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年宋庆龄病重住院(81年宋庆龄病重住院)

图|邓小平和宋庆龄合照邓小平一生担任过许多党和国家要职,但一直到最后也没有辞去的一个职务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名誉主席,在任期间,邓公还把自己的稿费捐给了基金会,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81年宋庆龄病重住院?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81年宋庆龄病重住院(81年宋庆龄病重住院)

81年宋庆龄病重住院

前言

图|邓小平和宋庆龄合照

邓小平一生担任过许多党和国家要职,但一直到最后也没有辞去的一个职务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名誉主席,在任期间,邓公还把自己的稿费捐给了基金会。

而邓公和宋庆龄之间的友谊,还得从他对宋庆龄的认识开始说起......

邓小平和宋庆龄的首次会面

1893年,宋庆龄出生于上海,15岁时,她赴美留学,21岁回国途中遇到了孙中山,后来不顾家庭阻挠,她与孙中山结婚。

婚后,宋庆龄一直细心照料孙中山的生活,不仅担任他的秘书,还陪同他参加革命活动。

广州蒙难时,宋庆龄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掩护孙中山脱离危险,他们二人之间的感情可谓是“精诚无间同忧乐,笃爱有缘共死生。”

然而就在孙中山和宋庆龄结婚11年后,也就是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这让宋庆龄十分难过,但在难过之余,她依旧选择继承孙中山的遗志,继续投身革命,就这样,宋庆龄不仅赢得了国共两党的爱戴,也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尊敬。

1927年4月12日,革命形势风云突变,蒋介石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这场政变也波及到了在冯玉祥部中山学校工作的邓小平。

6月10日,汪精卫、冯玉祥等人在郑州举行会议,公开反共,随后,冯玉祥下令,所有在他部队中的共产党集中到开封,名曰“训练”,其实是“礼送出境”,而邓小平则没有被送到开封“受训”,而是来到了武汉,在中央机关任秘书一职。

图|邓小平

当时,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的宋庆龄也在武汉,7月15日,汪精卫发动政变,与此同时,蒋介石、汪精卫二人分别致信给宋庆龄,妄图借她的威望以增强反革命声势,但都被宋庆龄严辞拒绝了。

7月18日,宋庆龄发表了《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很快,这篇文章便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7月30日,宋庆龄公开宣布:

“此后余之行止,将如余前在汉口所发之宣言,在国民党现行政策不改变之前,余决不参与任何活动;于革命事业不纳入中山主义轨道内时,余决不担任任何党务。余非叛徒,亦非骑强,且与南京政府毫无关系也。”

宋庆龄的大无畏精神和磊落举动无不令共产党人十分钦佩,这其中便包括邓小平,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南昌起义,并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在此期间,宋庆龄被推选为委员和主席团成员,与毛主席等22人以国民党中央委员名义发表了《中央委员宣言》。

不久后,宋庆龄准备前往莫斯科,在离开前,她曾再次声明:“国共两党有合作的必要,中国共产党无疑是中国内部革命力量中最大的动力。”

这句话在当时只有23岁的邓小平心里留下了足够的分量,哪怕是60年后,在会见印度客人时,提起宋庆龄的时候,邓小平依旧十分感慨地说:

“宋庆龄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蒋介石叛变后,国民党内有两位女性是真正的左派,一位是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另一位是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她们一直同中国共产党合作。”

一开始,宋庆龄与邓小平都各自在自己的领域为革命事业而奔波奋斗,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交集。

图|宋庆龄

20世纪30年代初,宋庆龄联合蔡元培、鲁迅等人发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营救了不少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七君子”等人。

在抗日方面与共产党紧密合作,为支援八路军战胜困难,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大同盟”将大批捐款和物资送给解放区和敌后根据地,介绍白求恩大夫、印度援华医疗队等前往解放区为八路军伤病员服务,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援助和道义上的支持。

1937年8月,中共领导的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他对宋庆龄给予八路军的大力支持、对中国抗日革命事业的努力奋斗非常敬佩。

一直未能谋面的宋庆龄与邓小平在1949年夏天,在上海终于见面了,但这第一次见面竟然是邓小平上门去赔礼道歉。

原来,1949年5月27日,住在林森中路1803号的宋庆龄迎来了上海全市解放,当得知这一消息后,宋庆龄是满怀喜悦的。

在25日,解放军先遣部队进入上海后,宋庆龄曾兴奋地向长期协助她工作的友人王安娜表示:“感谢上苍,我们现在总算可以自由地呼吸了!”

