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少年强则国强10名学生获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18年3月起,昆明市在全市未成年人中开展了“新时代昆明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经各地推荐、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王若西等10人荣获2018年第四季度“新时代昆明好少年”称号。

11岁的女生,上千场棋局博弈,养成胸中的大局韬略;13岁的少年,跟着父母做了9年公益,不知疲倦;初中二年级时,被恶性淋巴瘤找上麻烦,但以乐观坚强赢得康复,小小男子汉立志做一名医生……这10位新时代昆明好少年,有着不一样的生活环境,却以自己的历炼和精彩,诠释着新时代好少年的丰富内涵,给人启发,引人深思,为全市青少年树立了榜样。

2018年四季度“新时代昆明好少年”入选人员

王若西

学棋6年已是围棋国手

云南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少年强则国强10名学生获评)(1)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六年级(2)班学生王若西,是云子棋院的少年队棋手,今年11岁,围棋棋龄6年。

她先后师从20余位中国职业棋手和围棋界名师,博采众长,成长为国家级二级运动员。2018年,她分别获得昆明市赛、云南省赛的冠军。同年11月,王若西作为中国国家队主力队员,和队友一起勇夺“希望之星”围棋国际邀请赛亚军。

王若西认为,围棋是零成本的挫折教育,能培养大局观,让人更细心,这些运用在学习和生活中,使人受益匪浅。除了专注于围棋,王若西也专注于学习,先后获得美德少年、优秀学生干部、五好学生等多项荣誉。

李想

网球小冠军文明小使者

云南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少年强则国强10名学生获评)(2)

“好好做个人,良习修美德。”李想秉承师大附小校训精神,入学6年来,多次被评为“文明小使者”“科技小达人”“体育小健将”。

李想8岁开始接受专业网球训练,把参加网球训练和比赛作为获得更多成长的途径。在他眼中,游戏始终都会有,但荣誉和成长一旦错过了就错过了。2016年参加网球比赛至今,他获得多项全国、省级、市级赛事殊荣。在“郑洁杯”全国青少年网球巡回赛上获得安宁站冠军、深圳站亚军、贵阳站亚军;在纳达尔青少年网球巡回赛上获得上海站冠军、重庆站亚军、安宁站亚军。

艾宣睿

9年公益之路仍未疲倦

云南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少年强则国强10名学生获评)(3)

艾宣睿只有13岁,却已做了9年的志愿者。他从4岁就跟着父亲,以最小志愿者的身份参加昆明之美公益团队的活动,奔赴富民给140户苗族村民送大米、矿泉水。

9年时间里,艾宣睿参加过上百次爱心公益活动,跟随着父母在昆明的大街小巷为流浪者发红包、发汤圆、发粽子、发月饼、发棉衣、发棉被,为低保户送温暖,为交不起住院费的病患筹款,去滇池放鱼,到翠湖喂海鸥。他参加的昆明之美公益团队,被云南省文明委评为云南省学雷锋先进集体,被昆明市文明办评为“昆明好人”。

艾宣睿觉得,在9年公益历程中,自己学会了付出,更学会了珍惜,深深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助人为乐。

浦耀天

古筝小能手弘扬传统文化

云南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少年强则国强10名学生获评)(4)

浦耀天是远近闻名的古筝小能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小小宣传员。她从一年级开始学习民乐古筝,作为中国云南筝童代表,参加全国和国际的专业赛、邀请赛和表演赛20余场次,获奖无数。

浦耀天还师从武警散打冠军李小勇学习传统散打项目,强身健体,锻造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

“苦一阵子、乐一辈子”是小浦写在书桌上的座右铭。她是英语学习的小标兵,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被评为昆明市官渡区2017年度“雏鹰少年”,并先后获得“三好学生”“文明礼貌奖”“荣誉星成员”等26项荣誉和7项国家资格认证。

刘德欣然

与病魔抗争立志当医生

云南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少年强则国强10名学生获评)(5)

