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千古名胜地(喜迎二十大千古名胜地)

喜迎二十大千古名胜地(喜迎二十大千古名胜地)(1)

喜迎二十大千古名胜地(喜迎二十大千古名胜地)(2)

10月10日

《常德日报》报道了

桃源县经济社会十年发展扫描

喜迎二十大千古名胜地(喜迎二十大千古名胜地)(3)

桃源县地处湘西北,因千古名胜桃花源而得名。党的十八大以来,桃源县紧跟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在农业、工业、商贸服务业等方面以及社会事业等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历史新跨越。

农业篇 沃野田畴绘锦绣

党的十八大以来,桃源县大力开展“三农”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实现了农业总产值过百亿元的跨越发展。

从保产迈向稳增,这是粮仓更实的十年。自2011年起,该县共建成高标准农田74.5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获得省政府激励表彰;共选育出审定水稻新品种14个,国审品种“桃优香占”2015年9月获评中国优质稻十大金奖。2020年,桃源县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2019年至2021年,桃源县粮食面积与产量连续三年获全省“双第一”。2022年,该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78.2万亩,预计粮食总产量达75.7万吨。

喜迎二十大千古名胜地(喜迎二十大千古名胜地)(4)

高标准农田建设枫树维回乡项目区 (图片由桃源县委宣传部提供)

从传统跃升现代,这是农业更强的十年。十年来,桃源县大力开展“六大强农”行动,以打造“一园一特”为契机,成功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申报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10个、市级农业特色产业园2个、县级农业特色产业园28个。十年来,桃源县采用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和农药减量融合推进的方式,促进绿色农产品提质增效。截至2021年,该县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面积达98.6万亩,覆盖率达52.8%;已授权的专业化统防统治公司8家,无人机保有量235台,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107.5万亩;农药年使用量较2012年减少646.3吨,减量比39%。十年来,桃源县严格源头把控,对规模农产品生产基地及重点区域进行监督检查,完成每年监测任务3万批次,连续7年通过省农业农村厅能力验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二品一标”有效期内认证产品89个。

从“面子”靓到“里子”靓,这是农村更靓的十年。十年来,桃源县加快补齐突出短板,建设美丽宜居村庄,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和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工作,村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2019年以来,该县累计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6.7万户、农村公厕68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4%,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为46.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28%,畜禽养殖设施装备率达90%以上,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5.74%;累计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9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个。

从温饱实现丰裕,这是农民更富的十年。十年来,桃源县通过抓特色、培主体、强基础,基本形成粮食、油料、畜禽、茶叶、蔬菜、竹木六大主导特色产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该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2012年的26家发展到45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6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总量分别达到1190家、1713家,从事相关农业产业个体工商户508家,认定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9个,其中省级示范联合体5个。该县2021年实现农业产业总值169.94亿元,比2011年增长81.96亿元。

园区篇 产业集聚显效应

十年来,桃源高新区规模从小到大,产业由弱到强,园区人用汗水浇灌了一份令全县人民满意的答卷。

十年,从“白手起家”到“全面覆盖”,党的建设稳步推进。十年来,园区始终以党的工作全覆盖和党组织全覆盖为工作导向,2016年成立企业党委,并设立园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至今已有38个非公企业党组织,直管党员174名。

十年,从“蹒跚学步”到“茁壮成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2年,园区被省政府批准设立省级工业集中区时,规模企业仅24家,年产值142.48亿元,税收3.01亿元。经过十年发展,到2021年,园区企业数量达到200余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123家、高新技术企业36家,就业人口2万余人;年产值达260亿元,企业入库税金5.1亿元,园区综合排名始终稳居全市前列,连续9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园区。2021年,桃源高新区成功创建省级绿色园区,获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奖励,被评为全省“五好”园区。

十年,从“一铝独大”到“三足鼎立”,优势产业初具规模。2012年园区主要产业为铝材加工,创元工业园产值121.12亿元,税收2.6亿元,分别占园区85%、86%,产业结构是“一铝独大”。十年来,园区深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轻工制造产业,目前园区产业集群基本成型。以迪文科技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企业异军突起,21家配套企业入驻园区,2021年电子信息产值达40亿元;智能制造产业核心竞争力突出,湖南飞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造·隐形冠军”称号,今年7月,该公司创业板首发获得通过,9月荣获湖南省省长质量奖,其所属智能机械制造产业2021年产值60亿元;龙行天下集团桃源休闲体育用品产业园在岗员工6000余人,智能轻工制造产业2021年产值达20亿元。

十年,从“立足本土”到“开放高地”,招商引资成绩斐然。十年来,园区采取高位招商、中介招商、驻点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多种措施,引进签约迪文科技、站成运动、国宗铝业、湘西北商贸物流园等188个项目,其中返乡创业企业占比超过90%,总投资近400亿元,2022年8月,在全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推进会上,桃源高新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先进园区。

