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凹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初中物理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

人为什么能看清楚远近不同的景色呢?这因为眼睛里有一个重要结构--晶状体,它成透镜状,可以有效调节光线的汇聚程度,它又是如何调节光线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初中物理实验第05期《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中,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直是考试的热点,无论是在选择题、填空题还是在探究题中均占有一定比例。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眼睛的矫正等,在中考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考查频率较高,主要考查透镜的性质、成像规律及应用、眼睛与眼镜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要求如下:

⑴课标内容:2.3.5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⑵课标示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凹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初中物理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1)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目的

探究凸透镜成的像的虚实、大小、正倒物距的关系

实验器材

光具座、已固定刻度尺、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

实验步骤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⑴观察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上已标注,如果未标出可以用平行光法测焦距,这是利用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汇聚在焦点处的原理;

⑵把蜡烛、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

初中物理凹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初中物理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2)

⑶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高度使三者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⑷调整物距使u>2f移动光屏直到看到清晰的像为止,观察物距、像的性质及像距;

初中物理凹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初中物理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3)

⑸调整物距使u=2f移动光屏直到看到清晰的像为止,观察物距、像的性质及像距;

初中物理凹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初中物理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4)

⑹调整物距使2f>u>f移动光屏直到看到清晰的像为止,观察物距、像的性质及像距;

初中物理凹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初中物理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5)

⑺调整物距使u=f移动光屏直到看到清晰的像为止,观察物距、像的性质及像距;

⑻调整物距使u<f调整光屏的位置,看能否在屏上找到像。如果不能,试着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用眼睛直接观察烛焰。观察一下是实像还是虚像并观察像的大小和正倒;

初中物理凹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初中物理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6)

⑼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⑽将实验仪器整理成开始做实验时的样子。

初中物理凹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初中物理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7)

实验结论

初中物理凹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初中物理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8)

⑴如果以焦点为参考点,则物体离焦点越近,像距离透镜越远,像的大小越大。

⑵当u=2f时,成等大的像;u>2f时,成缩小的像;u<2f时,成放大的像。所以u=2f是成像放大还是缩小的分界点。

⑶当u=f时,既不能成实像也不能成虚像,u>f时成实像,u<f时成虚像,所以u=f是成像虚实的分界点。

⑷成等大的像时,物距等于像距。成放大的像时,像距大于物距。成缩小的像时,像距小于物距。

⑸实像总是倒立的,像和物在透镜的两侧;虚像总是正立的,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总结

注意事项

同一高度

实验要求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完整的成在光屏的中央。

测量焦距

实验时不知道凸透镜的焦距,得到凸透镜的焦距途径与方法有哪些?

途径:①查阅说明书或铭牌;②询问老师;③通过实验测量。

测量焦距的方法

① 平行光聚焦法: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纸,调节透镜到纸面的距离,直至纸面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或让光具座支成与太阳平行,将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且固定光屏,移动凸透镜,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最亮为止,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

初中物理凹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初中物理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9)

②二倍焦距法(物象等大法):在光具座上依次放上燃烧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保持凸透镜不动,同时移动点燃的蜡烛和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倒立的与烛焰等大小的像为止,则物距或像距的一半即焦距即f=u/2=v/2。

③焦点不成像法(观察虚象法):在光具座上依次放上凸透镜光屏,将一较大的字贴在光屏上,通过凸透镜看光屏上贴的字,当出现该字正立放大的虚象后,逐渐加大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该字的虚象正好消失为止,测出光屏到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即为焦距。

成像问题

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和蜡烛,光屏上始终没有出现蜡烛火焰的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①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三者不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②蜡烛放在焦点上;

③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焦点以内;

④光具座的长度小于凸透镜4倍焦距;

⑤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⑥凸透镜固定的位置不当。

像的位置问题

①上下偏离: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为了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上调,或将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将光屏往上调;

②左右偏离: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所成的像偏左偏上,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应向上向左调烛焰的位置。

③蜡烛缩短:实验过程由于蜡烛的燃烧而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方移动。要使像继续成在光屏中央,可将凸透镜适当向下调节或将光屏向上移动。

5

像的完整性问题

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仍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仍然能成完整的像,但是像将变暗

6

比较像物的大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采用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又用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典型例题: 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初中物理凹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初中物理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10)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   (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

(2)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

(3)如图所示,当蜡烛距离凸透镜4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日常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4)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找到某一位置,使像清晰的呈现在光屏上,理由是   

【分析】(1)凸透镜成像时,前后光线相差越大,实验效果越明显,蜡烛的像越明显;(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必须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这样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3)物距大于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距处于f和2f之间,照相机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物距等于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据此可以确定凸透镜的焦距;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f,幻灯机或投影仪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物距小于f,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根据这个原理制成。

【解答】解:(1)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实验环境应该比较暗,这样成的蜡烛的像更加清晰;(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必须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这样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3)如图所示,当蜡烛距离凸透镜40cm时,物距大于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4)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f,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不能找到某一位置,使像清晰的呈现在光屏上,理由是像距过大,超出了光具座给提供的长度。故答案为:(1)较暗;(2)主光轴;(3)缩小;照相机;(4)不能;像距过大,超出了光具座给提供的长度。

考题再现

习题1: 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现将该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初中物理凹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初中物理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11)

A.此时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缩小的像

B.仅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一合适的凹透镜,可模拟近视眼的矫正

C.将蜡烛移到3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

D.将蜡烛移到4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习题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   上;图中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它应是倒立、   的实像,此成像特点与   (选填“投影仪”或“照相机”)的相同;为模拟近视眼,可将凸透镜向   移动少许。

初中物理凹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初中物理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12)

习题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像会出现在光屏的  方,为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合理的操作是   或   

习题4: 小华用同一个凸透镜进行如下探究。

初中物理凹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初中物理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13)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调节凸透镜下方白纸的位置,直至白纸上出现一最小最亮的光斑,实验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将发光小灯泡、凸透镜和光屏如图乙放置,光屏上呈现一个圆形光斑,若将光屏向右移动,光斑大小将   

(2)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移去小灯泡,将点燃的蜡烛放置于光具座的15cm刻度处,将光屏向   移动一段合适的距离,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倒立、   的实像;小华发现屏上的像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   

习题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初中物理凹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初中物理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14)

(1)使发光体F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最简便的操作是:   

(2)如图所示,发光体F在光屏上成倒立、   的清晰实像,   就是这一原理的应用。

(3)接着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在不移动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为使光屏上再次呈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靠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

习题6: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初中物理凹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初中物理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15)

(1)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

(2)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55cm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   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3)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下同)移动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4)若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   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