图|宋庆龄

但是,不久后却发生了一场“意外”,六十师一七八团一个营进驻淮海中路后,一名连长指着武康大楼对面一所宽敞的房子,要排长带一排人去宿营。

当时没人知道这里就是宋庆龄公馆,当士兵们敲门要进去时,遭到了门房的拒绝,但门房并没有说明缘由,只是笼统地说“这里不能住”。

因不知道为何不能住,这让士兵们有些恼火,只认为他们是不愿意让住,便说:“连长指示我们住在这里,你们凭什么拦着我们?”

可无论士兵们怎么说,门房始终只有一句“这里不能住”。

就在双方争执相持不下时,宋庆龄亲自下楼来,当着战士们的面说:

“我是宋庆龄,这里是我的公馆,你们部队不能住,要住,请陈(陈毅)司令打电话给我。”

为了挽回这个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5月31日,时任中共华东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和陈毅一同来到宋庆龄寓所拜访道歉。

次日,邓小平命华东局向中央报告了相关情况:

“孙夫人宋庆龄处,我们到后即决定首先拜访,因她有病,故迟了三天才见面。在此三天内,我们部队因找房子(因她现住宅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另拨的)曾进去麻烦了两次,引起她一些误会。昨日,陈毅、邓小平和吴克坚等人同往拜访道歉,已检讨问题责任,我们已派卫兵在其住宅警卫,据了解,她现在经济困难,决定由潘汉年先送一百万人民票给她,以后当陆续供给。”

图|邓小平

中央得知此事后下达指示,军管会当即下令:保存孙中山先生在上海的旧居,以资纪念;从优供给给宋庆龄日常费用及实物。

宋庆龄病重,邓小平前去探望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当选为国家副主席,邓小平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一起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努力奋斗。

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宋庆龄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邓小平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

因早年都有过西方留学经历,为此宋庆龄和邓小平之间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中国人民一定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

中共“八大”会议结束后,邓小平与宋庆龄作为新中国的领导人,他们共同为国事操劳,1957年11月,宋庆龄、邓小平陪同毛主席一同前往苏联,参加了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典礼活动,在此次访苏期间,宋庆龄与邓小平的友情也日渐加深。

19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上,宋庆龄发表了《孙中山——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革命家的讲话》,当时,邓小平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即便是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他还是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既是对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纪念,也是对宋庆龄的慰藉和鼓舞。

图|邓小平

1973年,中共中央恢复了邓小平党组织的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回到工作岗位不久后,他便主动致电问候宋庆龄,没过多久后,他还携妻子卓琳和女儿毛毛来到宋庆龄北京寓所探望宋庆龄。

宋庆龄在见到邓小平一家人后十分高兴,她在自己寓所的小客厅接待了他们,故人时隔多年再次见面,依旧是以往的感觉,大家交谈十分融洽,客厅里也时常传来大家的笑声。

1978年8月24日,宋庆龄接到了邓小平要与她紧急面谈的消息,为此,她特意推掉了自己与老友的会面。

这一次会面后,宋庆龄和邓小平进行了简单的寒暄,很快便进入了正题,他们对建设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紧迫性认识是一致的。

除此以外,两位伟人谈得最多的话题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千秋大业,当邓小平谈到这一问题时,曾说:

“现在已经进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要把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宋庆龄听后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在经过一番商量后,他们二人一致认为:宋庆龄的特殊身份和巨大影响,在祖国统一问题上起着其他任何人都无可代替的作用,最后二人相约为祖国统一而奉献余生。

图|邓小平和宋庆龄合照

邓小平与宋庆龄的这一次会面所谈到的会谈,都争取到了宋庆龄的大力支持。

1980年1月1日,宋庆龄出席全国政协进行的元旦茶话会,同各界爱国人士300多人一起共庆佳节,当时,邓小平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主席。