十年,从“被动审批”到“主动服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十年来,园区坚持以“园区事务园区办”为目标,全力服务好园区企业。2014年,园区启动“一权两制一司”改革,全面启用了“2号公章”,2019年全面承接了85项审批程序,2021年5月进一步承接了22家县直部门236项审批服务事项,建成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了“一枚公章管审批”,园区事务园区办;建立县委书记餐叙、函告督办、全程代办服务等七大制度,为企业、为员工提供“母亲式呵护”“一站式办理”;园区环境不断优化,2021年桃源县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县。

商贸篇 持续发力提质效

这十年,是桃源县商务工作发展迈入“快车道”的十年。该县以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创新消费业态新模式、推动内贸流通转型升级为抓手,牢牢稳固“三外”根基,着力培育消费热点,取得了显著成效。

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2021年,该县完成进出口总额30655万美元,排名全市第4,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126.26%;实际利用外资218万美元,排名全市第2,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72.67%;新增中方合同投资额250万美元,全市排名第2,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125%。

商贸工作开创新局面。2021年,该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64亿元,全市排名由第9上升到并列第6,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103.77%;新增入限商贸流通企业9家,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112.5%。市场主体不断壮大,至2021年末,该县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共91家。商业网点不断扩大,打造了五大专业化商圈,对城区5个农贸市场进行了整治提升。

基础建设呈现新面貌。该县消费环境的逐步改善激发了消费活力,商品供给充裕,市场繁荣活跃,消费结构不断改善。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转向追求质的提升,生活品质逐步提高。该县不断加强住宿餐饮行业服务升级和质量提升,御景园、盛世桃源等星级酒店建成运营,提升了商务及旅游住宿接待水平;通过组织开展老字号认定等系列活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和综合竞争能力,为行业树立标杆,津山口福等10余家现代农业企业先后获评“湖南老字号”,老字号品牌数量居全市第一;商贸行业服务水平、服务手段、服务档次等都有了显著提高。

流通效能显现新速度。该县以县邮政公司现有平台为依托,全力打造客货邮融合发展中心,打造以县城物流配送中心为中枢、村级服务站为末梢的网络体系,通过建设县级中转中心、乡镇中转仓以及413个村邮物流代办站,整合“供销e家”、“益农信息社”、邮乐购站点385个,全面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重点围绕物流标准化项目、商贸、物流(含快递)、冷链物流、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等领域项目争取国省投资补助,扶持冷链物流和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试点项目建设,发挥国省投资引导作用,带动桃源县物流企业投资商贸、物流解决农特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问题。

电商经济释放新活力。社区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2020年以来,该县已连续举办了三届电商节,组织直播带货等活动10余场次。2020年,该县电子商务实现零售额5.8亿元,农村电子商务零售额2.3亿元,增速9.5%。2021年,该县实现电商零售额6.6亿元

卫健篇 护佑健康惠民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桃源县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公共卫生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健康桃源”建设,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身心健康,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这十年,医疗服务能力实现新提升。就医环境明显改善。“十三五”期间,该县共完成230个医疗卫生建设项目,“十四五”开局之际,“健康桃源”一期、高新区传染病分院项目有序推进。截至目前,该县实际开放床位总数为5295张,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6.76张,已达国家、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目标。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十年来,县二医院等晋级二级综合医院,县精神康复医院晋级二级精神病医院,县中医医院晋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晋升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县人民医院升级为三级综合医院。与此同时,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先后建成1个国家级特色专科和6个省级重点专科。基药保障明显增强。截至2021年,该县乡镇卫生院、二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金额占比分别达到了80%、60%以上,村卫生室基药配备品种均在50种以上。

这十年,公共卫生服务取得新成效。公共卫生服务投入逐年加大。该县面向全体城乡居民免费提供12大类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2014年的35元提高到75元。疾病防控体系逐步完善。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县统筹调度、精准施策,一系列防控举措快速落地。妇幼健康水平逐渐提升。截至2021年,该县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7.32%,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5.55%,“两癌”普查和产前筛查等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连续多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爱国卫生工作稳步推进。桃源县着力建立健全爱国卫生长效机制,围绕改善卫生环境、倡导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疾病等开展各类社会性、群众性卫生活动,2017年、2020年连续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周期复审。

这十年,卫健服务管理迈上新台阶。审批服务更高效。十年间,卫生、计生部门合并,卫生健康部门组建,实现了机构、职能、人员、资源整合,建成了全员人口数据库、人口网格化管理平台和部门“实时通”系统,坚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审批要件,压缩50%办事时限,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审批效率。监督执法更深入。十年来,该县重点围绕“医疗不良执业行为”“医疗废物污水”等专业领域开展执法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不法行为,维护医疗市场秩序。计生服务更贴心。十年来,桃源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低生育率不断加剧形势,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持续做好计生特殊家庭关怀帮扶,实现联系人制度、就医“绿色通道”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个全覆盖”,使计生特殊家庭帮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生态篇 “碧水逶迤浮翠巘”

