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艺术修养(人生旅途砥砺艺术之树常青)

——记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著名漆画和雅篆与图腾大师司徒华

百姓生活网西部新闻 记者 刘和平

每个人是一本书;一个不同色彩的故事;一个既相似又不同的日月轮回;更是一种琢磨不定的命运图腾;贯穿星移斗转岁月的当属“苦难”二字。苦难“养育”乾坤,精装出千古史册,更孵化着英才和辉煌。古时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的励志故事,今有无数仁人志士,书写新的华章。昔日砥砺时,现今硕果枝。锋磨岁月里,铸就俊杰士。司徒华的人生和艺术生涯正是沿着这条逻辑线发展而来的。

人的艺术修养(人生旅途砥砺艺术之树常青)(1)

司徒华先生

1995年,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在全国遴选“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选了两年半,全国报名,选来选去,四川把我推荐去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城市推荐的都是有学历搞创作的,科班出身的,好在我是学院派的,竟然我被高占祥部长看上啦,他对我的作品点评是:‘传统、不拘泥、有创新、求发展’。十大民间艺术家结果选出11个,有一个是微雕的,舍不得把他去掉,后党组开会研究,十大民间艺术家,就十大吗?怎么搞了个‘十一大’呐,就把那个微雕去掉了。”回忆当年那段难忘的经历,司徒华至今还记忆犹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四川美术学院学习工作的司徒华,经导师培养,个人勤奋努力和多年来的潜心钻研,成功地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彩釉镶嵌漆艺画》。由此创作的上百幅精美绝伦漆艺精品,举世瞩目,并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引起轰动。其作品纷纷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等中外著名的博物馆及有关机构和名人所收藏。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美国CNN等众多媒体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一跃成为著名漆画大师的司徒华1997年在获得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项“山花奖”后,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称号,庚即又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世界华人艺术家””殊荣。接下来,一连串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四川省旅游协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 、四川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旅游商品协会会长 、四川师范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和中国四川东方工业设计研究院研究员、 院长等头衔相继冠于其身。面对这一切,饱经风霜的司徒华处惊不变、淡然自守,我行我素于他酷爱的艺术天地里。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彩釉镶嵌漆艺画、中华第一雅篆、中华姓氏图腾新创相继而生……

沈福文院长

司徒华庚即拿出带来的作品,边展示给沈院长过目,边在一旁解释道:“这是人民日报发表的,这是……”。沈院长和蔼可亲地说:“你先喝点水,我看看再给你说。”老教授全神贯注地仔细观看着司徒华带来的画作后问司徒华:“你知道什么叫漆艺吗?”“我知道,就是庙子里头画着、门上画着的……” 沈院长听完司徒华的解释后说,“你到我家去看看吧,把你的画放在这儿,跟我一块走。”于是,司徒华跟着来到了沈院长家,一进门,迎面的是一张大照片,使司徒华大为惊诧。照片上的两个人,其中一个是沈院长,另一个是郭沫若。照片下面标注着一行文字说明:“中苏友好代表团团长郭沫若、副团长沈福文”。紧接着,更让司徒华兴奋不已的是:沈院长考察了司徒华后,当即拍板让他留下来,并安排在美院的漆工厂工作。那一刻,用“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形容司徒华人生的突然转折,再恰如其分不过了。找到了饭碗,一家人生存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司徒华万分感激沈福文院长。司徒华告诉记者:“我无什么报答的,只有用自己不怕任何困难、勤奋工作的业绩,来回报帮助过自己的恩人们,”在彩釉镶嵌漆艺领域里,他师承漆艺大师蓝有智教授,不仅得到了真传,还幸福地获得了蓝教授独生女的爱情,结成百年好合。此后的多年里,在学习、研习、继承蓝有智教授漆艺的基础上,司徒华经过反复的摸索,成功地推出了自己研发创新的漆艺作品,获得国家的认可并收入博物馆,司徒华本人也同时跻身于“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的行列。

人的艺术修养(人生旅途砥砺艺术之树常青)(2)

年轻时的司徒华(右)与恩师蓝有智教授

司徒华凭着坚忍不拔、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终于蝶化成身,名成功就。司徒华告诉记者“我从开始到现在,并不是什么高尚的人生目标支撑着自己,而是为了活下去,为了生存,才这样拼命的。”

人的艺术修养(人生旅途砥砺艺术之树常青)(3)

人的艺术修养(人生旅途砥砺艺术之树常青)(4)

1995年司徒华创作的漆艺画

雅篆与图腾:看惯了行、草、隶、篆的传统书法,突然间又被眼前司徒华创新的像篆体又不同于篆字的书法作品刷亮了眼睛。中华民族汉字的优美之处,就在于从甲骨文起逐步演变,源于象形,精于象形,每个笔划组合搭配的合理精当,恰到好处,表意能力极强。所以,才将五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承载至今。

人的艺术修养(人生旅途砥砺艺术之树常青)(5)

司徒华的工作

人的艺术修养(人生旅途砥砺艺术之树常青)(6)

书写雅篆

人的艺术修养(人生旅途砥砺艺术之树常青)(7)