八年级时,刘德欣然突然遭遇肺部恶性淋巴瘤的袭击,父母带他来到广州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化疗。每次化疗,都要蜷缩着身体一动不动躺上六七个小时,但他始终以乐观的心态,坚强地与疾病抗争。不能上学,他就用手机看新闻,跟父母讨论自己的看法,阅读名著。他还把治疗的感受写成文字,方便医患沟通。

2017年,刘德欣然重返校园。在参加学生会主席的竞选时,他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遇到挫折时,不论多么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永不言败。刘德欣然成功当选学生会主席,他还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做一个医生”。

刘玥含

在东川家乡种下一片绿荫

云南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少年强则国强10名学生获评)(6)

刘玥含的家乡东川,因矿产被过度开采环境恶化。四年级时,刘玥含用父母给的零花钱——一笔500元的“巨款”,请妈妈带她购买了树苗,约着小伙伴种下了100多棵树苗。之后,刘玥含每个学期都会在父母的带领下到山上照料这些树苗。两年多后,小树存活了40多棵,长出了一片绿荫。她说:“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保护她就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刘玥含独立生活能力强,热爱学习,热爱读书,她利用课余时间通读了四大名著、四书五经,成了同学们公认的”读书王”。

尤太勇

打工子弟的优秀代表

云南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少年强则国强10名学生获评)(7)

尤太勇老家在昭通市的一个小山村,7岁时,他随打工的父母到安宁就读于安宁市县街学校。入学4年,学习勤奋的他年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

从入学开始,尤太勇就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积极融入学校和班级,帮助同学,服务集体;放学回家,帮助打工的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班长、中队长、大队长、红领巾监督岗成员、安宁市优秀少先队员、优秀红领巾干部、美德少年,这些头衔和荣誉伴随他至今。学校老师说,尤太勇是学校打工子弟的代表,也是老师最知心的小助手、同学和父母最贴心的小帮手、大家心里天天向上的好孩子。

张洋

学法守法宣讲者

云南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少年强则国强10名学生获评)(8)

张洋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秀,平时喜欢阅读,并擅长演讲。她把自己的演讲特长充分运用到全国和校内的普法讲法相关活动中,争做法律的践行者。在第二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演讲比赛省级评选中,张洋获得初中组二等奖;在2017年安宁市实验学校(校本部)第二届法制宣传周模拟法庭活动中表现优异;在安宁市中小学第七届、第八届“新华杯”书香假期读书活动成果展示竞赛中,均获得初中组演讲一等奖。

张洋担任着学校学生会主席并兼任几个学科的班级课代表,先后获得“优秀学生”“三好学生”和市、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

李卓原

农家孩子学习更刻苦

云南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少年强则国强10名学生获评)(9)

李卓原最爱的活动是篮球。平时内秀沉静的他,通过在篮球场上的拼抢突破,尽情释放自己。

校园浸润着书香。每天中午1点,作为校图书室管理员,李卓原都会到图书室为同学们服务,闲下来时就抓紧时间看书,他最喜欢的是《笑猫日记》《城南旧事》《窗边的小豆豆》《绿狗山庄》《木偶奇遇记》。

李卓原的父母都是农民,四年级以前他在寻甸县凤合镇龙池小学上学,五年级起进入凤合镇中心学校,同学从只有一个班级40多人,到整个年级6个班300多人,李卓原的成绩始终保持在年级前列。在生活中,李卓原是妈妈的好帮手,照顾妹妹时是个负责任的小哥哥。

周昊蓉

15公里上学路从不退缩

云南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少年强则国强10名学生获评)(10)

年仅9岁的周昊蓉自2016年入学以来,各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在优异成绩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15公里上学路上的坚持不懈。

周昊蓉家住富民县永定街道拖担村委会弯腰树村11号,从家到学校距离约15公里。她从学前班开始就在校寄宿,只有周末才能回家。为了上学,她比其他同学付出了更多代价。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她就自告奋勇报名参加校园大型活动歌唱表演,出众的声乐天赋让学校师生一瞬间就记住了这个有着“大能量”的小女孩,参加全县文艺表演活动也广受好评。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杨理锐 邹佳琪 刘丹 卢静

责编:王建宇 一审:周晓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