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述评之一 加快建设洛阳副中心新安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宜龙 通讯员 郭建立 高月/文 刘冰 张小举 路永/图

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述评之一 加快建设洛阳副中心新安(1)

涧河风光带

“五一”国际劳动节当日,新安县组织开展重点项目督导观摩。其中,在洛新快速通道建设的现场,短短30分钟的观摩汇报和点评后,主车道就在掌声中低调开通了。这条全长11.34公里的城市快速路拉近了新安和洛阳的距离,“半小时经济圈”悄然形成,对加快新安组团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简洁、明快、节俭的“通车仪式”折射的是低调务实的工作作风,更是该县打基础、建基地、立支柱、上水平,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4月28日,在我省举行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观摩活动中,省委书记王国生带领第一组到新安县洛新产业集聚区观摩了卡勒幅高端医疗器械、东大科技产业园、爱科麦钨钼新材料及精深加工、德野房车等项目。4月29日,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召开,公布了第一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县(市)名单,新安县名列其中。

“围绕副中心 打造增长极;抢抓新机遇 增强新动能;助力都市圈 实现新跨越”,这份答卷的背后是新安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铿锵足迹。

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述评之一 加快建设洛阳副中心新安(2)

洛阳康达卡勒幅高端医疗设备

——强化开放引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洛阳市“副中心”“都市圈”布局,建立健全“1 2 7 11”招商体系,围绕“222”现代产业体系细分领域,着力开展精准招商,智慧产业园、投资100亿元的全域旅游项目、投资32亿元的新强联精密轴承智造科技园、投资20亿元的静脉产业园、投资10亿元的洛阳卡勒幅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园等一批优质项目相继实施。2017年以来,全县落地亿元以上项目80个,总投资601亿元。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45个部门事项实现大厅办理,345项审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述评之一 加快建设洛阳副中心新安(3)

洛阳德野专用车辆有限公司高端房车

——坚持项目带动,筑牢产业发展支撑。抓项目、扩投资。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聚焦“222”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实施合理有效投资行动计划,2017年以来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57个,总投资713亿元,完成投资395亿元。中超新材料、德野房车改装、爱科麦钨钼新材料等一批引领性、突破性项目竣工投产,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主导产业产值占二产比重达80%以上。持续实施倍增提质、帮扶解困、盘活资源“三大工程”,大力推动“三大改造”“三大融合”。2019年实施“三大改造”项目56个,完成投资75亿元。抓创新、增活力。依托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落实财税、金融等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政府投入机制,加快创新主体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有机融合,培育发展新动能。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11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32家、院士工作站2家、国家级企业孵化器1家。抓园区、拓空间。积极承接中心城区产业转移,扎实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加快构建1000亿级铝钛新材料和500亿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新安产业集聚区入选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洛新产业集聚区入选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示范园区和省智能化示范园区试点,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赋能化、特色产业全域化格局基本形成。

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述评之一 加快建设洛阳副中心新安(4)

洛阳德野专用车辆有限公司高端房车

——统筹城乡建设,促进贯通协调发展。把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推动城乡规划、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一体化。落实组团发展战略,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完成城乡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及184个村庄规划,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2017年以来共谋划实施城镇提质项目185项,总投资275亿元,完成投资192亿元,统筹推进山城、水城和汉关文化城等新区建设。新310国道新安段、洛新快速通道建成通车,新伊高速开工建设,“六横七纵一外环”骨干交通网基本形成。加强供水、供气、供热、游园、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区供热率达85%、供气率96%、绿地率37%,荣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立足自然禀赋,推动镇区扩容提质和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铁门书法、石寺奇石、北冶陶瓷、五头樱桃、石井紫砂等一批特色小镇,5个村入围中国传统村落,省、市级美丽乡村达21个。开展“新安是我家,我为我家添光彩”活动,以文明城市创建带动城镇提质,荣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实施乡村振兴,激发农业农村活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农业结构调整行动,特色种植面积达27万亩,适度规模化经营率达45%,打造了大河田园、樱桃生态谷等11个沟域经济示范带(区)和15个农业休闲园区。大力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农村垃圾治理省级达标县,磁五仓公路被评为全国美丽乡村路。深入实施“党建引领、‘三治’并进、服务进村”,镇村“一约四会” 实现全覆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入全国试点,“拆墙便民亲民行动”入选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308个行政村(社区)全部拥有集体经济收入,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占91.2%。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8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4万余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9.04%下降至0.24%。

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述评之一 加快建设洛阳副中心新安(5)

新强联风电轴承

——深化文旅融合,打造全域旅游品牌。着力突出文旅特色,主动融入全省沿黄旅游精品带建设,全力推进总投资100亿元的全域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依托沿黄景区打造北部“四山一湖一集群”,依托汉函谷关、千唐志斋打造南部“一带一城一园区”,依托大河田园、樱桃生态谷等11个沟域经济示范带(区)和15个农业休闲园区打造东部“一沟一域一特色”,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叫响“丝路汉关、山水新安”“来到新安、自然心安”“我在新安等你”“心安礼得”文旅品牌。2019年全县接待旅游人数1175.8万人次、旅游收入28.2亿元。

——加强生态保护,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沿黄生态保护治理为引领,持续推进“五大行动计划”,以“三铁”抓“三散”治“三源”,认真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扎实开展“五河同治”,强力推进总投资42亿元的水资源生态涵养综合利用工程建设。涧河治理提升实现“水清、岸绿、路畅、惠民”,引畛济涧按期通水,引故入新、三河水利枢纽等重大水源性工程顺利推进,饮用水源地和出境水质达标率100%。抓好沿黄绿化、矿山绿化、廊道绿化、村庄绿化,打造10万亩沿黄生态长廊,荣膺“全国绿化模范县”。

“作为我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县(市),既是一项珍贵的荣誉,更是一种压力和责任。”新安县委书记宗国明表示,下一步,新安将深入落实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克服“自满、等靠、安逸”三种心态,强化“进取、拼抢、攻坚”三种精神,践行“落实力、执行力、穿透力”三力要求,以奋勇争先的姿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和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绚丽篇章中勇于担当、贡献力量!

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述评之一 加快建设洛阳副中心新安(6)

2020年5月14号出版的河南日报

新闻链接:

(小贴士:点击标题阅读原文)

编辑:沈若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