做出争雄势”,享有“天下第江山”之美誉。辛弃疾填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与《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二词,北固山声名更大)。因此,它们已成为历代骚人墨客登临抒怀的理想处所。从不胜枚举的北固山、焦山的登览之作中,诗人们几乎都要写到大江东入海的壮观气象。我们看部分“江”“海”并举的描写。如宋朝戴复古《焦山》:“江接海冥冥”……实际上,若要论更切合《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之情形者,当以上列种种登览焦山诗为最。这是因为,在焦山东北之江中,有两座礁岛,一称松寥,一称夷山,分峙江中,形似门户,古称海门。在古人看来,在焦山以东广阔浑浊的水面,便是大海了。而焦山近处的松寥山与夷山对峙江中,好像是大海之门一样,故有“海门”之称。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诗人张若虚缘何在镇江写下春江花月夜(7)

今天,当人们游览焦山还能听到讲解员讲述诗人张若虚在这里留下的不朽诗篇。焦山有幸,能有一场和张若虚的美丽邂逅;后世更有幸,可以从这涛涛江水中,感受到那份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