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清明烈士名单:柳州英烈柯汉资烈士

柳州清明烈士名单:柳州英烈柯汉资烈士(1)

图:柯汉资

柯汉资,原名柯国材,字銮成,广西马平县(今柳州市)人,生于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家住柳州城内府前街(现中山东路),为清末随黑旗军抗击法帝国主义立过战功的武官柯培谦之次子。柯汉资自幼勤奋好学,深明国家大义,眼看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割地赔款、政治腐败,十分愤恨。1906年,仅20岁的柯汉资立志要推翻清政府统治,便离家去广州、香港结识革命志士。

1907年,柯汉资在香港经柳州籍的革命党人刘古香介绍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08年返回柳州与刘古香、甘乃纲等革命党人,在柳州市莲花桥(原皇荡巷,现市工贸大厦处)开设“一乐也”俱乐部,以业余戏曲活动为掩护,暗中运藏枪械武器,秘密策划柳州武装起义,攻打柳州府城。同年冬,柯汉资化装为走江湖模样的人,翻山越岭深入到柳城县、中渡县、融县(今融安、融水县)三县交界的四十八弄,步行穿插在水弄、鹧鸪弄、韭菜弄、土地弄、黄岩弄、锅底弄的崇山峻岭中,走访贫苦百姓,游说要推翻满清,宣传复兴中华的革命道理。并到宜州府的庆远、罗城、天河县一带山区,联络会党民军杨秀芝、刘福卿、谢龙祥及被清政府逼上山的绿林首领邱光廷、郑云龙、陶二等,计议商定于1909年农历春节袭击柳州府城。柯汉资又亲自到柳城县与在四十八弄组织的会党民军武装约5000余人,集结于柳城县太平圩,准备与在柳州城内民军首领梁云甫等内外结合,攻打柳州城。不料,被清政府察觉,清右江镇总兵李国治率清兵数千人,向柳城县太平圩及四十八弄附近乡村、山区围攻,双方激战两天两夜。会党民军寡不敌众,被迫采取战略主动撤退,大部队向融县三防、大苗山一带转移。接着清政府在柳州城内大肆搜捕革命党人,民军首领梁云甫被捕后遭杀害,柯汉资和部分革命党人安全转移到广州。

1910年夏,柯汉资为革命奔走,又转回到柳州,会同马平县进德乡的刘震寰及张铁臣、钱权、许仲山、杨景廷等联络各地会党民军,准备第二次武装起义。拟订当年秋天,准备在清政府官员于北关外(现解放北路一带)、北较场(现广场)进行祭孔活动之时突然袭击柳州府城。9月4、5日,民军近千人已陆续集中在柳城县长塘乡(现属柳州市)及附城屯伦村一带待命,准备出击。不料被劣绅刘扬辉密报清政府。为避免革命力量损失,保存实力,以利东山再起,柯汉资等人研究,决定停止突然袭击计划,将各地民军化整为零,遣散转移。柯汉资又转返广州、香港。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举行著名的广州起义。按总攻击部署,柯汉资与刘古香、钱权等先隐蔽在广州市旧仓巷芙蓉里4号暗中设立的联络机关中,当日按统一战斗布置,柯汉资随刘古香率领广西的同盟会员李德山、李子廷等负责攻打广州总督衙门。这次起义失败后,柯汉资转赴香港协助同盟会党人办理善后事宜。

同年初夏,柯汉资奉命到安南国(现越南)及广西边境镇南关(现友谊关)连城一带察看地形,为革命党人武装起义建立进可攻、退可守的革命大后方。9月下旬,柯汉资又赶到南宁与同盟会南宁支部的雷鲲池、驻邕新军队长谭昌等商议筹划柳州、桂林、南宁等地如何同时举行武装起义,攻打各地清政府的有关事宜。9月底,柯汉资便回香港向同盟会总部汇报各地联络筹划情况。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的捷报传到各地。此时在香港的柯汉资十分兴奋,即从香港赶回柳州与同盟会员王植槐、刘震寰、钱权等策划柳州起义。首先布置由钱权率领雒容县雒容乡高岭塘(现鹿寨县雒容镇附近)的垦兵向柳州府城挺进,以策应各路进兵,攻击清政府府台、道台各衙门据点。柯汉资、王植槐、刘震寰等率领同盟会和会党民军分头向柳州城内各级清政府衙门进军。还在三江、融县一带布置数百名会党民军,以牵制桂林方面可能向柳州增援的清兵。11月7日,柯汉资和王植槐、刘震寰等率领会党民军进入柳州府台衙门(现中山东路一带)、柳州道台衙门(现中山中路一带),右江镇总兵陈鸿初、柳州府知府高墨林、右江道台沈炳炎、马平县知事万荣龄等清政府官员均缴印投降。

1911年11月9日,在革命武装起义胜利的形势下,柳州革命党人宣布柳州独立,在柳郡中学堂(现市文化大院内)召开数千人的军民大会,宣布成立右江国民军总机关,王植槐任司令官,柯汉资任执法部长,其余王干廷等人亦各任专职。右江国民军总机关作为革命政权机关,直接听从广东革命政府指挥,负责处理柳州地区的军民政务。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袁世凯窃夺了辛亥革命果实,接着自称“洪宪”皇帝。袁世凯为摧毁南方革命军政府的反袁势力,利用盘踞在广西梧州及广东肇庆、都城(郁南县)一带的原清政府广东省镇抚使龙济光,催促龙率兵入广东驱逐陈炯明在南方的军事力量。当时广东革命军政府陈炯明策划刺杀龙济光。在广州粤总督署任职的柯汉资深明大义,勇于承担刺杀龙济光的重大任务。广东革命军政府并布置杜澄硕、郭敬章负责后方接应。随后柯汉资向陈炯明领取手枪及炸弹两箱,深夜乘船赶赴广东省都城。临行前,柯汉资对郭敬章说:“此行成败未可知,但不能不置生死于度外,如果龙济光入粤,袁氏必残暴消灭吾党。此时若不杀龙,将来为害,实不堪问,民国亦危殆。我此行本大无畏精神,决必死之心志,倘有不测,希转告各同志继续奋斗,为吾党争生存,为国家除败类。至于我的父母妻儿,望予照顾,因与你交厚,故敢重托。”言毕与郭握手告别。随柯汉资一同前往都城的还有陈子英、杨愿公、刘崛、周榜等人。到达都城后便秘密策划,准备行动,并事先派人到梧州侦察龙的行踪。不料,肇军统领李耀汉与龙济光早已暗中有勾结,派一营兵力,赶到都城将柯汉资、陈子英捕押到肇庆。郭敬章等人多方营救无效。当龙济光率兵进广州后,李耀汉又将柯汉资押解广州。1913年9月17日,柯汉资在广州壮烈牺牲,年仅27岁。

1918年,柯汉资的独子柯传灏、侄子柯传洁等人前往广州,在广州国民政府有关部门协助下,将柯汉资烈士遗骸运回柳州市狮子山上安葬,并立碑。碑额上写“移孝作忠”,两旁对联是:“屠龙计就无今日,讨袁功成慰此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