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娶生妻是什么说法(民间常说宁娶寡妇)

丧葬和婚娶是人生最大的几件事,但在婚娶中,民间常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这些能够流传下来的话必然是有一定的道理在其中。

所以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被人嫌弃,在民间大众眼里不如寡妇的“生妻”又是什么?

不娶生妻是什么说法(民间常说宁娶寡妇)(1)

生妻这个词最早出自于李陵撰写的《答苏武书》中,原文为“老母终堂,生妻去帷”。

李陵是西汉时期特别有名的一个将军,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

后来他在一次战役中被匈奴俘虏,大汉认为李陵投降了匈奴,便诛杀了李陵三族,由此李陵娶了匈奴女人,在匈奴中安了家。

后来苏武出使西域,被匈奴扣押19年。

而李陵在拜别苏武时便写下了这篇《答苏武书》,这句“老母终堂,生妻去帷”也是李陵在夸赞苏武,称其在匈奴坚守多年,最终等到“老母去世,年轻的妻子改嫁”。

不娶生妻是什么说法(民间常说宁娶寡妇)(2)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生妻”这个词,本意是指年轻的妻子。

但因为整句“生妻去帷”,后来这个词便逐渐演变成了别的意思,指代那些丈夫还活着,但却已经和丈夫没了夫妻名分的女子。

不娶生妻是什么说法(民间常说宁娶寡妇)(3)

丈夫还活着,但夫妻两人已经没有夫妻名分,这种情况基本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女子主动离去改嫁,像苏武就是这样的。苏武在出使西域前就已经婚娶,其妻子名为公孙丑。

但后来苏武被匈奴扣押19年,一直没有消息,所以公孙丑就改嫁他人,成为了“生妻”。后来苏武回到大汉,但两人已经不属于夫妻关系。

不娶生妻是什么说法(民间常说宁娶寡妇)(4)

另一种情况就是丈夫休掉了妻子。

古代休妻是很常见的,以儒家经典《礼仪·丧服》为道德基础,古代人为休妻设立了7种条件,称之为“七出”,分别为没生出儿子、和丈夫以外的人发生关系、不孝敬公婆、喜欢在背后说人坏话、盗窃、嫉妒他人以及有重大疾病。

只要满足这7种条件,丈夫就可以毫无道德负担地休掉妻子。

不娶生妻是什么说法(民间常说宁娶寡妇)(5)

从整体来看“生妻”这个群体绝大多数都有道德上的缺陷,毕竟“七出”里面除生不出儿子、有重大疾病这两项,其余五项都算是属于有道德缺陷的范畴。

而像苏武这种没有休妻但和妻子失去夫妻名分的,在古代是少之又少,几千年就这么几例。

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民间所说的“宁娶寡妇,不娶生妻”的含义了。

不娶生妻是什么说法(民间常说宁娶寡妇)(6)

寡妇死掉丈夫属于被动,这并不能说明寡妇本身有道德缺陷。虽然在古代有“克夫”的说法,但总有不信邪的。

但生妻就不一样了,一个女人一旦成为生妻,基本可以判定她有“道德缺陷”,古人认为娶回家是很不好的。

以古代的道德标准来看,寡妇在死了丈夫之后不改嫁能站在更高的道德高地上,但她若是改嫁也能获取大众的同情,毕竟封建时代死了丈夫的女人很难独自生活下去。

虽然依旧会有对其“不守妇道”的评价,但寡妇改嫁的口碑比起生妻来说还是要好不少。

不娶生妻是什么说法(民间常说宁娶寡妇)(7)

看到这有人会疑惑,生妻的诞生基本都是像苏武这类事件,以及七出被休,那还有没有特殊的情况呢?

答案是有,那就是妻子休掉丈夫。

入赘在中国古代也不鲜见,男方因家贫入赘或其它一些原因到女方家里做“倒插门”也是很常见的。在这种背景下,女方就有休掉丈夫的权力。

不娶生妻是什么说法(民间常说宁娶寡妇)(8)

在现代人看来,倒插门这种事在古代很罕见,这种想法其实是不对的。

因为中国的封建时代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整整有数千年,这么漫长的时间段,自然会多次出现倒插门不罕见的时期,其中以唐朝最盛。

毕竟唐朝时期的女性地位相对中国整个封建时期来说是最高的,以至于出了像武则天这样的人物。女性地位高了,倒插门这种事就会不断出现。

不娶生妻是什么说法(民间常说宁娶寡妇)(9)

在倒插门家庭的生妻群体中,倒是没有“宁娶寡妇,不娶生妻”的说法。

在中国封建时代最原始的男尊女卑思想都颠倒的情况下,再去讨论寡妇和生妻哪个好根本没有意义。

总的来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的说法是中国古代民众的一种婚娶观念,现代人看来很怪,但在古代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