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石邑山中李白(山中问答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译文

问我为何幽居碧山,我只笑不作回答,我的心轻松坦然。桃花飘落在溪水上,随水流向遥远的地方去,碧山有别于其它地方,它自成一片天地,如仙境。

宿石邑山中李白(山中问答李白)(1)

青壮年的李白,英姿飒爽

窅(yàoq)然:指幽深遥远,止境想象不到。

创作背景

公元726年冬季,远游的李白在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得病刚愈,就离开扬州,北游至汝州(今河南省汝县),再到安陆(今湖北安陆县)。

公元727年即开元十五年,李白经好友胡紫阳和马正公撮合,娶了唐高宗时期宰相许圉师的孙女为妻,夫妻婚后恩爱非一般夫妻可比,还育有一儿一女。此诗在婚后所创作的(即729年),有传730年。

当时的李白在湖北安陆成了倒插门女婿,生活在他的老丈人家里,显然寄人篱下。生活上或多或少总会有点小磨擦,才高八斗的李白为了不破坏夫妻关系,机智地想到了很好的解决办法,以隐居来化解生活上不可避免的麻烦,从而显示李白的才智。

宿石邑山中李白(山中问答李白)(2)

流水把掉下的桃花远远飘流去

湖北安陆县有碧山(也叫白兆山),山上风景秀丽,李白选择了碧山上的桃花岩作为隐居的地方。

因此能安静磨练他的才智、诗词、武艺等知识,安静地去追求他的人生理想。碧山还离他的老丈人家不远,距离大约十华里左右,即五公里多,骑马很快到家的。李白这样隐居,多方有利和方便。

作品赏析

山中问答这里指碧山山中:即是李白隐居的山里;问答即是别人问李白(为何隐居山中他作出回答。别人实际问他为什么来桃花岩隐居?有何好处?生活方便不方便?……等等,可能有一大堆的问题问他,这里简化成一问一答。

宿石邑山中李白(山中问答李白)(3)

诗人李白像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别人问我为什么要隐居在碧山?李白只是笑笑没有回答别人,这样心情自然悠闲。栖是居住,有“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爱游览山川,游山乐水的李白,这里用上一个“栖”字,说明他选择到好的地方,居住了下来,这个地方是碧山。美景能让李白留下来吗?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李白,心安理得、悠然自得地在此居住。

也有人认为他是为权位,但是,有能力有才华不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说不过去的。总的来说,他才会留下来,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开头的主题上,李白把隐居碧山的事情给大家一个交待、答案。诗的第二句又说不回答,只是笑笑而已。

宿石邑山中李白(山中问答李白)(4)

湖北石刻,取自李白所写

李白为何要自相矛盾,说回答而又不回答怎么回事呀?其实换到谁,也会笑笑,笑笑置之。心自闲表明只有这样做,心才会自然幽闲。这不,如果李白去回答实情试试,说不定别人会把他隐居的桃花岩搞得乱成一遍锅粥。

只有笑笑置之,不理会心自闲。哈哈!李白笑笑做回答,并不是不回应。笑笑也不失礼,也不让别人感觉难堪,双方场面温馨。

他的理想、抱负能说出来吗?不能吧!隐居也是为了将来考虑的。要说出来给三大姑、六大姨之类的亲戚听得明白吗?说出来他们也不明白,不如不说,笑笑而过。

宿石邑山中李白(山中问答李白)(5)

流水带着桃花远行,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里碧山秀丽,有美丽的桃花点缀着,桃花树下溪流悠悠,桃花飘在水面,花瓣点缀着水面,清水映照出蓝天白云,美丽得如诗如画。这里的山、树木、花、水自成一片天地,如神仙居所一般。

流水带着桃花无论走到哪里,桃花伴随,最后一句的天地。这里的天地,隐喻李白在这里也要创立一番不同于别人的美好天地。

宿石邑山中李白(山中问答李白)(6)

不一样的解释,李白诗

最后一句“别有天地”也对别人问的回答,要在这里创造一番非一般的事业。因为上一句为流水无论流淌到那里,桃花静静地跟着,美丽得如诗似画的环境,桃花乐意沿着这样的流水走向幽深遥远,也喻李白在这样美丽的环境铸造下,他的成就会走上无止境的又高又遥远的天际,登上他的人生最辉煌的地方。

最后两句一动一静,一个为流动的水和桃花;另一个是永恒天地,固定在这里的仙境,使他能创造一番非凡的天地。全诗以简易进入,表露深远的意义。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与杜甫齐名,一个诗圣,一个诗仙,李白诗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