党的十八大以来,桃源县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问题为重点,统筹推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向党和人民上交了一份生态答卷。

这十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空气质量逐年好转。该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6年的75.2%提升至2021年的96.2%,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68,全市排名第一;PM2.5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颗粒物浓度均达标。水环境质量高质保优。沅江桃源段7个省控水质监测断面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限值,水环境质量呈整体上升趋势;42处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限值,达标率100%。土壤环境安全可控。该县耕地、林地、工业用地土壤安全得到有效管控,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34277.17亩,严格管控1279.413亩,未发生土壤环境污染事件。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全面完成。通过结构、工程、管理等减排手段,截至2021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分别削减19.5%、26.2%、45.7%、49.7%。

这十年,污染防治成果丰硕。十年来,桃源县以气、水、土三大保卫战为抓手,强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蓝天保卫战取得实效,碧水保卫战推进有序,净土保卫战扎实有效。目前,市交办该县的421项任务已全部完成并销号,2019年至2021年,桃源县连续3年获得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优秀等次。

这十年,绿色发展风生水起。生态文明创建成效显著。2015年,桃源县成功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019年,桃源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020年启动茶庵铺镇“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2017年至2021年,连续五年顺利通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累计获得上级转移支付3亿多元;2022年,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支持,上半年争取上级支持项目8个,争取资金约8466万元。

这十年,环保监管掷地有声。组织领导坚强有力。该县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齐抓共管、企业治污主责、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机制,进一步压实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责任。督察整改销号彻底。2017年至2021年,中央、省级先后开展了5次生态环保督察,交办的信访问题均已按时序要求办结销号,2021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报告指出问题28个,已销号14个,剩余14项正在整改的问题均达到序时进度。监管体系不断健全。该县加强联动执法,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升监管能力,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省市各类生态环境业务监管执法培训20多次;强化监测建设,先后投入近200万元,配备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以及机动车尾气检测等各类监测设备80多台套;完成了污染源普查数据定库,为优化经济结构、科学制定经济社会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民政篇 聚焦民生增福祉

十年来,桃源县民政部门聚焦脱贫攻坚、特殊群体、群众关切,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这十年,聚焦困难群体,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桃源县救助体系逐渐完善,救助成效逐步提升。2012年至今,城乡低保月人平补助增长率分别达65.02%、150.49%,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标准增长率达212%;救助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为该县所有特困供养人员购买了护理保险,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实现集中供养。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推进兜底保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县民政部门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兜底保障范畴,实现应保尽保;同时对低保边缘户、易返贫致贫人口进行常态化预警监测,实现困难群众应救尽救、应兜尽兜。社会保障面不断扩大。该县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妇女、儿童关爱服务制度,构建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并对残疾人“两补”资格认定申请实现“跨省通办”。

这十年,聚焦“一老一小”,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十年来,桃源县养老服务业不断壮大。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机构实现了资源优化整合;养老机构与所在乡镇(街道)医养合作协议签约率达100%,城乡村(社区)基层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养老机构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100%;为65岁以上家庭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发放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落实了高龄老人生活补贴。该县坚持做好儿童福利工作,呵护健康成长,建成儿童之家413家,配备了28名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413名村儿童主任;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十年间增长率达58%;2019年在全市率先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开展救助。

这十年,聚焦社会组织,服务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十年来,县民政部门创新社会组织监管,实行登记管理与党建工作“六同步”机制,筑牢了社会组织规范有序发展基础;按照“五分离、五规范”的改革要求,该县13家行业协会商会全面实现了与行政机关彻底脱钩;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孵化培育社会组织50家;乡镇(街道)社工站实现了全覆盖,持证社工达48人,社工服务迈入专业化时代。

这十年,聚焦社会事务,基本社会服务水平不断优化。十年来,桃源县民政部门破陈规、树新风,殡葬改革成效初显,总投资1.235亿元的新殡仪馆201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投入1900万元新建了县烈士陵园,深入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倡导文明殡葬;持续开展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成功打造为国家3A级婚姻登记机关,婚姻登记实现“全省联网”“市内通办”;不断加强救助管理,开展“夏日送清凉”“寒冬送温暖”“节日送亲情”等服务。

交通篇 大道如虹筑坦途

十年来,桃源县积极推动交通跨越发展,大力实施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内河水运、路网改善等项目,外部联通、内部畅通的高效路网结构不断完善。