在茶话会上,邓小平发言道:“我们满怀信心地跨入了八十年代,我们面临的任务是要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做出显著的成绩,要把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工作始终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邓小平话音刚落,宋庆龄和在场的全体同志们便一起鼓起了热烈的掌声,对于这一次的茶话会,宋庆龄曾言:“这是一次鼓舞士气的会议,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1981年3月下旬开始,宋庆龄的健康情况愈来愈让人忧虑,党中央十分担心她的病情,便嘱咐邓颖超代表中央常委去看望她。

当邓颖超来到医院看望宋庆龄时,曾主动称呼其为“副委员长”,对此,宋庆龄明确制止,邓颖超便接着说:“那称你宋庆龄同志好吗?”宋庆龄这才含笑点了点头。

图|宋庆龄

告别时,宋庆龄频频吻邓颖超的双手,邓颖超也情意深长地回吻她的手,还亲吻了她的面颊。

3月30日,邓小平从百忙之中来到医院探望宋庆龄,在同宋庆龄畅聊了一会儿后,为不打扰她休息,邓小平便主动同她告别,离开后,邓小平当即下了一道命令:宋庆龄享受国家元首待遇。

5月14日晚,宋庆龄的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经多方治疗无效而恶化,突发寒战高热,体温高达40.2℃,并伴有严重的心力衰竭。

在经过抢救后,第二天早晨体温开始不断下降,神智清醒地宋庆龄,向前来看望她的王光美、邓颖超、彭真提出了入党要求,并接连重复了三遍。

邓颖超等人当即表示热烈欢迎她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几人在商议后,决定立即将此事报告给党中央。

15日上午,宋庆龄的入党要求直接报告给了邓小平等政治局领导人,很快,邓小平便召开了政治局紧急会议,会上一致决定接受宋庆龄为中共正式党员,同意建议授予她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

16日上午,邓小平再一次特意前来看望宋庆龄,见到宋庆龄后,邓小平祝贺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夙愿,宋庆龄高兴地点了点头。

图|邓小平

随后,邓小平握着宋庆龄的手说:“您安心养病,若有不测,我们一定会妥善安排的。”

宋庆龄再一次微笑着点了点头。

就这样,宋庆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弥留之际的心愿,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这一年,宋庆龄88岁。

宋庆龄到晚年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完全从党的事业和需要出发的,她对党的信任与忠诚,受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在宋庆龄的追悼会上,邓小平致悼词,他高度评价了她伟大光荣的一生。

在宋庆龄逝世后,中央遵照她的遗愿,把骨灰安葬在了上海万国公墓宋氏墓地,1984年,在宋庆龄逝世3年后,万国公墓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

邓小平终身保留“名誉主席”一职

1982年5月29日,适逢宋庆龄逝世一周年纪念之际,为纪念宋庆龄同志,继承和发扬她的未竟事业,在北京宋庆龄故居,宋庆龄基金会正式成立。

对于宋庆龄基金会的成立及其“和平、统一、未来”的宗旨,邓小平表示首肯。

图|邓小平亲笔为宋庆龄纪念碑题词

正是基于对在国际国内有着广泛影响的宋庆龄及其光辉业绩的深刻理解,邓小平在身兼党和国家要职的同时,又愉快地兼任了宋庆龄基金会名誉主席这一职务。

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邓小平日理万机,但他还是常常记挂着宋庆龄基金会,在工作服繁忙的同时,他会从不同侧面以不同方式指导和支持着基金会的工作。

1986年5月29日,在宋庆龄逝世五周年纪念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在上海宋庆龄陵园为她立碑铭文以志纪念,邓小平为宋庆龄纪念碑亲笔挥毫题词:“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宋庆龄同志永垂不朽!”

1989年,在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不再参加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并辞去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之后,宋庆龄基金会名誉主席,这是他一生中最后的职务。

1992年5月,宋庆龄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召开前夕,基金会副主席在向邓小平同志办公室汇报工作的同时,表达了希望邓小平继续担任宋庆龄基金会名誉主席这一职务的愿望。

对此,邓小平同志办公室经过请示邓小平本人后,给出了“同意”的明确答复。

图|邓小平

尽管已经辞去了党和国家的多个领导职务,但邓小平仍然担任宋庆龄基金会名誉主席的职务,这是宋庆龄基金会的殊荣,一辞一留,将邓小平的超高睿智和高风亮节表现得淋漓尽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