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叫武松什么名字(武二郎叫武松武大郎叫什么)

​【本文由蜀山笔侠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不好意思,又要拿砖家开涮了,谁叫砖家出镜率这么高呢?

看过《水浒传》的朋友从始至终都有一个疑问:武二郎叫大名鼎鼎的武松,而武大郎的名字却从来没有出现过,就叫大郎。是作者忘了交代?还是觉得没必要交代呢?结合《水浒传》的创作背景,我们能否找出武大郎的原型,并解密其真实姓名呢?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武松

武大郎叫武松什么名字(武二郎叫武松武大郎叫什么)(1)

在《水浒传》里,武大郎的亲兄弟是武松,如果能找出武松的原型,武大郎的身世自然就破译了。

然而,武松的原型宋代义士武松并没有兄弟,其人生轨迹也和《水浒传》有很大的不同,这条线算是断了。

2、武大郎

武松这条路走不通,我们就只有直接从武大郎身上入手,历史上清河县真有一个叫武大郎的人吗?

您别说,还真有,而且,相似度达到了90%,他是谁呢?

据《清河县志》和现存的清河县武家那村武植墓墓志铭记载得知:清河县确实有过一个叫武大郎的人,明初人士,和《水浒传》成书时间接近,他的妻子也姓潘,其子孙一直延续到现在。

武大郎叫武松什么名字(武二郎叫武松武大郎叫什么)(2)

只不过,这个武大郎和《水浒传》中的武大郎相去甚远。据《墓志铭》介绍:这个武大郎名叫武植,其身高大概有180cm(骨殖推算),不但不是卖烧饼的,还是当朝进士,做过县令,其妻潘氏也不是水性杨花的潘金莲,而是温柔娴淑的知州之女,大家闺秀。

明明都不像,为什么人们还将他们和《水浒传》联系起来呢?

原来,这里面还有个故事:

武植年轻的时候曾经受过一个叫黄堂的人的恩惠,后来,武植做了官,黄堂因家里遭遇变故前来投奔武植。

武植为官清廉,不想在明面上厚赠黄堂,却在背地里为黄堂重建家园。可是黄堂不知情,以为武植忘恩负义,是个小人,于是就不辞而别,回家去了。

在回家的路上,黄堂用文人的方式发泄他心中的不满,他将武植的形象丑化并传播到沿途各地,武大郎的故事瞬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武大郎叫武松什么名字(武二郎叫武松武大郎叫什么)(3)

而《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就是在听到这个花边新闻后把它嫁接到了《水浒传》里面,碰巧,两人都姓武,而且都是清河县人,于是,武大郎成了武松的大哥。但施耐庵并没有明说武大郎就是武植。

事情到这里好像就这么盖棺定论了,可是仔细一琢磨又发现:不对呀,《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而武植是明朝永乐年间(朱棣年号)进士(正史查无此人),这、这……穿越吗?

这一理论似乎瞬间被推翻了,但也不排除有一种可能:就是《水浒传》初稿没有武大郎这个角色,是后来人给加上去的,目的是为了丰富武松的家庭背景,同时这个花边新闻也挺有看头,不然同时期写成的《金瓶梅》怎么会被称为明代“四大奇书”呢?

武大郎叫武松什么名字(武二郎叫武松武大郎叫什么)(4)

但至于这个修改者是谁?或者这个假设本身是不是成立的,就需要更多的砖家来破译了。

如果您喜欢作者的风格,请顺手给个赞!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賨人客》,号“蜀山笔侠”,一个文章会“说话”的历史作者,专注于不同角度看历史,探索不一样的春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