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王和齐国公(齐国公被邕王扣押)

文/安知不是

对于和小公爷齐衡的这段感情,明兰曾说过,只要小公爷不放弃,她就会坚持下去。

但最后小公爷还是放弃了。

这段感情的转折点在于邕王扣押齐国公,向国公府逼亲。

齐国公府家丁来报,国公爷回家途中被邕王请进府去喝茶,再未出来。

齐衡震惊了,堂堂汴京,天子脚下,邕王竟然这样肆无忌惮。平宁郡主也很气愤,她坚持要去宫里面见官家,让官家为自己撑腰。

毕竟平宁郡主是在官家和皇后身边长大的,很受赏识,请皇帝皇后帮个忙还不容易吗,况且邕王确实做得过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官家称病不见,皇后倒是接待了他们,可也只是做做样子,并没有真心帮她找齐国公,甚至还做出了不耐烦的表情。

为什么平宁郡主遇到这么大的事,皇后不肯出手相帮呢?

邕王和齐国公(齐国公被邕王扣押)(1)

01

平宁郡主之所以当机立断决定进宫求助,是因为她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只要官家开口,邕王是定不会为难她家,也会释放齐国公的。

可她并没有考虑官家和皇后此时的处境。

当每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利弊得失,轻重缓急,取决于当事人所处的境遇,从哪个角度去看,以及带着何种眼光去看。

平宁郡主是当事人,被扣押的是她的丈夫,所以在她眼里,邕王扣押齐国公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她知道邕王家害死了荣飞燕,所以她认为邕王一样能害死齐国公,她时刻担心丈夫的安危,所以才会这样慌张,才会苦苦哀求皇后帮助自己。

邕王和齐国公(齐国公被邕王扣押)(2)

但从皇后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真的有这么紧急吗?

齐国公的生与死,丝毫不会影响她的地位和利益,即便齐国公死了,她顶多是在情感上假装一下“痛失良臣”。

而且皇后知道,邕王扣押齐国公的目的,不过就是想让齐衡点头娶邕王家的嘉成县主,只要齐衡肯点头,齐国公的危局瞬间解除。

所以在皇后眼里,这件事对齐国公而言并没有那么危险,反而很好化解。

其实与嘉诚县主的这桩婚事到底好不好,还是角度的问题。

从齐衡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件坏得不能更坏的婚事,因为情窦初开的他心里想娶的人是明兰,他只愿和明兰白头偕老。

但从坐拥天下,历经波折的皇后角度来看,这桩婚事对齐家是一件大好事。

齐家人丁不旺,子侄也不争气,齐国公盐务的差事也没了,又不被官家喜欢,只空有一个爵位,实在是有些不上不下的尴尬。

齐衡虽然上进,但终归这次科考没能中举,齐家在朝堂无人做官,那就没有话语权,如果没有靠山,只能任邕王“宰割”。

皇后之所以会敷衍平宁郡主,就是因为齐家没有实质的价值。

如果齐家有一个像顾廷烨那样的人才,皇后对齐家的态度肯定是不一样的,或许邕王也会因为忌惮,而不会贸然扣押齐国公。

邕王和齐国公(齐国公被邕王扣押)(3)

齐家的现状就是这样,齐衡不娶县主的话,不会更好,可能更坏;可若是齐衡娶了县主,齐家只可能更好,这对齐家来说,确实是一件非常现实的好事。

在皇后看来,什么感情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家族的利益。

所以皇后并不把平宁的诉求放在心上,因为齐家的现状,决定了这一切。

02

于皇后而言,官家病重,随时可能病逝,立储之事迫在眉睫。这是关系天下民生的大事儿,要比个人恩怨更加重要。

宫里已经乱成一团,皇后自顾不暇,以她的年纪,根本没有精力、也没有心情去处理这么一件在她眼里无关轻重的事情。

不仅如此,如果官家和皇后强行出头,才会真正给自己带来麻烦。

邕王代替官家祈福封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邕王已经是内定的储君人选。

邕王和齐国公(齐国公被邕王扣押)(4)

一旦官家病逝,她这个皇后马上就是太后。太后的生活过得好不好,是由继位的“儿子儿媳”的孝顺程度决定的。

如果这时她与邕王一家为难,那将来见面时难免尴尬。就算是亲娘,说话办事也不能全凭自己的心意,更何况这半路母子。

皇后眼光长远,所以她知道眼下最紧要的事情,就是与邕王一家搞好关系。毕竟他们眼看就是一家人了,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所以,面对平宁郡主的求救,皇后是这样说的“这邕王妃呀,平时是跋扈了些,可公然绑架朝廷勋贵,这也实在太有点……”

虽然这句话没有说完,但这意思已经明明白白了,她是根本不信或者装作不信邕王府扣押了齐国公这件事,强行为邕王一家洗白。

也就是告诉平宁郡主,自己是站邕王一家的,不会为国公府出头。

邕王和齐国公(齐国公被邕王扣押)(5)

03

但是为了面子,也为了做事留一线,皇后还是选择了“表面”上帮一下平宁郡主,把这件事情“外包”了出去。

最后被派去邕王府找人的,只是一个在皇后心腹太监手下当差的小太监。

这一转手,实在是有些深意。

这个做法,直接向邕王一家释放了一个安全的信号:齐国公这件事,我不会管,咱们才是一家人。

所谓“关心则乱”。就是因为这件事平宁郡主太着急了,所以没想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就贸然到皇宫求救。

如果帮了齐家,对皇后有好处,她还会选择不帮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没有利益交换,又怎么可能会牺牲自己的利益成全别人呢。

这是平宁郡主最后一次见皇后,新皇继位后,她们再没见过面。大概,平宁郡主终于意识到,再怎么讨好皇后,都只是表面繁荣的花架子。

而讽刺的是,当齐衡入朝为官时,太后却百般拉拢,向齐衡诉苦,让成为谏议大夫的齐衡,为了她的利益去冲锋陷阵。

邕王和齐国公(齐国公被邕王扣押)(6)

这就是人性的多变和复杂,你只有对别人有用,别人才愿意帮你。而所有的不帮,可能都是无利可图。

不用寒心,大多数人都如此。

这也告诉我们,请人帮忙时,最好想清楚,这件事对别人有什么好处。如果对别人没好处,那就制造点好处。连好处也制造不出来,就要接受别人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所有的资源,都要你自己“有用”,才能真的用得上,不然,就只是噱头而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