十年,铁路梦如愿成真。2019年12月26日,黔张常铁路正式运营,这条过境桃源85.7公里,途经该县9个乡镇(街道)、38个村(社区)的铁路,为这块土地注入了活力。铁路的拉通,对完善该县城市功能、加强对外交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年,高速路建设加快。官新高速公路在桃源县境内长10公里,2020年动工建设,目前该项目路基、通涵基本完成,桥梁、桩基已完成98%;规划建设中的石桃高速、张桃高速,目前正积极配合市级交通主管部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两条高速公路建成后,将成为桃源县境内重要的南北大通道、东西大走廊。

十年,干线网日趋完善。“十二五”以来,桃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交通路网改造,顺利完成了石陬公路盘塘镇至陬市段二级公路改造、剪市至凌津滩干线公路改造、县城外环路综合改造;建成了S240常张高速河洑互通至桃源火车站公路、S106桃源杨家台至火车站公路、S311桃源火车站至龙潭公路、栖凤山田园小镇景区公路、热市温泉景区公路;有序实施了牛车河至栗子乪(náng)公路改造工程。

十年,农村路日新月异。该县实施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1497公里、窄路加宽提质改造工程810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573公里、危桥改造及渡改桥139座、通畅工程494公里、联通工程205公里、边界路和“断头路”120公里;建设农村客运招呼站148个,建设旅游资源产业路82.4公里、乡镇通三级公路14.8公里、新村与撤并村便捷连通路36.6公里。

十年,大中修改善民生。公路损毁修复一直是民生热点,更是交通人的工作重点。十年来,县交通部门积极向上申报项目计划,完成G319、S306沥青砼大修工程15.765公里,X056水泥路面大修工程8.9公里,S306水泥大修工程2.4公里,S306沥青砼面层摊铺中修工程7.54公里;实施大中修工程55.56公里,路面抢修工程50公里。该县重要干线通道路况得到极大改善,通行能力明显提高。

十年,兴水运绿色发展。该县强水运根基,完成沅水干流千吨级航道整治,建成陬市千吨级码头,积极开展沅水桃源枢纽二线船闸项目前期工作,着力解决枢纽碍航、堵船等问题,消除安全隐患;抓绿色发展,开展环洞庭湖交通生态环境整治,县域共关停砂石码头堆场60处、引导退出货运码头5个、完成环保隐患整治货运码头2个、正在拆除重建货运码头1个,沅水干流船舶污染物实现全闭环处置,港口岸电和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工程正稳步推进。

道路通,百业兴。回首十年,该县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百姓出行更加安全方便,城乡物资运输日益通畅,交通成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群众出行品质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资源篇 珍惜国土守红线

十年来,桃源县自然资源局紧跟县委、县政府和上级自然资源部门工作部署,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强化土地和矿产资源管理,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十年间,不断完善规划编制。桃源县自然资源局开展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等规划划定工作,特别是在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中坚持严格质量检查,采取自查、互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有力确保了调查成果质量。在第三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中,该局注重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村规划、水利规划、交通规划、工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对接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十年间,切实加强耕地保护。桃源县为耕地大县,耕地保有量为120万亩,其中基本农田保有量105万亩。桃源县自然资源局严格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发放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卡,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工作。该局积极开发耕地后备资源,2012年以来,共实施各级土地整理项目199个,新增耕地30165.93亩,确保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该局大力开展耕地恢复工作,截至2022年9月,恢复耕地共计1.58万亩;坚持耕地保护和执法监察两手抓、两手硬,严厉查处破坏耕地的违法案件。

十年间,有序推进土地经营。桃源县自然资源局通过盘活土地储备经营、规范土地出让方式,加强土地批后监管,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全面把握用地新政,积极向上对接,全力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始终坚持高位推动、部门联动,压缩土地报批时限,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实行清单管理,全力提速报批,在确保项目落地、保障高效用地的同时,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年间,严格规范矿业秩序。2018年起,桃源县自然资源局全面推进矿山整治,特别是2021年针对部分矿山无证开采、越界开采等问题立案32起、关停16家不符合国家矿业政策要求的矿山;积极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仅2021年就完成69家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注销采矿权46家,矿山生态彻底扭转;建立和完善了矿业权市场交易体系,全面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使用,大力推进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新设备采矿权公开出让率达100%,切实提高了矿产资源使用效益。

十年间,努力优化民生服务。桃源县自然资源局致力于不动产登记窗口建设,优化办理程序,实行不动产登记、税费缴纳“一窗受理、一站办结”。十年来,该局积极争取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努力争取国家投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和避险搬迁项目,投资超过2400万元,完成地质灾害高风险户的避险搬迁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本着“维稳维权,服务大局,解决诉求,化解矛盾”的总原则,认真负责做好自然资源信访工作,2012年以来,该局共接待来信、来访、来电超过900件,结案率达95%,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

END

来源:常德日报

编辑:姚 璇

二审:郭作涛

三审:陈 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