1000多米长的稿纸

历经多年的潜心钻研与探索,司徒华在传统篆字基础上,巧妙地将汉字中的“形”与“意”融合一体,运用“劈、描、挑、圈、舞”五笔字划造出独一无二、别具一格的书体。它既保留着传统文化底蕴,又彰显出创新特色。司徒华赋予这种字体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华雅篆”。仓頡造字,成就了中华文化,司徒华研发的“中华雅篆”“龙飞凤舞,横空出世,深受书法爱好者好评”

人的艺术修养(人生旅途砥砺艺术之树常青)(8)

人的艺术修养(人生旅途砥砺艺术之树常青)(9)

中华雅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童年时期的司徒华家境贫寒,五姊妹中他是老大,经济生活十分困难。“我刚刚小学毕业读初一,当年我的班主任对我特别好,家里很穷,他当时跟川剧团、京剧团等剧团有很好的关系,就把他们的唱本拿回来给我腾抄,抄一本3块钱,我从来没间断过,天天回来抄,不是他给我抄唱本的机会,我要上学就交不起学费,还要吃伙食,就这样抄唱本维持了几年。我抄唱本由3块钱提高到5块,老艺人看了唱本,评价抄写的仿宋体字像印刷的一样,这就是我开始对字的认识。”每每回忆那难忘的岁月,司徒华仍然为之动容。他11岁时,利用放学后夜间休息时间,为重庆京剧团、川剧团、越剧团、曲艺团老艺人在煤油灯下抄写“唱本”,一抄就是八年,练就了各种字体。17岁时,司徒华又开始学习篆刻治印,接触到除小篆之外的大篆、钟鼎文、甲骨文及岩画。五十年后,司徒华又创立了以“劈、描、挑、圈、舞”五笔字划造字的书体“中国雅篆”。与汉字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司徒华,不喜欢走别人已经走过的路。在他的人生词典里,“创新”两字才是真!于是,他在书法字体推陈出新的同时,眼光死死盯着华夏图腾的文化领域,一关注研究就是50余年,他发现:中华姓氏在远古时期大多以类似图腾形式出现的。为此,他尝试着将中华“百家姓氏”与中华图腾合为一体的新书体。12年来,司徒华大师每天工作12至16小时,发掘整理出“伏羲、炎帝、黄帝、嫘祖、蚩尤、帝尧、帝舜、大禹”八个“中华始祖图腾”及涵盖世界13亿华人的688个“中华姓氏图腾”。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发掘整理和创新之举,“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添上浓重的一笔。”现今76岁的司徒华,已将多年来研究创新的成果编著成《龙腾图~中华姓氏图腾宝典》一书,即将出版发行以飨读者。

人的艺术修养(人生旅途砥砺艺术之树常青)(10)

伏羲图腾

人的艺术修养(人生旅途砥砺艺术之树常青)(11)

炎帝图腾

人的艺术修养(人生旅途砥砺艺术之树常青)(12)

黄帝图腾

人的艺术修养(人生旅途砥砺艺术之树常青)(13)

嫘祖图腾

人的艺术修养(人生旅途砥砺艺术之树常青)(14)

蚩尤图腾

人的艺术修养(人生旅途砥砺艺术之树常青)(15)

帝尧图腾

人的艺术修养(人生旅途砥砺艺术之树常青)(16)

帝舜图腾

人的艺术修养(人生旅途砥砺艺术之树常青)(17)

大禹图腾

人的艺术修养(人生旅途砥砺艺术之树常青)(18)

人的艺术修养(人生旅途砥砺艺术之树常青)(19)

人的艺术修养(人生旅途砥砺艺术之树常青)(20)

人的艺术修养(人生旅途砥砺艺术之树常青)(21)

即将八大始祖姓氏图腾铸在鼎上

司徒华的第五位恩人——文化部原常务副部长高占祥获悉后,非常高兴,并于2017年11月7日亲自为司徒华的《龙腾图~中华姓氏图腾宝典》著作作序:“厚积薄发——认识司徒华先生二十多年了,那是1997年5月18日,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地点在北京紫禁城里,‘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精品展’正在隆重举行。

司徒华创立的‘中国彩釉镶嵌漆艺’精美的漆画,在紫禁城里大放异彩。这些作品其后为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等机构收藏。司徒华说,这是他在沈福文、蓝有智等漆艺宗师肩膀上,三十年努力的结果。

二十年后,司徒华又一次立在我面前,他说,他花了五十年时间,用‘劈、描、挑、圈、舞’五笔字画,创立了中国书法新书体——《中国雅篆》。

《中国雅篆》以篆为基本型,龙飞凤舞,横空出世,深受书法爱好者好评。

近二十年来,他每日十二小时乃至十六小时,‘卧薪尝胆’发掘‘中华始祖图腾’与‘中华姓氏图腾’。历经四千多个日夜,为中华民族,重塑了688个姓氏图腾,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添上浓重的一笔。

司徒华一生,厚积了五十年,做了三件事:创新‘中国彩釉镶嵌漆艺’,创立‘中国雅篆’,发掘‘中华始祖图腾’。他说:‘耐得住寂寞,远离诱惑,肩负使命,才能有收获!’

五十年磨一剑,让中华文明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这就是他最大的心愿。——高占祥 2017.11.7”

高老发自内心的高度评价和点赞,是对司徒华先生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所作出贡献的充分肯定。

附:文化部原常务副部长高占祥作的序原文

人的艺术修养(人生旅途砥砺艺术之树常青)(2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